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字的定义、属性、特点和作用

2015-01-21白小丽,邓章应

关键词:属性定义特点

文字的定义、属性、特点和作用

白小丽邓章应

(西南大学 国际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文字定义过去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分歧,分歧的焦点在于原始文字是否记录语言,民族文字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始文字同样记录语言,只是记录的精确性存在差异,故文字均与具体语言相联系。文字具有符号性、可视性、与语言联系性、系统性和工具性。文字不同于其他符号的特点是文字具有自我说明性。文字与语言、图画、原始记事等其他符号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文字的主要作用在于延伸语言,另外还有文化识别作用。

关键词:文字;定义;属性;特点;作用

收稿日期:2014-10-2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2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批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58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一等项目(2013M530293);西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SWU1409109)

作者简介:白小丽(1980-),女,四川内江人,西南大学国际学院讲师,西南大学民族古文字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字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02文献标识码:A

文字学中有一些基本问题,迄今为止还比较模糊。如关于文字的定义、属性、特点、作用以及与其他符号的关系等,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辨证分析。

一、文字的定义

(一)关于文字定义的分歧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指出:“在文字定义问题上,语言文字学者分狭义和广义两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大致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称为文字。”[1](P1)

其实这种分歧在西方文字学者中也存在,德范克在《视觉语言:文字体系的多样性》中说:“对文字进行定义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将其置入传递信息的符号这一上位概念中进行考察。”广义定义:传递一定数量的思想与信息的视觉符号系统;狭义定义:传递任何信息的符号系统,狭义的文字以语言作为基础,可以传递任何信息。[2]德国玛雅学和文字学家白瑞斯在《当代西方文字学研究》一文中,首先谈了关于“文字”的范畴问题:“当代西方学界对于‘文字’的理解,主要从口头语言的角度出发,首先把‘文字’看成是一种‘视觉交流系统’,书写在纸张或者其他可视性载体之上,其中也包括一些非语言性的符号,如道路交通的示意符号等。在此大范围下,为了确立一个更加精准的文字定义,人们在认定一个交流系统的同时,也把它和一定的自然语言联系在一起,只有二者兼备才可算作是‘文字’。这样就可以把国际通用的交通标志一类的符号排除在外,从而使得文字的定义比较容易把握。”但近几年有所发展,“狭义的文字定义虽然在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成为文字研究的中心概念,但很多研究者还是非常关注那些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能被视为文字的符号体系,比如中美洲米须特克人的‘文字’(表意图符)。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了解一种真正的文字系统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3]

(二)文字定义分歧的焦点

文字广义和狭义定义分歧的焦点在于原始文字是否记录语言。过去认为文字可以不记录语言而直接表意,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一些原始文字的一些错误认识。因为原始文字不能与成熟文字一样跟语言单位(特别是语言中的词)一一对应,对应关系较为松散。故有些研究者将其排除在文字之外,此时所谓的记录语言,强调的是文字能够无遗漏地有序地记录语言要素,实际上是采用成熟文字的标准来界定文字,将原始文字排除在“真文字”之外。民族文字(如东巴文)的最新研究表明,即使是字词不对应的原始文字,也记录语言,只是记录的准确性在不断发展,[4]原始文字也记录语言,也是文字。

我们认为文字必须要与具体语言相联系,故无必要区分所谓广义与狭义。梁东汉在《文字》中指出:“任何一种文字都代表有声语言,这是一切文字的共性。”[5]王凤阳认为:“文字是作为社会记录和交际工具用的和语言日益适应的书写的符号体系。”[6](P21)不管何种文字系统,都记录语言。

(三)文字的科学定义及其内涵

《语言学名词》“文字”条:“人类用来记录和传播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7](P20)重在指出以下几点:第一,文字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第二,文字的作用是记录和传播语言;第三,文字是书写符号系统。

1、文字是视觉符号系统

文字作为符号系统,符合一般符号的特征,如文字的能指是字形,文字的所指是字音和字义。文字的外形具体可视(盲文较为特殊,将可视符号转为触摸符号),所以,文字是以“形”来表现其特征的,即文字是以自己的“字形”来表达内容的。

