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社会教育中心:地方开放大学的建设路径探析
——以淮安为例
2015-01-21王红红
王红红
区域社会教育中心:地方开放大学的建设路径探析
——以淮安为例
王红红
地方开放大学是发展社会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责任主体,将地方开放大学打造为区域社会教育中心是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围绕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目标定位、基本功能、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进行谋划,在“开放”上下功夫,在“质量”上做文章,在“推进”上求突破。
社会教育;区域社会教育中心;开放大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战略背景下,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带来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加大,加快发展社会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不仅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教育变革的主题,更是时代的要求。2012年底,淮安市人民政府决定以淮安市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筹建淮安开放大学,各县(区)在现有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设立县(区)开放大学。这是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在淮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加快发展社会教育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呼唤
1.时代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都把社会教育提升到战略层面加以推进,加快发展社会教育已成为各国政府、社会与公民的普遍共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大国,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和动力,对劳动者的观念转变、素质提升、知识更新、技能提高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加速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2.人本发展的需要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相对的满足后,较高一个层次的需要就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经从“满足就业谋生的民本型”转变为“追求生活质量和价值的文化型”,并正在向“追求全面发展的自我实现型”转化。[1]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接受继续教育,提升综合素养,培养专业技能,发展兴趣爱好,改善生活品质。2010年,淮安市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大力开展面向城乡、覆盖全体市民的终身教育活动,到2020年,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加快发展社会教育,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教育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学习的方式和教育的内容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基本方向,就是由相对单一封闭的教育体系向多元开放的教育体系转变。提供灵活、开放、互动的学习方式,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社会教育具有宽领域、多形式、广覆盖的优势,可以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教育选择,也为缩小群体差距、实现阶层流动提供了可能。[2]近年来,淮安市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促进均衡、提升质量,形成了有较强影响的“学在淮安”教育品牌。但是,淮安的社会教育相对来说仍是“短板”,发展还不够均衡。加快发展社会教育,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布局结构、促进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支撑。
4.区域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引擎。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加快发展目标指向清晰、功能定位准确、服务半径合理、适应区域需求的社会教育,整体提升本地区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和水平,势在必行。近年来,淮安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两大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开放引领、创新驱动、全民创业、城乡一体化和生态优先“六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淮安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带来了劳动力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带来了对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加快发展社会教育,推进区域社会教育中心和有地方特色的开放大学体系建设,可以增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有效供给,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打造区域社会教育中心是加快发展社会教育的重要战略
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成员不断变化和增长的学习需求与公共学习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加强政府主导、统筹协调,充分发挥政府各个部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社会企业行业等各方面的作用,打造区域社会教育中心,是建设完善多层次、多门类、综合性的公共学习资源平台和服务体系,缓解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
1.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目标定位
区域社会教育中心应紧密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以及全体社会成员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以推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基本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开放大学办学系统为现实基础和实体依托,积极搭建深入基层社区、乡镇和企业、行业的全民学习平台,吸纳与整合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开放性、普适性、低成本的学习资源与服务。[3]
2.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基本功能
作为区域终身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机构,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重要功能是创设平台、空间和机制,高效聚集和优化整合区域各种终身教育资源,以利实现人人都能适时享受到最适合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4]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基本职能应该包括:一是办学职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网络环境,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开展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和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二是服务职能。为市民提供现代化、多样化、人本化的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相关决策咨询服务。三是管理职能。受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对区域的社会教育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统筹协调优质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和共享。四是研究职能。对区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对社会教育的办学体制、管理模式、平台建设等进行探索,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研究活动。
3.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主要任务
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人才培养宗旨是为全体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成员提供高等教育的学习机会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休闲的学习机会。[5]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主要任务应该包括:一是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发展趋势,满足更多市民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类学历继续教育。[6]二是大力发展职业导向的非学历教育。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紧缺专门人才教育培训的力度,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技能培训。三是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以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养和生活品质为目的,扎实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需求的道德规范、休闲文化和健康教育。四是鼓励发展社会培训。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努力建好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社会效益好、信誉度高的品牌培训机构。
