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经汤调摄冲任机理浅析

2015-01-23

中医药通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温经汤冲脉任脉

● 王 婷 王 苹



温经汤调摄冲任机理浅析

● 王 婷 王 苹▲

温经汤调摄冲任机理摘 要 本文剖析温经汤的组方配伍特点,并从冲任学说的角度分析了该方的作用机理。温经汤作为治疗妇女杂病的经典方剂,既可主治妇女经孕疾病,亦可治疗因冲任损伤所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诸疾。

《金匮要略》 温经汤 冲任学说

《金匮要略》温经汤是主治妇女经带胎产的经典方剂,因组方精妙严谨,临证收效颇佳,故甚得医家推崇。冲任二脉与妇女经带胎产关系密切,冲任学说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从冲任学说角度将温经汤方证特点进行延伸和细化,认为温经汤温清消补并用、虚实寒热并治,可治因冲任虚损引起的经孕、气血、脏腑诸疾。现试析于下。

1 关于冲任学说

1.1 渊源 冲任学说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冲脉为病,女子不孕”,《素问·骨空论》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均阐明了冲任二脉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为冲任学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世医家对冲任学说继有发展,至明清时期逐步充实,并渐趋成熟。《校注妇人良方》曰:“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而致。”《医学源流论·妇科论》云:“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明于冲任之故,则本原洞悉,而后其所生之病,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从起。”《奇经八脉考》亦云:“医不知此,罔探病机。”可见历代医家对冲任二脉的重视,明确了冲任学说在妇科病机中的核心地位。

1.2 生理与病理 冲脉起于胞中,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于胸腹,贯穿全身,为一身气血之要冲,灌诸阳,渗诸阴,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之气血,与女子经孕机能息息相关,故有“十二经脉之海”和“五脏六腑之海”之称。任脉亦起于胞中,“任”通“妊”,与女子月经来潮、妊养及生殖机能有关,故称“任主胞胎”,且任脉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可调节阴经气血,故又称之为“阴脉之海”。冲任二脉相辅相成,沟通机体上下内外,通行气血,联络脏腑,并与妇女经带胎产关系密切。故冲任二脉的生理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主司经孕,运行气血,联系脏腑。“经脉所过,疾病所生”,基于此,由冲任本经损伤引起的病理变化归纳起来也有三:经带胎产诸疾,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

2 关于温经汤

2.1 出处 温经汤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曰:“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温经汤方: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芍药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生姜二两,牡丹皮二两(去心),甘草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去心)……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仲景之意,言简意赅,温经汤生新去瘀,暖胞宫,补冲任,可治妇人冲任虚寒、瘀血内停所致崩漏之证,该方后注亦治妇人少腹寒、宫寒不孕以及月经失调诸病。后世以此为调经之祖方,衍化诸多调经之法分治妇科诸疾,疗效颇佳。

2.2 组方配伍 温经汤用药立法严谨,配伍精当。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曰:“药用温经汤者,其证因半产之虚而积冷气结,血乃瘀而不去。以归、芍、芎调血,吴茱、桂枝以温其血分之气而行其瘀。肺为气主,麦冬、阿胶以补其本。土以统血,参、甘以补其虚,丹皮以祛标热。然下利已久,脾气有伤,故以姜、半正脾气。”温经汤组方是为半产之虚而积冷气结、瘀血下利而设,借温通之径使瘀祛新生,而欲通又先充,兼清虚热之法,余症自平,可谓寒温相配,刚柔相济,通补并用。清代陈元犀云:“然细择方意,以阳明为主,吴茱萸用至三两,驱阳明中土之寒,即以麦冬用至一升,滋阳明中土之燥,一寒一热,不使偏隅,所以谓之温也。”温经汤方意以阳明为主,一寒一热,温润相宜,意在恢复中土之权,余药相辅,则不治利而利自止,此亦治病求本之法,体现了仲景以脾胃为中心辨治疾病的基本思想。

2.3 作用机理 温经汤共12药,其中吴茱萸补冲脉之气,当归养冲脉之血,阿胶补任脉之阴,半夏降冲任之逆及散郁结,川芎通冲任之气滞[1],桂枝温冲任,白芍、丹皮安冲任[2],且生姜能去秽而使胃气安,麦冬甘寒可润阳明之燥,人参甘草补益脾胃,因“冲任隶属于阳明”,可通过调阳明胃土以达到调理冲任的目的,故温经汤的用药机理均是针对调理冲任而设。冲任病变,其本质为冲任精血损伤,或虚或实,或寒或热,虚则补之,实则通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而温经汤以其证型的复杂性和方药配伍的多重交叉性,温、清、消、补并用,寒(冲任虚寒)、热(瘀热虚热)、虚(气血不足)、实(瘀血阻滞)并治。“温、补”可使冲脉盛,“清、消”可使任脉通,任通冲盛则阴阳不偏,血脉和畅,诸症自除,故凡是因冲任病变引起的经带胎产诸疾、气血运行失常及脏腑功能失调,均可通过温经汤调理冲任治疗。

