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积极作用
2015-01-22谭扬芳
谭扬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研局,北京 100732 )
中国道路对世界和平发展的积极作用
谭扬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研局,北京100732 )
摘要:从狭义上说,“中国道路”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简称。中国道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路;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之路;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道路;中国道路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中国道路与世界和平发展之路紧密相连,与各国人民和平发展道路是相通的,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坚持走自己的路,不仅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实践经验,也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引向了深入。
关键词:中国道路;世界和平发展;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收稿日期:2015 - 10 - 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规律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BKS01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谭扬芳(1972-),女,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研究员,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15)06-0001-06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开放的中国、顽强的中国、强大的中国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各国人民纷纷关注中国发展,西方各国学者也开启了新一轮深入研究中国情况的新探索。如何理解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与世界和平发展有何联系?国外学者如何总结中国经验?他们对中国道路有哪些期许?这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 中国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道路是什么?从广义上说,“中国道路”可以包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之路;从狭义上说,“中国道路”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简称。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的关注和认同,更多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注和认同。实践证明,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1. 中国道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路。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这个梦想之路,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会幸福。一是国家富强之路与民族振兴之路相辅相成。任何国家,特别是政党国家的管理者,作为民族的一部分,诞生于一个民族内部,无论其采用何种治国的意识形态理念,都不会在民族生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惯性上制造断裂或者断层,否则难以动员人民、组织人民,保持国家稳定或者发展,因此,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国家富强之路,必然要本土化,适应本民族地域和文化特征,才能促进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国家富强之路必然成为民族振兴之路。二者呈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基本态势。二是国家富强之路是人民幸福之路的前提条件。联合国发布的《2013世界幸福报告》(2013 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多少作为影响幸福的第一因素。显然,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的前提条件。要想国家富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梦想创造物质基础。三是国家富强并不是中国道路的全部,国家富强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手段。国家富强为人民幸福创造条件。为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道路,我们还需要如下基本条件:一方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氛围,降低人们对政府和商业部门的腐败感知。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另一方面,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降低人们的贫富等级悬殊感。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道路就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
2. 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之路。
坚持、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梦想的实现锻造科学、民主和依法执政的领航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精神是中国道路的民族之魂,是中国力量的核心因素。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中国精神是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古代精神受5000多年中华文明之孕育,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中国近现代精神是170多年民族发展历程凝结而成,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中国现当代精神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迸发出巨大力量和绚丽光芒。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心、建设中国道路的根本力量。总之,中国精神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同时与整个时代发展保持着同步。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国道路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中国力量是亿万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所汇聚起来的一股不可战胜的、气壮山河的磅礴气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进步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与政治优势。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为梦想的实现集聚所有正能量。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凝聚中国力量,才能办大事、好办事,才能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
3. 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道路。
