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①

2015-01-22韦宇杰周彩华韦谦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7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体育项目体育锻炼

韦宇杰 周彩华 韦谦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2)

艺术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①

韦宇杰 周彩华 韦谦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22)

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制教学,可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该研究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并且结合广西艺术学院学生身心特点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剖析我校实施俱乐部制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研究得出构建艺术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结论是:第一,强调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第二,重视过程性评价,确保充分体现学生的体育综合成绩;第三,丰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艺术院校 俱乐部制 体育教学模式 课程评价体系

1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指的是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以俱乐部的组织方式进行教学的形式。即在特定的教学目标下,具有相对一致利益的各个学生采用自发方式组织在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体育需求方面获得满足,较好地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的形式[1]。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兼顾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同时重视发挥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与积极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对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提高并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还可提高艺术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研究对象为广西艺术学院各专业大一、大二学生,分析艺术院校学生的体质现状和特点,同时针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不足,提出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将各二级学院学生(随机抽取6个二级学院100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参与体育锻炼动机、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学生与体育教师对实施俱乐部制的态度、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学校运动场所设施的状况等方面的内容。

该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对7个二级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即人文学院、音乐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美术学院、桂林校区、设计学院和桂林中国画学院;其次对南宁市48名体育教师进行问卷与访谈的方式调查)。此次调查共回收学生问卷665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为642份,有效率96.54%,回收体育教师问卷48份,回收率100%。最后把调查数据和信息通过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归纳出研究的结论,同时结合广西艺术学院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特点,从而提出适合我校学生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表1 学生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和用时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用时

由表1可知各二级学院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用时各不相同,其中美术学院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在3次以上的人数占所调查总人数的59.68%,明显高于设计学院(52.83%)与音乐学院(49.72%)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但是每个专业相差的比例不是很大。说明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艺术高校学生当中普遍得到认同能够引起多数学生的共鸣。

3.2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其对于参与体育锻炼目的和动机各不相同,将动机分为以下几方面,学生选择的比例与原因也有明显差异。

学生对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中,为了完成课程要求获得学分的人数比例最高,超过了40%,说明大多数学生参加体育课程仅仅为了考试需要而进行的,不是自愿为了锻炼身心的需要而情愿参与。其次选择发展身心需要的人数比例也较高,说明学生已意识到健康的体质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具有重要性;18%左右的学生选择学习体育技能与缓缓压力作为锻炼目的(见图1)。说明大学生希望在学习的同时还可拓展自身的特长,为今后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们也学会通过体育锻炼达到舒缓情绪、自我排解烦恼进行调节,使学业与生活压力得到及时宣泄与释放[2]。

图1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

3.3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在对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分析时,主要将影响因素分为:运动氛围不高、场地与器材缺乏、缺乏兴趣爱好、担心影响学业、开设的体育项目单一、不适应体育教师的执教风格或方式。调查结果如下。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中(见图2),由于学校课程开设的体育项目单一,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要求,从而使得约33%的同学不愿参与体育运动,其次使学校的场地与运动器材缺乏因素占了近25%,从而限制了某项体育项目的开展,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运动的氛围不高、学生自身缺乏兴趣爱好等影响因素也影响了部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为此应拓展并丰富现有的运动项目,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加大对运动场地的建设,适当购买运动器材,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参与的热情。

图2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

3.4 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

调查学生对当前我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中较为喜欢的项目时,男女学生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男生喜欢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见图3,图4。

图3 男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带有技巧性且运动过程激烈,带有一定的危险性,符合男生喜欢挑战、敢于拼搏、体现个性粗犷豪放的特点。相反艺术院校的女生多数喜欢轻巧柔美、能塑造身形且运动较为舒缓、对抗性小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以修身塑形、锻炼并提高女生的气质为主。这符合艺术女生爱美、要求自我身形力求完美的特点。

图4 女生主要喜欢的体育项目

3.5 部分体育教师对实施俱乐部制教学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艺术院校中体育教师对于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态度存在差异。

84.22%的教师对此事持支持态度,约11%的教师认为没有多大关系,可实施也可不实施,剩下的4.78%教师反对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说明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俱乐部制教学可增强学生的体质,并可有针对性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积极的锻炼意识,同时还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于反对的教师则可能出于该体育教育发展模式尚未取得成熟的实践经验,加上需要大量的人、财力的投入,难以确定学校、教师的投入与学生的产出之间的结果,因此不支持该教学模式(见图5)。

