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脑出血死亡病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01-23温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发病率脑出血病例

温清

青年脑出血死亡病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温清

目的 分析影响青年脑出血死亡病例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69例青年脑出血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脑出血死亡患者中男性患者数较女性患者数明显提高, 35~45岁发病率显著高于18~34岁,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季节、白天均为脑出血的高发时间, 按照发病部位划分依次为基底核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结论 青年脑出血死亡病例同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出血部位密切相关,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降低青年脑出血死亡率。

青年脑出血;死亡病例;相关因素

脑出血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 为临床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发病率占脑卒中的25%左右, 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多数患者为突然发病, 病情发展迅速,在数小时内发生病情恶化, 文献报道, 脑出血发病1年后生存率仅占38%[1-4]。青年脑出血是指年龄45岁以下青年人排除非外伤性脑出血。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69例青年脑出血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讨论脑出血死亡的相关因素,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年龄为18~45岁的青年脑出血患者432例, 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91例, 其中自动出院22例, 住院死亡病例69例;现选取资料完整的住院死亡病例69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18~45岁, 平均年龄(38.3±4.5)岁。入选标准:均为首发、入院经头颅CT检查的脑出血患者, 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要点[5]。同时排除脑外伤、急性感染性病变、恶性肿瘤等疾病。按照首发症状划分:头痛患者13例, 抽搐患者5例, 意识障碍患者44例, 偏瘫患者7例。高血压患者50例(35岁以上患者42例、35岁以下患者8例)。

1.2 方法 对参与调查患者69例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出血部分进行分析, 将昼夜分为4个时间段, 分别为06:01~12:00、12:01~18:00、18:01~00:00、00:01~06: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青年脑出血死亡患者性别及年龄组成 69例青年脑出血患者中男55例, 所占比例为79.71%, 女14例, 所占比例为20.29%, 男患者所占比例较女患者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发病年龄划分, 18~34岁患者为23例;35~45岁患者为46例, 脑出血死亡病例中, 35~45岁患者比例明显高于18~34岁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青年脑出血死亡患者发病时间分布 患者发病时间包括季节和昼夜差异, 按照季节划分, 冬季发病患者26例, 占37.68%, 春季发病患者17例, 占24.64%, 秋季发病患者14例, 占20.29%, 夏季发病患者12例, 占17.39%。按照昼夜划分, 12:01~18:00发病患者25例, 占36.23%, 06:01~12:00患者21例, 占30.43%, 18:01~00:00发病患者13例, 占18.84%, 00:01~06:00发病患者10例, 占14.49%, 由此推断, 冬季和白天为脑出血的高发时间。

2.3 按照发病部分划分 基底核出血患者25例, 所占比例为36.23%, 脑叶出血患者16例, 所占比例为23.19%, 脑干出血患者12例, 所占比例为17.39%, 小脑出血患者9例, 所占比例为13.04%, 脑室出血患者7例, 所占比例为10.14%。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增加趋势, 其中以中老年患者为主, 但青年人脑出血发病率也呈现出增加趋势。脑出血发病时, 血液进入脑室, 或诱发急性脑水肿, 使颅内压迅速提高, 脑部因受压、脑干受损, 引发脑疝、枕骨大孔疝,最终导致患者死亡[6,7]。文献报道[8], 我国各年龄段脑出血发病率, 女性患者明显低于男性患者, 除大量脑出血导致患者死亡外, 脑出血的部位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冬季为脑出血的高发季节, 这可能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 交感神经兴奋, 儿茶酚分泌量明显提高, 周围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同时可能同气候突变有关, 因此, 冬季应注意预防脑出血发病, 脑出血的发病除同季节相关外, 与昼夜关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夜间休息期间脑出血发病率相关较低, 白天活动期间发病率较高, 这可能同白天人体生理功能变化有关, 例如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脑出血[9,10]。研究显示[11,12], 心脑血管疾病多是由于高血压引发, 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脑出血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组提示高血压是最重要的脑出血死亡危险因素, 与年轻人饮食多盐、多烟多酒嗜好、少运动、少检测血压、有高血压而不治疗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糖尿病及脂质代谢紊乱等, 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降低脑出血发病率。

本研究显示, 青年脑出血死亡患者中男性患者数较女性患者数明显提高, 35~45岁发病率显著高于18~34岁,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冬春季节、白天均为脑出血的高发时间, 按照发病部位划分依次为基底核出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青年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 部分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表现出脑疝等症状而导致患者死亡, 针对青年脑出血的发病因素, 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干预措施, 降低青年脑出血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1] 杨淑玲.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及CT特征与预后关系分析.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3):336-338.

[2] 陈华.高血压脑出血死亡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9):41-42.

[3] 吴杲, 吴汉斌.216例死亡病例的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11):1321-1323.

[4] 蒋文荣.21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海南医学, 2014, 25(23):3521-3523.

[5] 王垚, 高建秋, 马宗谦, 等.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预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43(1):28-30.

[6] 李阳安, 胡可慧, 陶宁, 等.78例急诊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及临床意义.临床急诊杂志, 2013, 14(11):534-536.

[7] 王建荣.影响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1):82-83.

[8] 聂玉平.血清细胞纤维连接蛋白水平与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4, 2(9):23-24.

[9] 王定良.斑蝥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并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死亡1例.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2):102.

[10] 王文娟, 王春雪, 杨中华, 等.中国脑出血医疗现状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卒中杂志, 2013, 8(9):703-711.

[11] 陈辉, 桂亚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死亡10例临床分析.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1(2):71-72.

[12] 朱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23):30-3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46

2015-03-26]

518052 深圳市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

猜你喜欢

发病率脑出血病例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病例”和“病历”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