中国道路不是执政党恩赐或者强迫中国人走的道路,它本身就是中国人自己的选择。所以,执政党既不需要大包大揽,不需要说我先帮你们实现中国道路,你们来享福就是了;也不需要说我来设计你们的道路,你们只需按照我的设计要求去做就行了——这会让人误会为“老百姓被当成实现领导人中国道路的工具”;更不能只提出一个口号,然后就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成为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例证。应该充分相信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激发每一个人追梦的激情。每个中国人都是实现中国道路的主体,执政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他们服务,为每个中国人创造自由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为了自己的幸福自主地去创造,去追求。执政党和政府要简政放权,不能大包大揽,越俎代庖。
中国道路既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适应我国发展现状、昭示国家未来辉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国情与人民的正确选择。走中国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 中国道路与世界和平发展道路紧密相连[2]
中国道路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与各国人民的和平发展道路相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世界人民。
第一,中国道路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中国道路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致力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推动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第二,中国道路是促进世界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发展意味着约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将得到很大发展,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中国道路的拓宽也将给其他国家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中国自己的发展会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特别是直接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柬埔寨媒体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还在不断持续的阶段,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亚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需要亚洲和世界的大环境。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是一种机遇,并不是威胁。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所长哈立德·拉赫曼确信,中国发展将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积极影响。印度前总理辛格曾经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外经济开放使中国深深受益,也使印度深深受益,印度正在发生着变化。”[3]俄罗斯二十国集团事务协调人、俄总统专家局局长尤达耶娃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俄罗斯及世界经济息息相关,在世界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法国总统奥朗德表示,“中国的快速发展没有让法国害怕,相反法国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能够推动世界经济增长”[4]。
第三,中国道路是加强世界合作的道路。中国道路有助于加强国际体系框架内的合作,有益于建设一个更加均衡发展、和谐文明的人类家园。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就事关各国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如核问题、反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进行磋商、交流、合作,从而共创和谐世界。中国在参与的国际经济合作中,注重将本国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更不以损害他国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既讲爱国主义也讲国际主义,树立新国际主义观。印度资深战略分析家乌代·巴斯卡尔认为,中国主张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维护和平稳定并推进地区合作,这一精神与印度同中国友好合作的主题相符。相关政策精神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都将产生深刻影响。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联系在一起,倡导形成一个庞大的国际市场,带动各国经济共同发展。“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世界最大的魅力,将不仅仅在于有多少投资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世界带来一股新的潮流,让平等合作、文化交流、经济繁荣,而非军事霸权,成为未来世界秩序的另一条主轴。2014年6月26日,“首届中意文化外交和创意产业大会”在京举办,论坛指出,中国和意大利分处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两国应在经贸往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彼此的政策沟通,推进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便利化,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树立典范。论坛强调,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不断发展,中国和意大利这两个被丝绸之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国度必将拥有更多的合作机遇,取得更多务实合作的成果。2014年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德访问,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访德期间,两国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强调互视对方为战略伙伴,决定开展更紧密合作。探讨并逐步开展在联合国框架下的维和合作,积极推进双边和多边反海盗合作及相关的海上演练;继续深化反恐合作和网络安全领域的交流;签署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及技术合作;开展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合作。
第四,中国道路是倡导世界共赢的道路。中国政府基于对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认识,秉承“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作出了对外经济实施互利共赢的务实的选择,这也是促进经济全球化良性发展的理性选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对外贸易中受益匪浅,尤其是2001年入世后,外汇储备从2121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3312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7月15日发布数据,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3.99万亿美元。同时,中国的贸易伙伴也从中获利。例如,据美国摩根斯丹利统计,美国人由于使用中国制造的商品,在过去10年给美国节约了6千亿美元。2013年4月,正在中国采访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新西兰电视三台时政主编帕特里克·高尔评论说,“今后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左右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5000亿美元。这对新西兰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5]。对于中德合作,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副主任康拉德(Bjoern Conrad)判断说,《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签署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及技术合作协定总额为181亿美元,德国经济界从德中创新伙伴关系中获益。德国经济界凭借先进的科技可以在中国市场获得很大的商机,但很多技术也需要在中国当地进行研发,因此,德国企业必须及早和中国方面展开研发合作,从而能够切实进入中国方兴未艾的环保技术、医疗技术市场。