3 临床应用

3.1 经孕诸疾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气血旺盛,其血才能下注胞宫,或泻出为月经,或妊娠以养胎。故治疗经孕诸疾,多以调理冲任为要,温经汤可使“任通冲盛”,临床上广泛运用于经孕诸疾。此方是经方中的大方,可由多个方剂加减而来,如桂枝茯苓丸可治妇人瘀阻胞宫而致的漏下不止、胎动不安、经闭腹痛等症;当归芍药散可治妇人肝脾失调所致的腹中拘急疼痛、月经量少、闭经等症;胶艾汤可治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而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等症;桂枝加人参汤合吴茱萸汤、四物汤可在温中健脾的基础上,治疗冲任虚寒、血虚血瘀而致的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等症[3]。基于此,温经汤对于经少者能通,经多者能止,少腹寒而不能受胎者能治。王绵之[4]强调:“如果弄懂了温经汤证的复杂性和方药配伍的多重交叉,对于治疗月经病有很大好处,因为它寒热虚实均有。”从临床应用来看,温经汤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痛经、不孕、赤白带下、产后虚寒、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经孕诸疾,疗效颇佳。

3.2 气血运行失常诸疾 冲脉贯穿全身,为总领诸经气血之要冲,任脉总任阴脉之间的相互联系,可调节阴经气血,冲任二脉对于全身气血的调节和涵蓄具有重要作用。《灵枢》中说冲脉“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故冲脉气血不通时会出现足寒证。临床中温经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足寒证,患者服药后足寒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轻者初服即明显改善,常年足冷者服药后亦觉足生暖意[5]。气血为病易成痤痱斑疹,临床病症虚实错杂,王氏等将温经汤加减用治产后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颜面而致的黄褐斑[6],赵氏等将温经汤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黑病变、新生儿硬肿病、雷诺氏病、荨麻疹等各种皮肤病,效果显著[7]。可见,无论是头面手足,还是全身肌肤,温经汤温清消补面面俱到,能通过调理冲任二脉的气血,来调畅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之气血,气血调和则全身肌肤能得其正常灌注温养,诸疾自消。

3.3 脏腑功能失调诸疾 “冲为血海”而属肝,“任主胞胎”而属肾。冲任二脉与足阳明胃经相通,故“隶属于阳明”。冲为血海,任脉的膻中为气海,而心主一身之血,肺又主一身之气,故冲任二脉与五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于此,温经汤可通过调理冲任二脉以达到调理脏腑的目的。从药物组成来看,方中当归、川芎、芍药、阿胶是肝经药,丹皮、桂枝是心经药,吴茱萸是肝肾胃经药,生姜、半夏是脾胃经药,麦冬是肺胃经药,人参补五脏,可见温经汤的用药范围囊括了五脏病变。临床上,金氏用温经汤治疗冲任虚寒、胃寒气滞而致的胃脘胀痛,以及冲任虚寒、寒气沿经上循于肺而致的咳嗽[8];张氏用温经汤治疗冲任虚寒而致肝肾虚寒、清窍失养所致之头痛[9];梁式用温经汤治疗气血双虚、寒凝瘀滞、心脉痹阻所致之真心痛[10]。因冲任不调引起的五脏功能失调,只要善辨其脉证,皆可引而用之。

综上所述,温经汤确为妇科良方,但凡由冲任虚损引起经孕、气血、脏腑诸疾,若证同则治同,故可多病一方,效自颇佳。从冲任学说探析温经汤证治特点,不仅体现出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理念,还拓展了经方的运用思路,师古而不泥古,此亦经方魅力之所在。

[1]梁学良.通补冲任法在不孕症中的辨证应用[J].河北中医,2000,22(9):679-680.

[2]朱丽红,邵文彬.杨家林调冲任治疗妇科病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8):500-501.

[3]王世民.夜读拾零[J].山西中医,2012,28(4):44-46.

[4]王绵之.王绵之方剂学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4-376.

[5]谢 芳.温经汤主证刍议[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7):528-531.

[6]王和平,王 闯,闫景东,等.温经汤在皮肤科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221-222.

[7]赵有利,王玉玺.经方温经散寒法治疗皮肤病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0,27(1):95-98.

[8]金丽杰.温经汤在治疗内科疾病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05,20(3):20-21.

[9]张 夏.温经汤在内科头痛中的运用[J].江西中医药,1995,S2:49-50.

[10]梁开发.温经汤新用[J].新中医,1997,29(9):57-58.

福建中医药大学(350108)

▲通讯作者 王苹,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金匮要略》脏腑辨治与方证研究。E-mail:416608271@qq.com

猜你喜欢

温经汤冲脉任脉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温经汤加味对EM肾虚血瘀证大鼠局部微环境MMP-9、TNF-α、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影响及其意义
中医名言拾粹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温经汤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从冲脉试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由释名探析冲脉之循行
从冲脉论治经前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