2、文字与具体语言相联系,是一种不自足独立的符号体系

文字记录语言,文字系统与特定的语言相联系,一种文字符号被用来记录另外的语言,则文字符号与语言的对应关系发生了改变,只能认为是另一种文字系统。故书写不同语言系统的同类型文字属于不同的文字系统,但这些文字系统具有亲属关系,如汉字系文字、拉丁字母系文字。

字符除了形体要素之外,还要与语言的音义结合,文字记录了语言,也就具备了音义特征。如果只有形体而没有音义,说明它还没有和语言中的语言单位结合,也就不能称之为文字。文字不能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文字相对于语言具有不完全自足独立性。

3、文字指称的是文字系统

过去“文字”既被用来指称文字字符,又用来指称文字系统。但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文字不是孤立的字符,它的总体是成系统的,是按一定的区别原则和组构手段结合而成的体系。讨论文字的性质要看整体系统,而不应拘泥于一字一符或某一类字符。”[8](P2)每一种文字均是一套符号体系,只有成系统的符号才是文字。过去关于文字画是否是文字的问题众说纷纭、争执不下,其核心也在于此。单个的独立符号如果不放在系统中,我们无从判断它是否与语言发生联系,也就无从判断它是否是文字。画得十分形象的一头牛,在东巴文系统中肯定是文字系统中的一个字符,但如果不是在东巴文或其他的类似文字系统中,则它就只是一幅图画。

文字指称的是文字系统,故一种文字不存在不同的文字类型,只存在来源不同的文字字符。如日文文字系统,虽然存在假名和日文汉字,但并不能说它包含了表意文字和音节文字,它是一种包含不同来源字符的书写体系。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说东巴文同时兼具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不能用字符的构成代替文字的性质。

但我们在此还要强调这个定义是“文字”的抽象定义。因为“文字”所指具有不同层面:第一层面是普通意义的“文字”,即基于人类所有文字系统抽象出来的概括性概念,可以定义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有时也被具象化用来指人类所有文字;第二层面是与具体语言相联系的具体书写符号系统;*人类文字是一个概括的抽象事物,而我们能见到的则是各种具体文字体系。故需要作如是区分。在语言中区分人类语言和具体语言的做法与我们尝试区分人类文字与具体文字具有同样性质。“法语区分langage 和langue,前者是人类语言的通称,后者指法语、汉语等种种具体的语言。这两个词在汉语里一般都译成‘语言’,必要时区分为‘人类语言’和‘具体语言’”(见〔法〕约瑟夫·记德里耶斯《语言》,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8页。译者注释)。第三层面是指称特定字符集,如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这些字母由于传播接触,被用在不同语言的书写上。*如果文字仅用来指称字符集合,则会出现字符转借书写其他语言时,仍旧使用原来名称的情况,如拉丁字母用来书写英语、德语、法语,仍称为拉丁字母,并由此形成指有亲属关系的文字系,如拉丁字母系文字。

二、文字的属性

文字具有符号性、可视性、与语言联系性、工具性、系统性。

(一)符号性

文字是人类约定创造的视觉符号,如何约定构成文字符号的理据性原则。过去的某些观点认为文字的符号性指文字本身是一种代号,以独特的形体去记录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形体和语言音义之间,完全是假定的关系。特别是拼音文字的符号是任意的,例如,字母t和它所表示的声音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表音文字的符号是任意性的,如t、w、l等字母形体,同它们所表示的声音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大家承认,完全可以写成另外的样子。

我们认为不仅表意体系的文字中,字形与语言单位具有理据性联系。而拉丁字母这样的表音符号,只要回溯历史,原来的字母也是具有理据的,而后来的字母理据是继承得来的。

文字不是自然现象,从来没有过天然的文字。文字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文字存在的基础。文字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文字要经过专门学习才能掌握。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字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文字符号一旦经社会承认,便固定下来,具有强制性。

