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在重症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5-01-23吴曙粤杨青梅
黄 静 梁 锦 吴曙粤 杨青梅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南宁市 530022,E-mail:huangjing216@126.com)
重症医学科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常因神经功能紊乱或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致胃肠道菌群失调而引起大便失禁[1]。Junkin等[2]报告住院患者大便失禁的发生率为17.6%,42.5%失禁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会阴、肛周皮肤破损。这些患者的粪便多为稀便或水样便,由于经常不自主溢出,导致肛周、骶尾部皮肤处于潮湿状态,加上频繁擦拭,使局部皮肤很容易发生红肿、湿疹、溃烂,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增加护理工作量和医疗成本[3-4],为此我科自行设计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120561437.4)及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专利号:201130504479.X),既能有效引流大便,还避免了患者平卧时肛周皮肤与造口袋间不留空隙。笔者应用该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ICU住院患者65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入住ICU 7 d以上,大便失禁伴腹泻4次/d以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3~93岁,平均70.2岁;其中脑血管意外5例,重度颅脑损伤4例,呼吸衰竭10例,肾功能不全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重症肺部感染4例,心肺复苏术后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41~90岁,平均72.2岁;脑血管意外4例,重度颅脑损伤2例,呼吸衰竭12例,肾功能不全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重症肺部感染6例、心肺复苏术后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试验组按常规肛周皮肤护理后,使用我科设计的新型大便引流装置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随时清理排出的大便,垫上60 cm×60 cm的一次性护理垫,每次大便后及时常规重复肛周皮肤护理。肛周皮肤护理方法:便后温开水清洗会阴及肛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肛周皮肤,无菌纱布吸干水分,皮肤破损者涂上一层造口粉。
1.3 新型大便引流装置的制作与使用 (1)材料:一件式造口袋,硅胶螺纹管10 cm,保鲜袋2个。(2)连接:硅胶螺纹管连接双层保鲜袋,用细棉绳将其绑紧。(3)空心卧垫制作:取一张海绵垫,长宽高分别为40 cm×80 cm×7 cm,距海绵垫上端20 cm及两侧中央,切割一个漏斗形缺口,缺口上端大小15 cm×15 cm、下端大小10 cm×4 cm。(4)粘贴造口袋:根据肛门大小沿造口袋底板中央剪裁,开口剪至比肛门大1~2 cm,再将造口袋底板边缘相隔1~2 cm呈放射状剪开小缺口,注意为防止粘贴造口袋时大便溢出影响粘贴效果,可用纱布填堵肛门,待粘贴稳固后,用镊子从造口袋开口取出。一人用手撑开肛周皮肤皱褶,另一人撕开造口袋底板粘贴纸,将造口袋中央孔径对准肛门,贴上造口袋,并由内向外抚平造口底板,按压造口袋底板2~3 min,臀裂及会阴方向按压时间稍长使黏合紧密。(5)引流:将自制卧垫垫于患者臀部,空心处正好位于患者肛门处,将造口袋、螺纹管置于漏斗形缺口中,保鲜袋在卧垫外,并保证造口袋、螺纹管、保鲜袋按“下坡”的方向往下引流。
1.4 观察指标 观察肛门周围皮肤反应情况和破损率。皮肤反应:0度为无明显皮肤反应;Ⅰ度为肛周皮肤潮湿、发红、瘙痒;Ⅱ度为肛周皮肤破溃有渗液;Ⅲ度为肛周皮肤破溃深及肌层或破溃延伸至阴囊或阴唇、腹股沟部位等[5]。记录每次护理患者大便失禁的所消耗物品的费用和时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肛周皮肤反应情况和破损率比较 试验组皮肤反应情况轻于对照组(u=2.732,P=0.003),见表1;试验组肛周皮肤破损率为12.1%(4/33),明显低于对照组 40.6%(13/32)(χ2=6.834,P=0.010)。
表1 两组肛周皮肤反应情况比较(n,%)
2.2 两组消耗护理物品费用、护理时间比较 试验组消耗护理物品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消耗护理物品费用、护理时间比较(x±s)
3 讨论
