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浅探

2015-01-21洛桑元旦金波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思想品德初中

洛桑元旦 金波

【摘要】生命教育,包括生命跟教育的价值两方面的理解。生命教育本身就是生命跟教育的结合体。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对教育自身的理解跟认同是我们这个社会做好生命教育的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方面。生命跟教育的结合是做好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理解生命,敬畏生命,关注教育,重视教育,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原则、目标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是让人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使人作为人能够更好地成为人成为一个具有完善的品格,以及身体健康的人。以自己的生命为中心,达到对生命深层次的理解,从而能够通过自身的生命衡量对待周围的一切环境,从而形成自己生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包容。

(二)生命教育的原则

生命教育有自己需要遵循的特定原则,我认为:要坚持实事求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化意识服务同学的原则;明确目标坚持一般跟特殊相结合在特殊中寻找一般,步步为营的原则;全面撒网,不留死角的原则。

(三)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

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求同学们,理解生命的深刻内涵,在现有教育的平台上,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健全生命教育制度,发挥对生命的潜意识判断。理解生命,更是实现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使得人作为人,能够更好地成为人,从而达到自己生命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是实现初中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武器

它在初中生对生命意识的健全跟完善中扮演着灯塔的作用,它为初中生的行为及思想的完善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我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作为教学主线索,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生动范例。在每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内容丰富的案例,要领会案例的精神,结合自己的正确理解,从而更好地达到言与教的结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有利于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初中各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七年级的新生还具有幼稚性、盲目性、依赖性等特点;八年级的学生独立性增强,不愿被约束和管教;九年级学生面临着中考升学的压力,会产生焦虑、浮躁、自私、嫉妒、叛逆的心态。这些心态都会影响学生健全心理的实现。在初中的实践过程中,那些活生生的案例,及其跟现实相一致的模拟化的情景使同学们能够身临其境,从而能够使得他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全面了解自己和欣赏自己,合理解决少年时期所面临的困惑和烦恼,为他们如何控制和处理心理上问题提供一些指导建议,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的成长。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命教育是社会现实状况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初中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受到严重冲击,不少青少年学生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道德沦丧、价值判断错位、明辨是非能力缺乏,初中生不珍惜生命、践踏生命的社会现象不胜枚举。学生自杀事件提示社会、学校、家庭要加强对中学生自杀的预防和干预,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生命教育,要利用好初中思想品德课这一中学德育工作的最主要阵地。

三、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生命教育的几点做法

第一,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每个年级同学的年龄阶段的性格,并且结合他们的生理年龄做出课堂与活动相一致的规划。中学生处在性格跟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虽然年龄差别不大,但是性格和习惯差别的跳跃性是很大的。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多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在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正确的方法逃离现场。引导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加强团结与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不只是获得一些逃生的基本技能,更能够收获到珍贵的友情。

第二,教学要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反思,从而达到实践跟理论的不断完善。思想品德课,要以完善同学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为理念。全面加强德育,需要高质量的课堂。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思想去思考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再完美的理论都只是空头支票。如以复旦大学研究生饮用水下药杀人事件、女大学生失踪遇害事件、学生自杀事件等时事热点为契机,构建课堂生命教学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辨析生命历程中的种种困惑。

第三,利用好思想品德课本这个重要的德育武器,以点带面、由浅入深地发掘教材中所潜藏的重要的生命教育资源。例如,在上《护佑生命安康》这一课的内容时,我将平时了解到的触目惊心的数据出示给学生:意外伤害——每天“消失”一个班。据2000年国家儿童少年“安康计划”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意外伤害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不满14岁未成年人意外死亡已占这一年龄段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达31.3%,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青少年伤害主要包括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自杀、毒品、性侵犯、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艾滋病等20多种。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的展示,能够让青少年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触动,能够使青少年学生明确: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受侵害的事件还时有发生,这对他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和保护别人的生命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罗伽禄.中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及其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4).

[2]冯冬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1).

(编辑:陈 岑)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思想品德初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