(二)可视性

文字的可视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形体。任何文字都有一定的形体,是文字的物质形式,人们通过文字的形体而感知到文字这种物质的存在。孟华先生认为:“可视性:文字倾向于以可感、可视、形象、如事物所显示的样子显示出来。”[9]文字是简单的视觉图案再现口语的声音,因而更加清晰,可以反复阅读,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与语言联系性

文字对语言存在依赖,文字是为弥补语言不能达于异地、不能留于异时而发明的工具。“任何图形或符号如果不代表某些语言要素,那它只能是文字以外的图形或符号。”[6]正因为语言是主导的,文字是辅助的,所以文字必须和语言结合,结合得越好越能发挥自身的社会作用。文字与语言的联系性还表现在文字的创制和发展过程中,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对文字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民族特点反映在文字上就构成了文字的民族性。

文字固然依附于语言,但是作为书写符号的体系,又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属于文字本身的,而不是它所记录的那种语言的。

(四)系统性

无论是语素文字、音节文字还是音素文字,都有自己严密的系统。王凤阳先生在《汉字学》中指出:“文字不是一种散漫的集合体,不是一群字形或一堆符号的杂乱无章的、偶然的堆砌;恰恰相反,文字是一个系统,它是根据特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构成的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一个整体。”[6](P37)文字的系统性还表现在文字结构的层级体系上,可以独立运用的为字符,字符可以拆分成重复使用的构件,构件可以进一步拆分成最小的构字元素——笔画。

(五)工具性

文字是突破时空限制,使语言记录和交际功能延伸的工具。过去所谓的文字具有记录和交际功能,实际上是语言具有记录和交际功能,文字要做的是帮助记住那些如果没有文字的支持就会被遗忘的语言信息;帮助把语言信息传达给在时空上相隔遥远的接收者。

三、文字的特点

我们目前发现的文字特点是具有自我说明性,文字能自我说明,人类学家泰勒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从太平洋岛屿上来的传教士约翰·威廉斯叙述说,有一天,他在森林里做木匠活儿的时候,把直角尺忘在家里,就用一块炭在木片上写了请把这件东西给他送来。他把这个临时写的便条托一位土著的首领带给妻子。这位土著首领极为惊讶地发现,木片没有嘴却能说话。他后来就把这个木片长期地带在脖子上,并且向他的同种族的人们讲述这木片的令人惊异的性能。”[10](P145)

因为文字具有自我说明性,故通过文字记载能复述历史,“对一个文明的考察,考古学能提供的根据非常有限。虽然发掘出来的材料为我们提供了社会信仰和结构的信息,但文字材料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它的理解。”[11](P317)

文字的自我说明性只限于熟悉该种文字所记录的语言信息。同时,原始文字由于字符的音义附着度不如成熟文字稳定,自我说明性可能更弱一些。“阿斯特克语和玛雅语都有自己的文字系统;由于这些文字大部分是象形的,而且只有一部分能够辨读,这些文字记录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两种语言古代的面貌。”[12](P86)东巴文书写的文献如不经熟练东巴的解读,也仍然不能完全明白其所记录的内容。

四、文字与其他符号的关系

(一)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表达情感、交流想法、进行思维的符号体系,而文字是语言的补充工具。“文字产生于语言的无能,它填补了语言的某些先天性缺失,比如,口耳相传的方式不利于保留历史记忆。即使在所谓的‘无文字’社会,人们也是用各种图像性、仪式性符号来弥补语言在记忆方面的缺陷的。”[9]

1、文字和语言相同的方面

(1)均是交际工具

语言和文字虽然来源不一,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它们都是交际工具,都在社会中起交流沟通的作用。

(2)均是符号系统

符号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符号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形式和一定内容的统一体。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文字也是一种符号系统,通过字符表达语言。

2、文字和语言不同的方面

作为交际工具,语言与文字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分、作用广狭之分、功用大小之分。从产生次序上看,语言古老得多,它从社会存在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了;文字只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只有几千年的历史。从主次、广狭上看,语言是基本的社会交际工具,它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使用范围无限广阔;文字则仅用于异时异地的交际。从功用上看,语言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文字只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1)语言和文字的产生条件不同

