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渔父》教学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2015-01-21朱锦玲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渔父道德修养教学

朱锦玲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多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本文通过《渔父》教学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渔父》教学;学生;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无不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搏斗的实践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

化,选入中学课本的文言文都是闪耀着古人文明与智慧的精美篇章。我们在教读文言文时,除对古汉语知识、语文能力的输导之

外,还要抓住契机,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发掘文言文其中的道德价值,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涉及的优秀人物,作为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研究,善于发现他们的个性和精神风貌。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随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

比如教学高中必修五“直面人生”这一板块中的文言文《渔父》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两个主要的学习目标:一是基础知识目标,二是情感目标。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通过梳理课文知识点,翻译句子,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文意。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问题: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一个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3.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那伟大的爱国胸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学习单位,鼓励学生热烈讨论,各抒己见,重在人人参与,使学生们那种“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充溢其中。

通过对屈原的精神探究,学生一致认为:屈原,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一生注定要为楚国操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有一颗坚定和勇敢的心,为了坚持理想宁死也不苟活。隐忍苟活、与时推移不是他的人生。他洁身自好,梦想楚国通过改革再次强盛,他忧国忧民,一心只为楚国,怎奈现实于他过于残酷,命运于他过于不公。他愿把自己的一切都寄托给楚国,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他生命的唯一。他生是楚国身,死是楚国魂。这就是屈原的价值所在。屈原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思想,不愿随波逐流,妥协世俗。他把人格和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宁赴湘流,葬于鱼腹之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时势造就了英雄,时势造就了屈原;英雄亦能造就时势,屈原成就了那个时代。他身上流着楚国贵族的血液,他不能向司马迁一样“隐忍苟活”;他身上背负复兴楚国的重任,他不能向渔父一样“与时推移”;他心里装着忧国忧民的理想,他不能像张仪一样挂六国相印。他注定就属于那个时代,他没有选择,他唯一的选择是对国家和百姓的爱。生亦死也,死亦生也。生死何物,为黎民无所惧。富贵守逸,为百姓皆可弃。假如时光倒流,屈原选择依旧。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力,屈原因自己的选择而伟大。历史无法假如,屈原无法复制。同样,另一历史伟人司马迁为了成就大业,实现人生价值,在痛苦中选择了隐忍苟活,发愤著书,昭示了生命意义。屈原和司马迁一个选择生,一个选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对渔父的劝诫不以为然,因为他坚持的是生命内容的本质统一。他表示“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也不苟活于世而放弃理想信念,所以他选择了投江自沉,以殉道报国。这种价值取向,与渔父那种洁身自好、保存自我的人生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渔父的价值观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具有不曾消歇的魅力,时至今日仍然具有相当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屈子之志却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精神魅力。屈子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屈原生为贵族,有才智、有抱负,在位期间,勤奋工作,整章立制,推行变法,对内主张增强国力,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对国家可谓是赤胆忠心。这样的人本应有所作为,利国利民,却因能力超群,被小人嫉妒,为小人所害,放逐江潭。最后,因洁身自好,不愿向权贵低头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奋力一跃,成为人生的千古绝唱。

那么,渔父呢?渔父的思想是大众化的,即明哲保身,庸碌处事。而屈原则是英雄式的,理想主义的;他想要力挽狂澜,救国救民,如果做不到,也要保持自己的节操,永不随波逐流。“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评渔父的话是正确的!屈原是个成功的大文豪,但不是个成功的政治家!他的品格固然可贵,但作为政治家,他过于孤傲和清高,造成了个人的悲剧!他的死,于当时的楚国,当时的人民,意义不大;于后人,于中国文化,则获得了超常的意义!渔父,可能是司马迁为完善屈原的形象,而塑造的一个人物。他们的对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渔父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是道家思想的反映。屈原是人人称颂但却学不来的,因为更多的人是渔父——屈原是在庙堂上想人生,而渔父们却是要先混饱肚子才能想人生(如果能想起来的话)。所以,二者的基点和境界是无法等同的,是永远谈不拢的。当然,这并不影响世世代代的渔父们去尊敬屈原。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必定要随社会而动,但每个人又是宇宙空间中独特的唯一个体,所以人要有个性。处世为人,大的原则上要清醒、理性,小事枝节上最好糊涂、随意。拳头缩回来只要是为了瞄准时机出拳时更有力,就不是怯懦而是明智。无论如屈原以死明志,还是如范蠡激流勇退,都是志士之举,都令人感佩。

通过探究形象,深挖内涵,联系现实,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使文言文教学德育渗透无形中得以实现。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既解文又寓道,使文道有机统一,水乳交融,积以时日,学生的思想就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既受到高尚思想情操的熏陶,又提高了语文素养。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渔父道德修养教学
不可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