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着力培育战略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2016-09-28孙瑞
孙瑞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执政理念也在不断适应变化,与时俱进。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领导干部思维也在不断创新,改变思维惯性、推陈出新。
【关键词】战略思维 中国道路 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道路已经成为全世界熟悉、探讨和追寻的一种发展模式。中国道路与领导干部思维创新密不可分,正是领导干部思维的变革与创新,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
领导干部要着力培育战略思维,提升统筹协调能力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我国当时的国际国内情况,如何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发展的结果是什么样?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以全局性、前瞻性的思维,以发展的战略眼光,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提出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在许多国人讨论姓“资”还是姓“社”的时候,他提出“不争论”,一切工作围绕经济建设去做,并把社会主义定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避免了人们在姓“资”还是姓“社”问题上纠结,从而为经济发展铺开了道路。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正是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战略性眼光和战略性思维,为今天的中国道路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三个有利于”标准。邓小平用简明的语言向各级领导干部阐述了一个简单的实践道理,即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实际上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考验着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三个有利于”思想,既是标准,也是方向。
因此,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是中国道路形成的理论基础。一名领导干部能不能把握和控制大局,能不能让一个地方长远发展,能不能让发展与民生实现有机融合,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就当前来说,表现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主要是统筹协调能力,这实际上是一个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具体来说,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科学发展的意识。不仅要强调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更要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的重点。二是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要能够并敢于承担责任,敢于为地方的发展负责,才是合格或称职的领导干部。三是要有全局观念。特别是环境污染的整治,必须要实现联防机制。四是要有群众分享的决策能力。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做决策的时候,必须要围绕群众需要来做,问题由群众提,怎么做由群众说,做的过程让群众监督,做的结果让群众评议,这样才能使决策科学化。
领导干部要着力培育辩证思维,善于从劣势中看到优势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我们在国际与国内的许多重大问题上,都坚持了“和平与发展”的原则,不是凭一时的冲动处理重大关系,而是用辩证思维的方式,采用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和对立统一的视角认识事件的本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大事、大势,避免对立局面的出现,从而赢得了发展机遇,为中国道路的前行赢得了发展的空间。
第一,善于从劣势中看到优势。这个劣势就是我们人口众多,成绩数字再大,除以13亿多人口,都变得很小。尤其是在农业问题上,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在发展之初,特别强调了“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的道理,并特别注意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加大对二三产业的扶持,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乃至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快速高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第二,善于从危机中看到机遇。这个危机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为中国发展制造麻烦和事端,但是,我们都能够采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应对,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和风范。国际金融危机也好,美国次贷危机也好,每一次危机,都成了我们新的发展起点。
第三,善于从落后中看到希望。这个落后就是科技的落后。我们常说:“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别重视科技进步,不仅使“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也让中国强军走向世界,更让我们从落后中看到希望,同样也让中国道路变得更加坚定。
第四,善于从差距中看到潜力。这个差距就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的经济总量目前仅有美国的一半,军事实力我们也远远落后,科技水平还相差很大,人民生活水平我们还要改善。因此,在中国道路的前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更多的理性。
就当前来说,表现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主要是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具体来说,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防止孤立地看问题。尤其是当前处于社会利益的调整期,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如何让先富带动后富等许多问题,必须要有系统的整体的解决办法,否则,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会出现新的问题。二是要克服看问题的表面化。许多社会问题,从表象上看是一个方面,但是,从深层去看可能涉及更多的问题。三是要从实质上抓问题。这个实质就是群众的要求,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民生问题,只有实现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有序协调,中国道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
领导干部要着力培育创新思维,改变思维惯性、推陈出新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让人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社会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执政理念也在不断适应变化,与时俱进。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领导干部思维也在不断创新,改变思维惯性,推陈出新,从而为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中国道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有信心。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任何时候,我们党都强调要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保持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做到常想常新、常讲常新、常改常新、常做常新。
第二,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充满活力的工作载体。党始终能将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重要内容来抓,避免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推进,党的领导工作方法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改变,重视网络问政,了解网络民意,利用网络谋政。各级组织创新工作载体,始终将党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三,切实改进工作方法,注重运用创新成果。这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克服惯性,不迷信权威,不依赖经验,科学质疑,允许试验,实现领导科学、科学领导的一个重大创新。尽管我们对领导科学的研究只有三十多年,但是,我们也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实践中积累和总结了领导的经验,提炼出许多领导方法、领导艺术,运用到了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领导模式,为中国道路增添了新的内容。
就当前来说,表现在领导干部身上的主要是创新和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具体来说,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着力倡导公平。公平与正义凝聚人心,社会要发展、要前进,首先要倡导公平。我们能不能走出当前工业加速期、社会转型期、利益调整期、矛盾凸显期、改革攻坚期,关键是看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处理。尤其是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腐败问题。二是要协调“新四化”发展。只有让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稳定发展,中国道路才会迈得更加坚实。三是要切实改进作风。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首先从作风抓起,制定“八项规定”,并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从中央政治局常委带头做起,让群众看到希望,体现出中国领导人的大国领导风范。四是要强调重建诚信。党的十八大特别提出政府诚信、社会诚信、企业诚信、司法公信的要求,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秩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作者为平顶山尧文化研究中心宗教文化研究室主任)
【参考文献】
①祝灵君:《志愿者组织、志愿精神与政党领导》,《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8期。
责编/潘丽莉 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