语言的产生是生物性质进化的结果,是人体大脑结构、发音器官、发音能力进化的结果。所以,“语言是‘最纯粹’的有机的符号系统……它完全是借助身体产生出来的。”[13](P139)而文字的产生是文化和技术进化的结果。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字是在少数人脱离了体力劳动以从事精神生产为职业之后才最终完成的。

语言从人类社会一出现那一天就存在,并且是人类社会所有历史时期中都存在。文字则不同,文字虽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它并不像语言那样从有社会那一天起就存在,它的出现比语言要晚得多。

(2)文字和语言在社会中的作用范围不同

语言和社会是相依为命的,社会之外没有语言。文字不能脱离社会,可是社会却可以没有文字。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社会不仅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语言是浸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的符号,是谁都知道且必须知道的符号。文字曾经只是极少数人才能掌握的符号。语言(指母语)的习得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实现,文字的习得要复杂得多,识字一般要经过专门训练。文字和语言的应用范围不同,语言的应用范围包括人类的一切活动在内,文字的应用范围就要小得多。

(3)文字和语言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文字的发展落后于语言的发展

文字比语言更加保守。吕叔湘先生认为,“一般说来,文字比语言更加保守。这是因为人们只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听不到早一时期的人说话,可是不仅能看到同时代的文字,也能看到早一时期的文字,能摹仿早一时期的文字,因而已经从口语里消失了的词语和句法却往往留存在书面语里。再还有一些特殊的著作,例如宗教经典、法律条文,它们的权威性叫人们轻易不敢改动其中的古老的字句;优秀的文学作品也起着类似的作用。在文字的保守力量特别强的场合,往往会形成文字和语言脱节的现象。中国、印度,阿拉伯国家、古代罗马,都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这时候,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就不仅是风格或者文体的差别,而是语言的差别了。但是只有在文字的使用限于少数人,也就是多数人是文盲的条件下,这种情况才能维持。一旦要普及文化,这种情况就必定要被打破,与口语相适应的新书面语就必定要取古老的书面语而代之。”[14]

文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书写符号系统,所以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用另一种新的符号系统来替换它。语言只能渐变,文字可以突变;语言不能改革,但文字可以改革。维吾尔人长期以来信奉伊斯兰教,随之而来的是采用阿拉伯字母。20世纪60年代引进以罗马字母为基础的字母表,在前苏联,自从1947年以来,维吾尔语就已经采用基里尔字母。蒙古语曾经使用根据维吾尔字母改制的文字,蒙古人民共和国采用基里尔字母。

3、文字对语言的反作用

(1)文字有推动或限制语言发展的作用

文字记录的书面语推动和促进语言朝着统一的和正确的方向发展,语言以声音作为物质载体,稍纵即逝,难以被对象很好把握,难以被加工和反思。由于书写出来的文字,可供人们反复地推敲和琢磨,因而可以使语言更加缜密、丰富和规范化。统一的文字能促使各地方言有所依据地向民族共同语靠拢,使方言的差异逐渐减少。另外语言传播的优势与文字有关系。1492年之前,语言传播的主要驱动力首先是读写能力与城市文化,然后是宗教。读写能力的提高和交通成本的降低,使语言传播大为加速。同时无文字的语言,难于在接触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但文字和语言发展速度不一致,文字记录的书面语可能脱离口头语言,阻碍口头语言的发展。例如中国的文言文,上古时书面语与当时的口语还是比较接近的,后来口语变化快,书面语变化慢,口语与书面语就逐渐脱离。另外有些拼写法复杂的拼音文字,也是由于文字拼写形式保留了较多历史传统,未能与语言发展同步。

(2)文字对语言具有遮蔽效应

由于语言的物质形式是声音,声音的特点是转瞬即逝、片刻无存。所以声音符号给人的感觉是浑沌的、不稳固的。字形给人的感觉却是明晰的、稳固而持久的。因此人们更信赖文字,更相信“口说无凭,立据为证”。

