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严构建问德制与问责制

2015-01-23梁君春姜旭之

人民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问责制权力监督

梁君春 姜旭之

【摘要】问德制与问责制是围绕着监督掌权者设计的相辅相成的制度。失责往往与失德关系密切,失德可能会导致失责;失责的背后与失德也有很大关系。“问”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同时也是为了更多地减少问德与问责。从严构建问德制和问责制要以问德为先为常,这样才更有利于同时构建好问德制与问责制。

【关键词】问德制 问责制 权力 监督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德责必问,因何问德问责

问德制与问责制是追究领导干部因失德失责引发某些后果而必须承担相应责任受到相应处理的制度,是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着监督掌权者设计的相辅相成的制度。自古有了公权力就有了对掌权者的问德制和问责制,因为有了公权力也就出现了掌权者失德和失责的情况,所以公权力的设计者把公权力的安全性摆在第一位,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把公权力分为执行权和监督权。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哲学家阿克顿勋爵在1887年写就的《自由与权力》一书中说出了一句让世人永不能忘的警醒之语:“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一经典论述对后人的启示有:对公权力的严格监督是预防绝对权力出现和腐败的最有效的途径;监督者必须拥有不受被监督者左右的权力;严格监督的具体途径就是问德制和问责制的全面有效执行;最有效的监督就是全覆盖无死角式的向社会民众公开掌权者的为德和履责,让被监督者在“放大镜、聚光灯”下行使公权力;监督权也是公权力的一部分,因此,监督权也必须受到严格监督。

监督体系本身必须兼有制衡机制,以预防监督者失职与腐败。既然公权力执掌者手中的的权力社会属性为“公”,接受社会的监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然而公权力的特性容易给掌权者造成一种错觉,把社会监督看做是公权力有效运行的最大障碍,于是以权力对抗监督。问德制和问责制的执行落实情况不仅反映了掌权者和监督者的博弈状态,同时也反映了公权力的运行成本和效率。监督者发现,对掌权者的信任并不能获得掌权者的道义自觉和责任自觉。没有监督的信任实质上是对掌权者的放纵。这是一种靠不住的信任。对于监督者来说,监督是第一位的,信任是第二位的,信任的前提是监督,信任必须也只能以监督来获取,离开监督便妄谈信任。监督本身就是考验,赢得信任是经过考验之后获取的,经不住考验就要失去信任,失去信任将失去执政资格,只有自觉接受监督的掌权者才可能赢得监督者的初步信任,自觉接受监督不是在一事一时上的自觉,而是执政者对监督制度的忠诚,对监督者的忠诚。有了对监督制度和监督者的忠诚,才能形成自觉。

德责兼问,为何问德为先

违法者自违纪始,失责者多先失德。人们在对历史的总结反思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厚德深化内化之后必然成为一种责任担当。为人要有人之德,为官既要有人之德又要有官之德,继而才配有官之权责。为官之德主要是指为官的公德,为官之公德与为官之公权公责是互相匹配的,所谓的互相匹配绝不是德权责处同等地位,更不是德权责倒错,而是德在权责之先德在权责之上。问德制客观上起着“道德罗盘”的作用。德是权责的统领,也是对权责的制约,没有厚德难承重任。德有高尚,权有高重;高重的分量叫重量,高尚的分量叫人心。古今中外都是德责兼问,问德为重,问德为先。问制中问德问责是其内容,问德为先问责为后是一种逻辑的体现。德生敬,问德生警;权生责,问责生畏。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问德制与问责制是约束、爱护领导干部的重要制度保障。越是领导干部越是要比拼个人道德品格,领导干部级别越高比拼个人道德品格的要求随之应该更高。德是责的统领,德是责的魂。就摧毁力而言,失德对领导干部威信和形象的损毁力远大于失责,甚至可以这样说,失德之后,执权尽责的根基没了,除了下台没有其他出路。

能人失德不同于一般人失德,能人腐败起来也是“能人”,社会危害性更大,腐败速成腐烂。对领导干部越是工作能力强越要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教育,从严约束。历史和现实反复给我们上课,“能人腐败”是常见的现象,这方面的教训极为深刻。一方面事业发展需要能人,另一方面对能人多抱有“瑕不掩瑜”,失之过宽的心态,无意间造成了纵容能人的不良后果,既害了事业,也毁了“能人”。所以说,对能人问德优先是解决“能人腐败”问题的第一步。

