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淑艳教授运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2015-01-21杜娟刘芳汪淑艳
杜娟,刘芳,汪淑艳
临证心得
汪淑艳教授运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杜娟,刘芳,汪淑艳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目前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发病率高,且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汪淑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运用中医药理论,在治疗上善于滋肺阴清肺热兼顾护脾肾,并重视日常护理,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疗法; 清燥救肺汤/治疗应用; 儿童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是以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及肺炎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经久不愈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小儿肺系疾病[1],该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久病不愈者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与儿童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和微量元素缺乏,抵抗病原菌能力降低有关,因此治疗上急性感染期采取对症抗感染处理,缓解期则给予调节免疫,补充微量原素治疗[2]。由于西药治疗疗程长,疗效不显著,患儿复发率较高,故家长多求于中医药疗法,以期从根本上治愈患儿,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中医学者们充分发挥了辨证论治的优势,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了不同的治法,有健脾益肺法、健脾固肾法、补肾固表法等,并且佐以穴位推拿、穴位帖敷等,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汪淑艳教授独辟蹊径,运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滋阴清肺,对本病防治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汪教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经验整理如下,以便大家共同学习研究。
1 汪淑艳教授诊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1.1 病因病机 RRTI的临床特点是常年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愈而不久即复发,此类患儿简称“易感儿”。汪教授认为这与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儿药证直诀·变蒸》曰:“五脏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及生理功能尚处于不断成熟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尤其表现在“肺常不足”“脾常不足”,感受外邪,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均先伤及肺脾。生理特点使小儿抵抗病邪的能力较差,从而导致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祖国医学中无与RRTI相对应的病名,但与古医籍中的“体虚感冒”“虚人感冒”的病理表现较为接近。本病病位在肺,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其病机当属正气亏虚,卫外不固,外邪侵袭,稍愈又作,往复不已。本病应当分清感染发作期、迁延期和恢复期。感染期以邪实为主,治以祛邪为先;迁延期正虚邪恋,治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恢复期以正虚为主,治以固本为要。
1.2 辨证论治 汪教授重视辨证治疗,且善于运用中医古方,经多年临床实践,对本病诊治已经形成其独特的用药特点。汪教授认为感染发作期家长多用对症抗感染治疗且风寒证持续时间特别短,故就诊时此期多以风热证多见,常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方中桑叶、菊花、薄荷疏散风热;桔梗开宣肺气;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半夏、瓜蒌、川贝清热化痰。汪教授特别重视迁延期和恢复期的治疗,认为迁延期余邪尚存在体内,正气又亏虚,故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目前东北地区环境污染严重,气候干燥,小儿又肺脾常不足,易被燥邪侵袭机体,耗气伤阴,故重视滋养阴液、清肺中燥热,兼以降逆止咳。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清燥救肺汤为清代医家喻嘉言创制,首见于《医门法律》,是治疗燥热伤肺、气阴两伤的主要方剂[3]。清燥救肺汤配伍精当,集宣、清、润、降、补于一体,具有凉不伤中、润不腻膈,降不伤气的特点。方中党参、甘草补脾肺气;阿胶、麦冬、桑叶养阴润肺,且桑叶还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炙把叶、前胡、白前、款冬花、苏子均入肺经,以降气化痰;半夏、瓜蒌、川贝均有清热燥湿化痰之功;石膏、板蓝根、大青叶,清热泻火解毒以祛邪。恢复期善用玉屏风散提升患儿的“正气”,方中黄芪益气固表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散风邪。汪教授并根据患儿伴随症状而随证加减,若兼见脾胃虚弱、不思饮食予焦三仙、鸡内金、炒白术以健脾益胃;若阴虚盗汗加生龙骨、生牡蛎以敛阴止汗。并且汪教授认为若在感染期应及时对症治疗,避免发展到迁延期。