(3)文字对语言学研究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褚孝泉先生认为,文字促进了对语言的认识,从而产生了语言学。文字的产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语言的关系。文字的出现实际上是一个语言客体化的过程,是一个在元语言的层次上表现语言的过程。文字的发明使得人类社会里第一次出现了纯为语言的专门技术,出现了专门处理语言的职业,出现了以语言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语言也因此而从人的一种自然拥有的能力变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知识问题。语言学就是由此而产生的。[15]

研究古代语言必须通过文字记录的书面语言进行,在留声机发明以前,言语的记录完全采用文书和碑铭的形式,研究古代语言只能通过文字书写的书面结果进行。徐通锵先生说:“重建语言史要有扎实的材料基础。历史语言学的材料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方言和亲属语言的材料,一是文字、文献的材料。前者是现在的活材料,后者是反映历史发展状况的死材料。”[16](P4)“由于文字记载给我们提供了过去的言语习惯的直接知识,我们凡是在拥有文字记载的地方,从事语言演变的研究第一步就是研究这些记载。”[12](P356-3570)

19世纪的欧洲人发现,可以通过文物挖掘和新式的解码技术、语言重组,再将结果同出土的物品联系起来,从而探索历史。2000多年来人们对苏美尔的一切都不曾知晓,直到1845年古亚述国首都的皇家图书馆尼尼微出土后,人们才发现原来最早的文献是用一种比阿卡德语更古老的语言写成的。

(二)文字与图画的关系

文字与图画同源,随后着眼于不同的功能而分化。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指出:“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跟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但是绘画只能描写印象、表现,不能完全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所以不是文字。”“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定能读。后来,文字跟图画渐渐分歧,差别逐渐显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17](P55)如果仅仅具有外在形式的特征,而不满足交际的功能,则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图画。

(三)文字与原始记事的关系

1、原始记事不是文字

现代发达民族的早期阶段,以及现在欠发达民族曾经使用了多种的原始记事方式,在无文字阶段,这些原始记事替代着文字的作用。即使文字产生以后,仍然起着补充的表达和记录作用。实物形式的原始记事方式是多维的,它们不依附于语言。“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古人认为结绳是与书契不同的两种记事方式。

2、文字与原始记事有着共同的记录原则

原始记事,同样是反映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与行为,它也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关系。汪宁生先生研究物件记事后认为物件记事已经具备了音、形、义三个文字的要素,而且物件记事未必比其他两种记事方式——图画记事和符号记事更为原始。他认为“物件记事中已孕育着造字的基本原则。”

原始记事在功能上与文字相似,但不具有二维的书写形式,是一般意义上的实物助记手段。

(四)文字与特殊符号的关系

现代跟文字具有差不多作用的符号还有一些,如盲文、手语、速记符号、密码等。

1、盲文

盲文是一种用手指替代眼睛的符号标记法,是为了适应没有视觉能力的盲人发明的触觉符号,用凸点表示不同的符号。不同语言的盲文对标点、带音符的拉丁字母以及字母组合有不同的规定。

2、手语

手语是为了适应没有语音能力的哑巴发明的用手舞动的动态视觉符号。手语并不是世界共通的,各国会因应自己语言而发展一套表达词汇方式有所不同的手语。

3、速记

速记是一门用特殊符号系统记录语音的快写实用技术。用简单的符号或者代码和缩写规则把交际和思维中的口语转换成视觉形式。对速记的描述中大都包含有快、简短的意思。

4、密码

密码指特别编制的秘密符号,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以区别于“明码”。密码按特定法则编成,是用以对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

这些特殊符号的功用与文字相同,均记录语言符号,与文字可以互相转换。另外特殊符号与具体语言相关联,盲文、手语、速记、密码往往与具体语言相关联,并不是世界共通的。*相之相反,航海领域应用的旗语和灯语是世界通用的,不与具体语言相关联。另外如乐谱符号、交通信号等也不与具体语言相联系。但特殊符号运用于特殊领域,使用范围不如普通文字广泛。盲文应用于目障人士,手语应用于听障人士,速记应用于快速记录领域,密码应用于隐秘需要等。共同的特点是传阅范围较窄,对象是特定群体或少部分人。