不问责不行,不问责,公共权力极易变为私人囊物;单是问责还不够,事后追究,损失已成。不问德更不行,不问德,公共权力在私人手上极易恣意妄为;单是问德还不够,德不挺责,虚泛悬空,终无实业。掌权者必须有德有责。有权必有责,但有权未必尽责,有德才能掌好权用好权尽好责。问德是为了尽责,德与责是交织在一起的。问责问到最后很多情况说明失责是由失德引起的,问责的结果是被问责的官员德有缺失。看看赖昌星案里面那些被赖拖下水的众多官员,几乎都是先被击破道德防线,然后职责阵地才被攻破。赖昌星十分了解道德防线与职责阵地的关系,所以他屡屡得手。没有问德制为基础,问责制是难以奏效的。

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早已证明,构建和落实问德制比问责制的难度要大很多。历史和现实还证明,人类自从懂得了道德文明之后从来没有因为构建和落实问德制比问责制的难度要大很多而对构建和落实问德制有丝毫的放松。根本原因是什么?把问德制摆在第一位绝不是历史的偏好或现实的虚好。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知道,道德瑕疵会引发严重的失责后果。依靠问德制为问责制把好关,防止问责制因失德而撕开裂口,这是非常有效的问制连锁关联设计。

官民兼问,如何问德问责

官民兼问是指官方和民众都可以成为问德问责的主体,施问时没有固定的出场顺序。在成熟的民主政治制度架构下,民主监督已形成一张无处不在的天网,包括官方组织网和民众社会网对组织和官员个人的监督。“问”是这张监督网的功能之一,“问”既是监督的一种具体形式,同时“问”也是“治”的一种具体形式,所以如何施“问”包含了从发现应该过问的问题到查清问题再到处理问题的诸多环节。endprint

如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双问制的建设永远在路上。双问制的设计科学特指其合理合法严谨无疏和提前设防;双问制的设计可行特指其操作顺畅且一经公布就具有震慑威力。双问制的设计首先是明确“德”与“责”的标准。没有标准,“问”就失去了依据。其次是明确问谁的德与责。再次是如何问德问责。例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的“一岗双责”(领导干部要真正履行本职岗位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两个责任”(党委、纪委要真正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所有的问制归根到底是看能否将其真正落实,最终要看问责的震慑力—问责是否能说到做到。

从实践来看,中央巡视组在各省的几轮巡视中发现问题的“账单”里,“官商勾结”、“权钱交易”、“买官卖官”问题依然突出。这说明德与责的问题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落实问德与问责的任务相当艰巨。应更多地考虑对问德与问责要抓早抓小,在问德问责制的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一出苗头就抓,防微杜渐的功效。不是追究的越多越好,问制的最佳效果是追究的越少越好。问德制与问责制的设计要考虑前中后三个阶段监督的连续性,是全程无间断监督。问德制与问责制是否具有震慑力,不取决于其名义上的权威性,而是仅取决于问德制和问责制的执行动力。

问制的有效性取决于落实问制的制度保障是否确立。问制的保障制度应该包括:问制的严密性,没有空隙;问制的普遍性,没有盲区;问制的有效性,只要该问,无论被追究的人是否在岗在位,不折不扣;问制的权威性,不容挑战;对问制的监督,对该问不问不作为的追究,追究监督者;社会问,强调问制的公开性。实践中发现有人打公开性的歪主意,只对几个人公开或只对小圈子公开,这其实是变相地抵制公开。最合理的是向社会公开,公开的面越广,公开的内容越全面越及时,监督就越容易落实到位。公开“问”是合理实设不是虚设。公开设“问”是为了以防万一。无论是问德制还是问责制都要问得准,问得对,问的及时,问偏了不行,问错了也不行。既要有根有据,又要恰到好处;既不能挂一漏万,又不能程序混乱。总之,问制要实打实,不能走热回应,冷调查,冻处理的路子。

内外兼问,如何修德尽责

《道德经》和《易经》这两部著作是我国国学经典著作,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结晶,也是人类的共同思考和共同认知,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指引人类精神发展的航标灯。这两部经典不仅都讲“德”,而且都讲“厚德”,绝非巧合。这不仅是先哲们的共同智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精华所在,更是人类不同优秀文化通透融汇的凝聚。崇尚厚德是全人类的价值观,伟大的文化是相融相通相承的。

《易经·坤(二)》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德经·五十五》中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厚德者方能载物,“物”是什么?“物”就是责任。“德”是承载责任的前提和保障。什么是厚德?《道德经·八》中明确讲到“上善若水”,水不计名利专往低处奔涌,不计宽窄专往需处浸润,水德乃上善厚德。今日为官之厚德就是《党章》总纲和第一章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与厚德一字之差,差距巨大。为什么光讲德还不够,非要讲厚德?厚德是示范引领,先立厚德,才能大业立牢。只有将德修炼成厚德才能做大事做好事做成事。厚德是磐石高筑,先立厚德,才能抵防糖弹。没有厚德根本经不起“四个考验”,挡不住“四个危险”。厚德从何而来?靠内外兼问兼修。内外兼修以内修为主,外修为辅。