大便失禁伴腹泻所致的肛周皮肤损伤是ICU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之一[6]。常规护理虽然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擦拭干净,并涂上造口粉,但水样粪便经常不自主溢出,刺激患者肛门周围皮肤,引起水肿、湿疹、皮肤溃烂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7]。使用一次性护理垫虽然可以缩小皮肤被粪便污染的范围,减少粪便与皮肤的接触[8],但由于粪便的经常溢出,需要频繁擦拭及皮肤护理,导致肛周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增加。本研究试验组肛周皮肤破损率较对照组下降了28.5%,而且无Ⅲ度肛周皮肤反应发生。
危重症伴腹泻患者大便量及产气量多,单纯使用造口袋由于造口袋容量小,需要较频繁从造口袋开口排放大便及气体,产气量多容易造成造口袋膨胀、爆破[9]。笔者使用一件式造口袋+硅胶螺纹管+保鲜袋制作成的新型大便引流装置,不但能随时收集大便失禁患者不自主排出的粪便,还由于连接的保鲜袋容量大,不需要经常从造口袋的封口夹倾倒清理大便,这样不但降低护理工作量;还大大减少清理大便时的手套、护理垫等物品消耗及皮肤破损带来的治疗费用。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皮肤反应情况轻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肛周皮肤破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40.6%(P <0.05);试验组消耗护理物品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使用新型大便引流装置,造口袋与螺纹管、保鲜袋之间形成的密闭空间,避免了排放大便及气体出来,释放臭味弥漫在病房空气中;螺纹管直径大能有效引流大便;当大便黏稠不宜引流时,可通过挤压有弹性的螺纹管,引流出粪便。另外保鲜袋薄,能按需记录排便量,而且塑料量杯不被污染。
单纯将一件式造口袋用于危重症大便失禁的护理,平卧时造口袋受压,不利于大便流出,在无禁忌的情况下,尽量使患者侧卧,才能做到避免人工肛袋与骶尾部受压[10]。使用我科自制的新型大便引流装置卧垫,避免了患者平卧时肛周皮肤与造口袋间不留空隙;贴造口袋并垫上卧垫后,将造口袋、螺纹管置于漏斗形缺口的凹槽中,通过“重力”的作用,使大便往下引流。这样对于有禁忌的大便失禁患者,既能保证患者排出的大便有效引流,又不需要频繁翻动患者,影响病情,从而提高护理安全系数,减少护士翻动患者、处理大便所消耗的时间和体力。
综上所述,新型大便引流装置能有效收集危重症大便失禁患者的大便,保护肛周皮肤,避免频繁翻动有禁忌证的大便失禁患者,节省患者住院开支,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是护理大便失禁患者的理想方法。
[1] 魏红云,张 艳,周燕莉,等.造口袋负压吸引用于危重病人大便失禁肛周皮肤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5):24 -26.
[2] Junkin J,Selekof JL.Prevalence of incontinence and associated skin injury in the acute care inpatient[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7,34(3):260 -269.
[3] 黄漫容,成守珍,肖 萍,等.造口袋对危重病人大便失禁肛周皮肤保护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0):12-14.
[4] 马 霞,田兔红.造口袋保护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的效果分析[J].首都医药,2009,(12):33.
[5] 胡爱玲,郑美春,李伟娟.现代伤口与肠造口临床护理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432.
[6] 王 芳,程 清,胡秀蓉.三种不同管理方法在ICU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2,18(22):100 -101.
[7] 农小群,陆雪华,屈坤敏,等.应用茶籽油保护大便失禁病人会阴、肛周、臀裂皮肤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1,33(11):1 504 -1 505.
[8] 张娜,吴 娟.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1 046 -1 049.
[9] 冯洁贞,陈少珍,唐春苑,等.自制大便失禁引流装置用于重症患者大便失禁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20):58-60.
[10]周 燕,孙君平.人工肛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66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