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历程与启示
2015-01-23丁妍
丁妍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中国时代精神。其发展经历了早期传播、紧密结合、曲折发展和理论创新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发展启示有:要有整体性理解、要处理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之间的关系等,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近年来,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课题。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和标准、价值和意义、理论视域和研究范式,还有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等方面,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基本经验的研究深入不够。基于目前研究情况,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出发,对其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问题试作探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含义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含义进行阐释是我们开展这一研究的首要前提。这也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许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汪信砚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创造并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毕国明、许鲁洲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哲学和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并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哲学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起来新的哲学理论,使起源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社会②。
综述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我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普遍原理进行选择性的利用,与我国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解决遇到的问题所形成的理論成果。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实际需要相结合③,这是理论前提和现实基础。任何一种理论在一个国家能否普及,以及普及到何种程度都取决于这种理论对于该国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中国化,除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品质和根本特征之外,就是因为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中国社会发展具体实际需要,而这恰恰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这是其能够在中国普及的思想基础。只有与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深入人心,才能获得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才能够体现民族性和中国特色。毛泽东早在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明确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④还指出,“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了中国的时代精神,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这是其内在的要求,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机制。所谓体现时代精神,就是要嵌入时代主题,在回答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这恰恰也正是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中充满生命活力的内在依据和深层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包括了哪几个阶段?学者们的说法莫衷一是。比如于桂芝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划分为三个阶段:从1919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78年、从1978年到现在⑤。李建平将其主要划分为:1927年以前、1927年到1949年、1949到1976年、1976年到1992年、1992到2007年⑥。在笔者看来,依据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早期传播阶段主要是从1919年开始到1927年,这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不断涌现了各类报刊团体组织,在革命家的领导下纷纷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传播的是唯物史观,即用唯物史观来揭示中国社会革命的根源即革命道路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知识分子的激烈讨论和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影响深远,传播速度较快,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鸦片战争以来,救国图存成为爱国人士的生命主题。中国人民从诸多战争的失败中明白了: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技术的落后,还有文化制度更深层次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套科学的社会建设理论,指引着世界各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在中华大地上产生了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艾思奇等革命先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求索和传播。
一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著书立说大力宣传解读唯物史观。《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再论问题与主义》和《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便是他宣传马克思列宁思想的开山之作,他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对唯物史观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宣传。1915年他创办《新青年》,提出科学和民主两大口号,反对封建旧思想文化,提倡西方文化,五四运动后他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三是著名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瞿秋白在自己的论著《社会哲学概论》、《现代社会学》和《社会科学概论》中不断地向人民传播辩证法的思想。
四是哲学大众化的研究者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代表著作《大众哲学》通过详实的介绍马克思主义,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最后,马克思主义著名理论家李达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其著作《社会学大纲》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基本原理,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紧密结合。这一阶段主要是从1927年到1949年,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于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将经验上升为一种理论;再者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的传统哲学和时代发展需要相结合,增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内容;最后从唯物史观的学习转向对唯物辩证法的学习。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1927年到1937年是我国土地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等我国革命家通过实地的调查分析,在1930年完成了《反对本本主义》的著作,这篇著作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毛泽东等革命家从认识论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初步形成。
1937年后毛泽东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这两部论著分别深刻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这既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
进入抗日战争以后,毛泽东哲学思想进一步的发展。毛泽东深刻地阐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相继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等著作。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这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曲折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中国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既是照搬苏联模式阶段,同时也是毛泽东在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阶段。《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都可以被看作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成果。其二是十年文革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夸大了阶级斗争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斗争哲学范式”,极大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所取得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入了一个实现创新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主要是从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到现在。之所以称之为“创新”在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社会新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理论形态。在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哲学思想、“三个代表”哲学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思想构成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思想总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指引我们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引路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第一,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认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说法,这也深刻地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三,创新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譬如“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充分说明了两点论和系统论的统一,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二是“三个代表”的哲学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它充分论证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文化的进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江泽民还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这些思想都是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等精华思想并充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
三是“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思想。第一,求真务实的哲学思想是对实事求是思想的深化,求真务实既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党多年的经验总结和优良传统。第二,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人学的思想,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的观点。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于破解人類中心主义思潮的错误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启示
在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形成了伟大的理论成果,当然也犯了不少错误。学者们也对基本经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讨论,比如安启念认为加强文本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务之急;陶德麟、何萍提到要开展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论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结合这几个方面的研究,笔者将基本经验概括为以下三点。
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理解。笔者认为,只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一个良好的前提和基础。而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就必须对其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中国社会建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理解,才能正确地理解它的内涵、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奠定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也才能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之间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哲学基础。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关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充要条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实现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只有正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特色,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当代中国哲学。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与精髓。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党形成这一指导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促进其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
第一,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实事求是应有之义,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⑦。只有如此,才能破除僵化思想,应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新挑战。
第二,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它要求我们以实际问题为研究中心,不能离开实际问题空洞抽象地进行理论研究,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道路必将是曲折迂回的。
第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之一,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笔者认为,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实践中要不断地进行自我丰富,在中国就必须根据中国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新课题,从而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违背与时俱进,就会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拓和创新,妨碍我们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当前一定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释】
①汪信砚:“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天津社會科学》,2001年第6期。
②毕国明,许鲁洲:《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③包心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重要法宝—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路线的创新发展”,《学术探索》,2008年第5期。
④蒋莲华:“毛泽东同志对我国历史科学理论的贡献”,《历史教学问题》,1994年第6期。
⑤于桂芝:《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⑥李建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史》,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⑦刘务勇,王晓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探析”,《桂海论丛》,2011年第2期。
责编 /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