内问内修即边内问边内修,边问内心边修厚德。内问是问心内检,内修是对照自修。《易经·乾(一)》中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终日乾乾,反复其道也。” 意思是说君子整天忧愁戒惧,夜晚也战战兢兢,反复检查自身的修德之行。又说“子曰:君子进德修业。”《易经》与孔子的关系十分密切,自然《易经》与《论语》在表述君子反省修德的的意境和状态是也是高度契合的。《易经·升(四十六)》中说“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讲的很清楚,厚德不是一步到位的,是日常里一点一滴修炼积累起来的,即所谓的蓄德养德修德积德。再具体一点说就是从内问内修中积累而来。内问内修就是内心边问边修,不断地发问和体认,不断地顿悟和漫升。《易经·蹇(三十九)》中说“君子以反身修德。”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德不是外界的实物,是内心修炼修养之所得。“反身”就是反躬自省。怎么反躬自省?利欲熏心,催使你心荡神迷,此刻要你罢手,要你抽身,这可真是个吃苦的功夫。苦在哪里?心苦。心何苦?断割名利私心之茅根,拔除累恋骄惰之贪念,切心之苦,知易行难,苦难。修德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顺流;养道如缘无枝之树,才住脚便下坠。

共产党人讲党性修养就是讲修德厚德,讲我们这个时代的修德厚德,其实践导向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问内修和外问外修就是具体的践行。内问内修就是党的十八大讲的“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习近平指出:党性不可能随着党龄增加而自然增强,也不可能随着职务升迁而自然增强,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尽全责是天经地义,修厚德也是应尽的责任。修厚德不仅要吃苦,而且要时时处处自觉吃苦在前。同苦比同甘更重要,比民先苦,比民后乐这是共产党人的幸福观和人格境界。

修德内问内修有三种情况:一是悟高心自清。自觉意识强,自觉修德,自为快乐和必需;二是依靠外部环境的压力自检自渐修德;三是在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强制下不自觉不情愿地修德。上述三种情况下得出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外问外修就是党的十八大讲的“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外问外修是必要的震慑、管束、监督、纠察。社会主体评价是问制的动力源。问制的背后是公众的期待。之所以要设问制,就是因为一个党一个政府对公众的期待不要说充耳不闻,装聋作哑是绝对不允许的,就连“打哈哈”、“穷对付”也是要给以严厉声讨的。按照人民的意愿守德守责,不要被权力的权威所迷惑,反观当初的掌权者后来的失德失责者“失空斩”的悲剧,会发现一种共同的情景,对权力具有的权威的迷恋成为诱引追逐权力的强大动力。权力具有权威性,但不同的权力权威的大小却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对权力的不同作正确区分的人也没有能力区分权威的差异,更没有能力确认权力与权威的差异。厚德的凝聚力是权力所不能企及的。守得住厚德才守得住尽责。内修与外压相结合。外压力要大于内修力。进行领导干部的门槛设计时,德的门槛要先于和高于才的门槛。

习近平正在2014年5月4日视察北大时告诫学生们:“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当官和发财本是互不相通的两条路。这是守德尽责的基本要求。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硬是打通了本不相通的两条路,结果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规律就是规律,“吉”从何来?顺乎规律;“凶”何而至?违背规律。人生要警在先,不要悔在后。挑战规律等于自酿人生悲剧。曾国藩说,做官以不要钱为本。受不得穷,立不得品。他也做到了。这是典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强势人格—“大丈夫”情怀。“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上塑造了备受称道的为官楷模,这些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必须世代承下去,为育人修德发挥她无可替代的巨大正能量。

有官员以为为官守住“为人之德”就可以了,却淡忘了守住“为官之德”,这是“童名谦式悲剧”的最大教训。不作为既是失德也是失职。不作为同样要问德与问责同时追究。试图以为人之德代替为官之德而自保,不作为就是有失官德,没有责任担当就是没有官德。责任是为官的道德担当,尽责是为官的义务担当,官德是为官的良知担当。当然,为官之德以为人之德为基础,没有修得为人之德,不可能修得为官之德;而修得为人之德,不等于为官之德自然修得。为官之德是在修得为人之德后,继之苦修而积的。所以,为官之德高于为人之德难于为人之德,苦修为官之德其任重道远,为官自知。当官之后,为人之德依然要苦修苦练,这是修官德的基础,同时还要苦修苦练官德。简言之,为官就是要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这不仅是领导干部政治上的忠诚,也是人格上的忠诚。为官就是在这种内外兼问,修德尽责的历练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官就是在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中共历辉煌与沧桑。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编 /丰家卫(实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责制权力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十年来国内无为问责制研究的成果及前瞻性分析
作风建设视域下的无为问责制度建设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
权力的网络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