APP下载

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在初患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5-01-24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6期
关键词:列奈瑞格低血糖

孙 欣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在初患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孙 欣

(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辽宁 沈阳 110101)

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用于初患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BMI(体质量指数)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A1c及BMI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在初患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初发2型糖尿病;应用价值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我国糖尿病发生率不断提高,其中超过90%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1]。临床常用药物控制以及采用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非药物控制治疗。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不仅可显著缓解患者多尿、多饮、多食等临床症状,还可有效避免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了研究二甲双胍与瑞格列奈联合在初患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我院选取收治的7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且均为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年龄在45~72岁,平均(54.1±3.1)岁,男20例,女15例;对照组年龄在44~70岁,平均(53.9±3.2)岁,男18例,女17例。所以研究对象连测2次空腹血糖均超过7.0 mmol/L,餐后2 h血糖超过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5%。本次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审批。无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患者、合并有严重肝肾心脑血管患者以及其他严重内分泌疾病患者;排除有精神障碍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在知情状况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控制。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始剂量为:二甲双胍每天0.75 mg,瑞格列奈每天3 mg;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初始剂量为每天0.75 mg;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根据患者血糖监测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均连续治疗12周后进行效果评价。

1.3观察指标[1]:患者治疗前后,需详细对其空腹血糖、餐前2 h血糖、体质量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测;并统计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出现典型头晕、恶心等低血糖症状、血糖低于3.9 mmol/L,可视为发生了低血糖事件。

1.4统计学分析:本次所有研究数据均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标准差(x-±s)形式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形式表示,并用χ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表示对比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观察组FBG为(12.1 ±2.1)mmol/L,2hPG为(15.4±1.7)mmol/L,HbA1c为(9.3± 1.0)%,BMI为(27.5±3.2)kg/m2;治疗后,观察组FBG为(5.1 ±0.9)mmol/L,2hPG为(8.1±0.9)mmol/L,HbA1c为(6.8± 0.5)%,BMI为(25.1±2.5)kg/m2。治疗前,对照组FBG为(11.9 ±2.2)mmol/L,2hPG为(15.2±1.6)mmol/L,HbA1c为(9.2± 1.3)%,BMI为(27.6±3.1)kg/m2;治疗后,对照组FBG为(7.4 ±1.1)mmol/L,2hPG为(9.3±1.0)mmol/L,HbA1c为(8.9± 0.9)%,BMI为(27.1±2.4)kg/m2。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PG、HbA1c及BMI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A1c及BMI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出现低血糖2例,轻度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对照组出现低血糖3例,轻度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中老年人群多发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主要是在人体胰岛素抵抗合并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的。患者胰岛素分泌缺乏,以代偿胰岛素抵抗,长时间作用下可导致其血糖水平持续升高,逐渐发展为慢性糖尿病,并且加重胰岛素分泌时代偿向衰减方向发展。因此及时给予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治疗干预,严格控制其血糖水平是保护其胰岛素细胞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根据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结果可知,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干预,其大血管病变发生率为20%,微血管病变发生率为9%,大大增加了患者病死率,因此早期干预初发型2型糖尿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PG、HbA1c及BMI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hPG、HbA1c及BMI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可知,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

瑞格列奈属于一种苯甲酸衍生物,是非磺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的一种,主要是利用和胰岛β细胞膜受体结合,来促使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关闭,诱导细胞去极化;并促进电压依赖的钙离子通道开放,增加胰岛素分泌量。瑞格列奈促胰岛素分泌作用最强时间为餐后早期,调整患者血糖作用快;且在促进正常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中,葡萄糖依赖性强,因此β细胞对瑞格列奈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不仅能够防止患者用餐时血糖值迅速升高,还能避免低血糖事件发生[4]。二甲双胍属于一线降糖药物,是经抑制肝糖原异生作用来进一步降低肝脏葡萄糖的输出与产生,降低葡萄糖吸收率,提高葡萄糖利用率,从而实现控制患者血糖的治疗目的;除此之外,在这里2型糖尿病中,二甲双胍还具有以下几点作用:①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患者胆固醇生物储存率,抑制其生物合成率,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游离脂肪酸以及三酰甘油,控制患者血脂水平;②二甲双胍可有效抑制患者肠壁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率;③二甲双胍还具有减少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及控制体质量的作用[5-6]。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可显著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够避免患者血糖水平过高,并且还可避免高血糖对β细胞刺激,出现胰岛素过度分泌,引发低血糖事件发生,保证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并同时避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钱虹.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2 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46-47.

[2] 乔运成.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7):45-46.

[3] 蔡晓凌,周灵丽,罗樱,等.瑞格列奈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0):907-912. [4] 刘玉喜.二甲双胍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5):63-63.

[5] 莫宗琪,鞠晓华.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9):789-791.

[6] 张明涛,张红.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伴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对比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4):473-475.

R587.1

B

1671-8194(2015)36-0080-02

猜你喜欢

列奈瑞格低血糖
绚烂北极光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与那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不同格列奈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瑞格列奈片口服致头晕及头胀1 例
把“赠品”当“正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