五、文字的作用

文字最重要的作用是使语言突破时空限制,延伸记录和交际功能。除此以外,还具有文化识别的作用。

(一)延伸语言作用

文字产生之初,作为实用性的记录工具,如苏美尔文字记录牲畜、人口、土地、商品等,埃及前王朝时期刻写在象牙或兽骨标签上的记录人名和具体事物的符号。没有文字之前,是通过其他记事方式(如结绳)或口耳相传来记录的,这两种方式都具有局限,文字的出现为记录需要提供了更好的手段,经验和知识的传承和普及有了更好的物质依托,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

文字能延伸语言的交际功能。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就已有了书信和文学作品,用以把某种意义传达给读者。人类透过文字这种高效的信息传播工具,大大提高了文化、思想、艺术、技术等人类文明的传播速度和效率。

(二)文化识别作用

使用何种文字往往与其民族身份相关,故文字也就具有了文化识别的作用。四川尔苏人虽然使用同一种语言,却存在两种族群认同:部分尔苏人认同国家把他们划入藏族,另一部分人认为尔苏人与藏族的差异较大,要求被承认为一个单一民族。这两种认同表现除了用尔苏语与藏语的特征之外,还用尔苏人的沙巴图画文字和藏文经书来强调和支持各自的观点。[18]印度和巴基斯坦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印度叫做印地语(Hindi),用天城体(Devanagari)字母书写,在巴基斯坦叫做乌尔都语(Urdu),用阿拉伯字母书写。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也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塞尔维亚称为塞尔维亚语(Serbian),用斯拉夫字母书写,在克罗地亚叫做克罗地亚语(Croatian),用拉丁字母书写。

六、结语

过去文字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分歧,分歧的原因在于对原始文字是否记录语言的认识不足,民族文字的最新研究表明,原始文字同样记录语言,只是记录的精确性存在差异,故文字均与具体语言相联系。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仅是抽象文字的定义,除此以外,文字还可指具体文字和字符集。文字具有符号性、可视性、与语言联系性、系统性和工具性。文字不同于其他符号的特点是文字具有自我说明性。文字与语言、图画、原始记事等其他符号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文字的主要作用在于延伸语言,另外还有文化识别作用。

参考文献:

[1]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 Jonh Defrancis.Visible Speech:The Diverse Oneness of Writing Systems[M].University of Hawii Press, Honolulu,1989:3-4.

[3] (德)白瑞斯(Berthold Riese)著,王霄冰译.当代西方文字学研究[A].广义文字研究[C].济南:齐鲁书社,2009.

[4] 白小丽.纳西东巴文文字单位与语言单位对应关系演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5] 梁东汉.文字[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8.

[6] 王凤阳.汉字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

[7] 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语言学名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8]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9] 孟华.文字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10] (英)爱德华·B·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 (英)罗莎莉·戴维.探寻古埃及文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2] (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3]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4] 吕叔湘.语文常谈[M].北京:三联书店,1980.

[15] 褚孝泉.试论文字与语言学发展的关系[J].浙江学刊,2005,(6):103-107.

[16]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17] 唐兰.中国文字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8] 巫达.尔苏语言文字与尔苏人的族群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6):133-139.

A Study on the Definition, Nature, Features and

Function of Writing System

Bai XiaoliDeng Zhangying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South 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writing has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and the difference is focused on whether primitive writing records language. The new research of Chinese minorities' writing suggests that primitive writing also records language, but there is difference in accuracy in recording, so any script corresponds to a particular language. Writing is symbolic, visible, language connected, systematic and instrumental. Writing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ymbols in that it is self-explanatory. Writing has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language, picture, and the primitive methods of recording matters. There are two functions of writing: one is language extension; the other is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Key words: writing system; definition; nature; feature; function

责任编辑:周延云

猜你喜欢

属性定义特点
对两种实体观的探析
用好文件“属性” 解决实际问题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成功的定义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教你正确用(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