总之,中国的发展决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中国道路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道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博鳌论坛上所说:“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是利好消息。中国越发展,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有利。”[6]
三、 世界和平发展需要中国道路提供发展经验[7]
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通过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国家建设事业稳步前进。对中国道路所取得巨大成就的成功经验,不少西方学者普遍持赞许态度。
俄罗斯学者特别是左翼学者对此几乎全部赞同。例如,俄罗斯学者皮沃瓦罗娃赞扬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同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作用,形成了一整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打破了原有社会主义的教条。具体说来,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型工业化发展、市场经济转型、国家保持稳定等方面成效显著。
1. 中国明确了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推行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路径,抓住了战略机遇期。
福山在分析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时提出中国采用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还有其他学者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定位的正确性。中国领导人和主流知识界认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中国工业处在低端位置。在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以及跨国公司按照价值链进行全球水平分工的大背景下,中国找准了自己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从而促进了加工制造业的高度发展。但是也因为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高度依赖,附加价值难以较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实现经济增长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也导致了与发达国家利益分配格局的不对等。同时,中国工业的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使中国不少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来越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动境地,目前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日本则仅为5%左右。在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为此,中国进一步提出了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外媒也称赞中国在强化知识产权意识和制度背景下,第一是坚持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二是坚持“两化”融合,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相融合。现在中国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样,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抓住有利时机,利用比较成本优势、利用庞大的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创造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华侨商人的资金与外资,利用外来投资者的出口渠道,实现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最终成为一体化的受益者。2013年4月26日,《世界报》头版社论指出,20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4]。
2. 实验与渐进相结合,改革和调整各种促进发展的制度与政策,注重科学发展。
许多外国学者赞赏中国改革开放渐进实验方式: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创新地建立几块经济特区、不断扩大的开放区,是各种制度综合试验田。其中,在经济制度上,中国不实行全面私有化,也不实行单一公有制。在高效的政府治理下,依靠国家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建设,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投资环境,另一方面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维持了社会稳定,并且为经济的持久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而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则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同时辅之以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政府调节和干预的程度也比西方国家要大得多,保持国家在各个领域中的主导、决定地位;中国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刺激了生产的扩张,但是也带来了分配不公和贫富分化的问题。
法国政治学教授托尼·安德烈阿尼、国际马克思主义大会社会主义学科主席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色:“中国的市场社会主义经过了 20 多年的努力, 逐步建立起了相应的机制。中国仍然保留了国家计划和政府的宏观调控, 只不过通过间接手段进行, 但其作用十分强大。”同时,“中国的开放政策与改革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中国今天才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8]。
3. 保持基本制度的稳定性与延续性,逐步协调国际国内关系,谋求和谐与和平。
国外学者都注意到中国在基本政治制度上的稳定性与延续性。西方学者早年甚至主要运用“极权主义” (totalitarianism)或“全能主义”(totalism)来界定中国政治的体制、结构和变迁过程。多年一贯的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辅之以非竞争性的多党合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多重性的地方制度三个支撑。特别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适应中国复杂的民族、区域而发展成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制度:典型的单一制地方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等多重性的地方制度相结合,满足了多方利益或制度诉求,保持了国家统一和团结的局面。另外,中国几代领导人不断推进政治民主化改革,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有了许多进步,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深入研究。德国图宾根大学亚洲与东方研究院舒耕德和李安娜2011年在美国《中国政治学刊》第16卷第1期发表文章,使用二维的分析框架,通过调查浙江省庆元县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了中国地方政策的实施对政治体系稳定性和合法性产生的影响。
而对于前苏联各国、俄罗斯的领导人和学者来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主要领导人的平衡过渡以及政策的基本保持不变,这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关键的核心。中国虽然是一党执政,不搞多党制,但是,中国成功废除了最高领导职务终身制,同时又实现了从代际交替制度到届际交替制度的转型。实现了邓小平说的既要“有一个核心”,但是又平稳更替为年富力强的新领导人,保持了中共领导力的发展。
