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可行性思考

2015-01-21王叶娟

课外语文·下 2014年11期

王叶娟

【摘要】写作能力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它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结合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改善和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作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叙事角度;物我同一;创新立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叙事角度

叙事角度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角度。叙事角度的不同决定一篇作文立意的优劣,决定作文吸引力的大小,决定分数的多少。

(一)正常视角

所谓正常视角指的是叙事者的选择和确定比较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形。这是学生作文中用的最广泛的叙事角度,因为它符合生活实际,也最易表达。学生在叙事过程中往往既写说又写看,从自己的角度来观察、理解事件,完全是能任意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从一个人物转向另一个人物。但这种方式必须是从切身出发,并植根于第一人称现实经验和情感需要。

(二)非正常视角

例如在2009年满分作文《站在我家的门口》,以荒诞的黑色幽默写法,来拷问眼下的‘人性。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受到各种欲望的挤压,人丧失了本应属于‘我的所有东西,如‘忠诚,‘勇敢,如‘冲破牢笼,奔向自由,如‘智慧,以至想要请狗‘来帮,请猪‘来拯救。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切与思考。也可理解为是作者本人的生活自述和反思,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构思有特点,描述生动形象,语言有意蕴,表达很有个性色彩。在这篇作文中“狗”和“猪”显然成为了故事的主角、英雄。而“我”则成了一个附属品,这与现实社会背道而驰。《站在我家的门口》用一种荒诞的非正常的叙事角度向我们娓娓道来。而正是这种叙事的特殊性决定了作文吸引力的大小,决定分数的多少。

二、物我同一

(一)单物与我同一

历代文豪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让文章别具一格,如“月”这一事物,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常带着或思乡之情或羁旅之怨或美好祝愿。它适时进入了人的主观世界,替人传递着某种情感,而人通过“月”诉说自己的话,正所谓“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二)多物与我同一

当然物既可以是某一事物,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如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所描绘的月夜美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里物已经不仅是“月”这一事物,而是指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作者用“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皎洁,用“藻荇交横”来比喻月下竹柏倒影的美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正是这种意境与他的苦难人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以,这里的水月是精神与灵魂的寄托和皈依之地。

三、创新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作文的中心和主旨或论点。它是作文的灵魂和核心,有无明确的立意和立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文的内容,直接影响到中考作文的得分。而且中考作文时间紧张,不可能长篇大论,只有快速、明确、集中的立意,才能让作文内容更清晰,才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笔者认为审题和立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训练要有层级定位,定标要求是:正确理解题意—有中 心—中心明确一中心突出。这样的能力训练,由低到高,一步一步,易见实效。那么有哪些立意的方法呢?

(一)细审题,定角度

对初中学生来说,哪个角度更紧扣题目,从哪个角度下笔更好立意、选材、布局,都必须认真地思考、推敲。很多作文题目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把握。例如,以“收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题目“收获”可以是一个动词,也可以是一个名词。在审题时,考生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看作动词则在后面加上宾语,在前面加上主语;收获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如,收获一支笔、收获生命、收获亲情、收获过去等。考生确立自己最擅长表达的立意,选择最触动自己心灵的内容来写,在此基础上构思作文,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二)立表面,挖深度

学生的作文立意往往停留在“是什么”“有什么”的层面上,不能对所叙的事情从深一层次的角度去思考,挖掘出比较深刻的道理来告诉读者。例如中考作文《熟悉的路上也有别样的风景》,大部分学生写上学时的路上,回家时的路上,出去旅游的路上……简单地叙述“去”和“回”的过程,忽略了这件小事背后所展现的人性的光辉。路可以是实实在在的路,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之路,成长之路,这样的立意就揭示了事情的本质,闪着感动的泪花,显然更能打动读者。

(三)逆思维,新立意

逆向思维是指从问题的反方向去思考,从而引发出不同的思想和见解。学生在作文《我多想许你一个承诺》的结尾中写

道:“诺,我从不轻易许,哪怕一句玩笑,您也会满足而快乐的。但,我给不了啊,我多想许你一个诺言,一个关于未来关于幸福的诺言,但,我无法向未来词一要,所以我不许、不诺,只在这一刻,把握着,努力着,前行着,给您最大的幸福与满足……”题目分明是想许一个承诺,但作者却反向立意,不能许,不能给,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法向未来讨要,关键是要把握现在,此刻努力就行了。这样深刻的立意怎能不拨动我们的心弦呢?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立意才能更新颖独特,吸引读者,引人深思。

(四)巧切入,用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无论写什么东西,立场、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一般作文题的范围较宽泛、开放性强,如“爱” “分享”“我们的故事”等。这一类题目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张扬个性,尽情抒写心灵;另一方面也会让他们在审题、立意时感觉有难度,容易泛泛而谈。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为大题找到一个较小的切入口,从一个点或一个方面的内容来叙事,写人或议论。如“爱”这个题目,范围很广,可以是师生之爱,父母对子女的爱,同学之间的友爱,陌生人对你的关爱……在作文时只有化大为小,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去下笔,才能真正有所突破。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