图5 体育教师对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态度

3.6 学生对实施俱乐部制教学的态度

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学生对实施俱乐部制教学的态度中,17.68%同学为中立或持反对态度,其中仅有3.02%的同学反对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其次82.32%的学生支持学校进行。说明学校以俱乐部制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教学,能够得到绝大部分同学的赞同,此外学生也意识到该教学方式带来的重大意义,对提高自身与体育技能的重要作用,因此俱乐部制教学方式能够满足多数同学的运动需要。

3.7 学校运动场所设施的状况

当前我校现有的运动场所虽然较以往很大的改善,但是网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面积较小,而且羽毛球场、排球场共分一块场地,影响了学生进行运动对场地的要求。其次网球场地有限,仅能容下几组人员进行使用,为此学生对于学校的体育场所或设施欠满意,因此学校应切实改善并提高体育教学的硬件条件,不断营造良好、舒适的运动场地与锻炼的环境,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与条件更上一个台阶。

4 实施俱乐部制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上述的调查分析得出:我校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多数迫于学分、考试及格等目地而进行的锻炼;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技术结构欠合理。其次教学方式与教学开展项目活动单一化,当前体育教学课程开设有篮球、气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武术、台球、羽毛球、瑜伽及健美健身操等项目,而学生较为喜欢的休闲娱乐类项目(游泳、跆拳道等数量)课程较少,未能较好满足学生实际的需求。

此外我校进行体育教学的场地设施较为缺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课程活动场地受限,一些相关运动场地有限,学生选择各体育项目的比例大小不一,部分体育项目因人数少而未开设,因此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时难以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5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措施

首先,改进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让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可通过设立体育基础班及提高班形式,较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各年级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与身体情况、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各层次的课程及内容,已达到较快提高自身技能的要求。

其次,改革体育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多种评价方法和多种体育考试的内容。可增加健身方法、体育常识,同时进一步改变日常的体育考试评价方式[3]。能够将组织俱乐部活动、考勤、教辅、体育活动担任裁判或教练等表现纳入考核的范围,不断丰富体育的考试形式。还可增加心理健康、跆拳道、养生按摩以及民俗运动等多个体育项目,丰富学生选择运动项目。

最后,有效发挥教师的成绩评定功能,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将体育课堂延伸至课外;增强体育教师责任心与敬业精神,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与自身的修养,保障授课形式的多样化与教学质量。

6 构建艺术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6.1 强调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艺术院校实施的俱乐部制教学评价主体应进一步多元化,有助于体现体育教师与体育活动参与学生的平等地位,确保评价结果的公平与客观。其次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改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其情感与意志的更好培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目标及身心发展的需要。

6.2 重视过程性评价,确保充分体现学生的体育综合成绩

改变以往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同时兼顾各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学生体育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心理健康、参与意愿或态度等方面相互结合,作为过程性考核放入指标之一。其次可取消百分制评价,进而改成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的分制,采用学生本人自评、教师及小组成员这几个方面进行相互结合评价,从而得出学生的综合体育成绩,通过建立这种过程性的评价,避免了传统考试成绩的单一性与唯一性,使得体育成绩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完善。

6.3 丰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考试内容与形式,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不断丰富俱乐部制体育教学的考试内容与形式,例如课程的考试可使用理论考查、体育项目的实际操作情况、口试等方式相互结合。其次还可以尝试将学生自定的体育健身计划及实施进度、体育小论文等方式,作为考试评价的内容之一,有效促进各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个性与观点的有效发挥[4]。

7 结语

综上所述,艺术高校的俱乐部制体育教学,应按照培养人才的目标,充分调动各学生与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体育教师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其次丰富体育教学形式与内容,全面提高艺术院校的俱乐部制体育教学质量,较快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1]何建东,骆秉全.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81-85.

[2]张原平.俱乐部教学在高职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探究[J].科技教育创新,2011(22):169-190.

[3]何瑞映.高职院校“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71-75.

[4]陈小虎,吴中江,李建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及发展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4-6.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Art Colleges of Club System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Wei Yujie Zhou Caihua Wei qian
(Guangxi Arts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530022,China)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orts club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nrich the cont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This study, which adopted the methods of experiment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and combined with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abi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Guangxi Arts University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ub system in Guangxi Arts University.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draws some conclusion about the establishment of club sports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n a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goes as follows: Firstly, emphasiz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evaluation subject of sports club system.Secondly,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of evaluation in order to fully reflect students’ comprehensive sports performance.Thirdly, enriching the examination content and form of sport club teaching and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Art institutions; Club system;Instructional models of physical education;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G8

A

2095-2813(2015)09(c)-0110-04

广西艺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名称:艺术院校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JGY47)。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7.110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体育项目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艺术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的机制与效果——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
艺术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常见问题与学习对策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