四、 期待中国道路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7]
西方学者注意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这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马丁·雅克的具有轰动性的《当中国统治世界》一书掀起了全球范围的讨论,他认为中国将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其独特发展模式将取代西方模式。显然,中国改革的全球效应深深吸引着国外学者的研究视域。学者们认为,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在世界经济波动幅度加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希望和动力。同时,“中国奇迹”也给世界总体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 西方学者看到,中国发展起来,并不对其他国家产生威胁,而是提倡“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和谐世界”的理念,在稳定周边、消除世界南北贫富差距问题上付出了极大努力。
工业革命以来的三个世纪中,西方许多强国的兴起以向外扩张为常态,与扩张连在一起的是战争,世界和平进程多次被这种战争所打断。与这种大国兴起的模式不同,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以本国内在发展为起点和归宿,所有变革的宗旨都在于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大幅度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了贫困人口,为世界减除贫困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为世界和平提供了稳定性和建设性因素。这是中国“改变自己,影响世界”的一个突出证明。
2.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发展,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引向了深入。
莫斯科大学教授A.P.布坚科认为,“中国进行的以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变革,被视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成功尝试之一……中国的理论与实践是市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在前苏联东欧市场社会主义失败之后,它代表了市场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9]。
美国学者苏珊·奥格登 (Susan Ogden)认为,“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解决某些关键性的发展问题方面取得了一些卓越的成就,这种成就绝不因中国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失去其光辉。同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确做得很出色”[10]。美国学者哈珀在 2010年6月出版的《北京共识:中国威权模式将引导 21世纪》一书中说,中国在威权统治下的崛起,给西方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他认为中国特色的道路是威权统治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建设。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 (Aiif Dirlik)把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社会称为“后社会主义”。他反对一般国外学者中较为流行的观点,即把中国视为“走向资本主义”,或贯之以“共产党领导下的威权资本主义”。德里克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在进行根本的改革,对中国改革性质的争论源于意识形态上的僵化,中国改革所带来的巨变要求人们必须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试图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为此,他提出了新的认识框架即“后社会主义”,并认为“后社会主义”这一概念帮助人们能够以新的富有创造性的理念反思社会主义[11]。
3. 一些学者期待中国发展给世界输出更多价值性的财富。
在西方学者的语境中,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国际化,更是自由、民主制度在世界的渗透。在政治、文化、社会复合领域的宏观层次,全球化以跨越时空维度的势头扩张资本主义的许多基本价值——即那些被解读为“普世价值”的价值。国外学者研究中国发展模式面临界定中国究竟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困难,其实质是,理解中国这一系列“新道路”或“新特色”的制度建设背后,中国主张了哪些最基本的价值观。从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持来看,“平等”、“民主”似乎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从经济、社会改革来看,“公平”显然是被暂时牺牲了。对于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关系,中国“入世”后开始提出并逐步完善的“和平共处”、“国际新秩序”、“新安全观”、“和谐世界”等理念,并没有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认同,相反,“中国造”和“中国要购买”被赋予了许多非经济性含义。然而,一些学者通过特殊的立场,看到了中国价值观的影响作用。例如,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特约研究员约书亚·科兰兹克2007 年出版的《魅力攻势:中国软实力如何在改变世界》一书,认为中国的魅力攻势已经改变了东南亚以及世界秩序, 并逐渐损害着美国利益。科兰兹克认为,除了军事和安全以外的中国的软实力包括外交、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中国正在或已经在国际上通过软实力的交流与扩张,改变了自己的大国形象,在国际社会上造成了巨大影响。
的确,中国在“欧债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朝核问题”、“非洲免债”、“中东震荡”、“乌克兰危机”等国际重大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金砖国家”、G20、“上合组织”、“亚投行”等机构中的核心地位,无不展示中国的新面貌。这些都给国外学者不断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以新的契机和动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01).
[2] 谭扬芳.中国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密相连[J].红旗文稿,2013(20):14-15.
[3] 曼莫汉·辛格.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8-01/15/content_9534701.htm.
[4] 法国媒体积极评价奥朗德访华[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427/c70731-21307559.html.
[5] 国际社会和舆论积极评价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演讲[EB/OL].http://gb.cri.cn/27824/2013/04/08/6611s4077337.htm.
[6] 习近平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4/07/c-115292124.htm.
[7] 谭扬芳,贾江华.中国特色道路昭示光明未来——国外学者论“中国发展模式”[J].红旗文稿,2012(14):7-11.
[8] 托尼·安德烈阿尼.变革发展中的社会主义[J].科学社会主义,2007(3): 29.
[9] A·P布坚科.从中、苏、俄的经验看市场经济和市场社会主义[J].现代国际关系,1996(9):51-55.
[10] [美]苏珊·奥格登.国外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译文集[C].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45.
[11] Arif Dirlik,Postsocialism.reflection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J].1989(21): 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