1.3 日常护理 汪教授强调,在本病治疗的同时,日常生活的调护亦十分重要,嘱其注意寒温,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加强体能训练,增强自身抵抗病邪的能力;注意饮食调护,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厚味;保持患儿心情愉快,避免予以过多的学习压力。
2 典型病例
吴某,女,6岁,2014-04-04初诊。主诉:反复呼吸道感染3年余,咳嗽7 d。患儿于3年前患肺炎支原体肺炎,住院治疗10 d后治愈出院。此后即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月均有1~2次发热咳嗽,2年前上幼儿园后,每年有1~2次因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入院治疗。7 d前因外出感寒,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8.7 ℃,咳嗽,咯黄痰,家长予患儿美林口服液5 mL口服,热退;口服消炎药及止咳类药物(具体用药不详),咳嗽未见明显减轻。现症见:咳嗽,阵咳,少痰,无发热,无气促,无呕吐,面色少华,精神尚可。舌质红,少苔,脉数无力。睡眠可,纳可,小便正常,大便干。查体:咽略红,双侧扁桃体不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西医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感冒(阴虚内热,肺脾气虚型)。治以:养阴清热,补脾益肺。处方:党参、麦冬、桑叶、前胡、百前、款冬花、苏子、瓜蒌各20 g,炙杷叶、半夏各12 g,石膏30 g,阿胶、炙甘草各18 g,板蓝根、大青叶各15 g,川贝5 g,7剂(颗粒剂),100 mL开水冲服,日1剂分2次口服。
2014-04-11二诊。患儿咳嗽较前减轻,眠可,纳欠佳,小便正常,大便便头干后稀,舌质红,少苔,脉数。上方加焦三仙各20 g,白术20 g,鸡内金18 g,14剂(颗粒剂),100 mL开水冲服,日1剂分2次口服。
2014-04-25三诊。患儿无咳嗽,眠可,纳可,二便正常,疾病基本痊愈,予上方7剂,继续巩固治疗,后随访2个月至今未见呼吸道感染症状。
3 讨论
本例患儿因3年前患支原体肺炎使机体免疫受到抑制,后又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症状。每次都于急性感染期予抗感染治疗,未重视迁延期和恢复期的调理,遂导致患儿病情缠绵,迁延不愈,愈而复发。患儿本次因外出感寒,寒邪束肺,肺气失于宣肃而致咳嗽,卫阳被遏而见发热。日久失治,郁热灼伤阴津,炼液为痰,阻于气道,故见干咳少痰、便干。患儿久病耗肺阴伤脾之气,故见面色少华、短气懒言、倦怠乏力。辨证属阴虚内热、肺脾气虚,治以养阴清热、补脾肺气。方以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方中重用桑叶以清肺中燥热之邪,由于桑叶入肺、肝二经,有“肺家肝药”之称,能够防止肝木在肺气阴两虚时的反侮,且质轻性寒,轻宣肺燥,透邪外出,是为君药。石膏辛寒以清肺热;麦门冬甘寒以润肺阴,共为臣药。君臣相伍,宣中有清,清中有润,是为清宣润肺的常用组合。《难经》曰:“损其肺者,益其气”,故用人参生津益气,甘草补益脾胃,以达培土生金之效;阿胶、胡麻仁养阴润肺,肺得滋润,则治节有权,同时人参、麦冬、甘草、阿胶都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4]。少量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上均为佐药。痰多者加瓜蒌、川贝以润燥化痰或半夏、苏子以降气化痰;若有恶寒发热等表症,加前胡、白前以宣肺祛痰;若有咽喉红肿疼痛,加用大青叶、板蓝根以清热泻火,解毒利咽。全方宣、清、润、补、降五法并用,气阴双补,且宣散不耗气,清热不伤中,滋润不碍胃,是为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一良方。现代药理研究认为[5],清燥救肺汤能够减少肺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减少肺毒性炎症因子TNF-α,降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及炎症介质一氧化氮的水平。同时,恢复期尚须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患儿自身免疫力,调摄饮食,方能避免反复发作。
[1] 王雪峰.中西医结合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87.
[2] 李娟,刘映霞,张俊绮.补中益气汤治疗小儿RRTI 200例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9):104-106.
[3] 岳滢滢.清燥救肺汤的方源、方证及临床扩展应用探析[J].光明中医,2011,26(9):1917-1918.
[4]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69-802,868-872,819-823,863-865.
[5] 祁友松.中医名方药理作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23-425.
(本文编辑:李志文)
110032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杜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刘芳,汪淑艳)
杜娟(1987-),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小儿肺系疾病。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1.011
R562
B
1674-3865(2015)01-0029-02
20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