4.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建设重点
学习者多样化、优质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的满足,离不开一套科学完善的支持服务体系。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建设重点是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构建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包括区域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网络学习平台、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一是学习资源建设。采取“自建、引进、整合、共享”等多种方式,建设满足市民所需的优质学习资源。推进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老年大学等各类机构的紧密合作,整合资源,建设并充实社会教育资源库。二是学习平台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一站式”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涵盖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和社区教育,形成集教学、管理、服务、科研于一体的跨平台、跨终端,服务全民学习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动态开放”为原则,联合高校、相关培训机构、行业企业专家成立社会教育教师联盟,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管理、教学、科研、技术队伍。四是硬件设施建设。加大硬件设施特别是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着力建设具有现代远程教育功能、岗位培训中心功能、市民活动功能、社区教育管理服务功能、数字化学习港等多种功能的区域社会教育中心。
三、建设有地方特色开放大学是打造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重要支撑
2013年12月,江苏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社会教育暨开放大学建设推进会,明确提出要把开放大学办学系统建成全民学习的共享平台和终身教育的支持载体。围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淮安把开放大学作为发展社会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责任主体,把建设有地方特色开放大学作为打造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核心和关键。
1.建设基础
淮安开放大学的前身淮安市广播电视大学,创办30多年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和系统办学优势,已经形成了功能完善的办学系统、开放实用的培养模式、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实践表明,淮安市广播电视大学向淮安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基于已有的优势经验和建设基础,能够成为区域社会教育中心的实体支撑。淮安市广播电视大学辖有6所县(区)电大,在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系统办学、管理与服务的远程教育与教学经验。依托淮安市开放大学办学系统,建成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9个、社区教育培训学院7个和省市级社区教育中心 89个、居民学校134个。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以不断提高学习者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重点,以增强学习者创业力、创新力为特色,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学—导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化、支持服务人性化、质量监控全程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7]目前,全市开放大学系统共有专职教师600多名,另有来自企业、高校兼职教师20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5%以上,形成了一支远程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远程教学与服务队伍,为全市开放大学建设提供了教学和服务队伍的基础。多年来,淮安市电大系统培养了各类毕业生15万多人,完成各类培训和考试服务100多万人,实现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双丰收。
2.进展情况
淮安市高度重视开放大学建设,将之作为全民学习的共享平台、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制定建设方案,积极搭建校企共建平台,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健全体系,全市开放大学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淮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讨论研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市政府成立淮安开放大学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市、县区开放大学建设工作,多次现场会办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各责任单位和属地政府相互配合、协作联动,为开放大学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形成了淮安开放大学和各县(区)开放大学建设方案,2013年9月上报省开放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12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批准了淮安市建设方案,为后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6月,江苏开放大学和淮安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共建备忘录。双方就加快建设淮安开放大学,建立沟通、会商机制等达成了共建共识。校市合作共建备忘录的签订,为淮安开放大学全面推展江苏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搭建了新平台。2013年9月,淮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现代商务聚集区规划建设淮安开放大学新校区。新校区总投资1.4亿元,占地面积17.5亩,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可以直接服务周边近10万人,预计2016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2015年6月,淮安开放大学挂牌成立。各县(区)已经获批的开放大学,2015年底将全部挂牌成立。
3.推进思路
开放大学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淮安市开放大学建设着重在“开放”上下功夫,在“质量”上做文章,在“推进”上求突破,努力将各级开放大学打造成具有“一流水准、体现地方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区域社会教育中心。
(1)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在“开放”上下功夫。一是更新思想观念。紧紧围绕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和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的成功做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探索灵活开放的办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推进校园教育向开放大学延伸、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延伸,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二是完善组织体系。正确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关系,优化政策措施,完善内部结构,形成综合办学体系,努力在制度设计、组织保障、经费来源、资源整合上实现突破。基于开放大学在全民学习、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战略地位以及“大学”“平台”“体系”的一体性,[8]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设在淮安开放大学的淮安市社会教育指导中心对全市社会教育的管理、服务和指导职能。大力推动开放大学、社区学院及社区教育中心、市(村)民学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系统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统一战略、资源共享、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淮安开放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鼓励支持在行业、企业内设立办学点或学习中心。三是创新培养模式。围绕淮安建设苏北中心城市对各类人才的现实需求,深入推进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主动适应终身学习需求。建立和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支持服务以及面授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为不断增多的普及化、个性化学习提供优质服务。策应“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建立公民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推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2)把握建设重点,着力在“质量”上做文章。一是高水平推进校市合作共建。紧紧抓住江苏开放大学与淮安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淮安开放大学的战略机遇,细化校市合作共建备忘录的内容,积极落实具体合作共建项目,全面汲取江苏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江苏省苏北地区开放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中心和淮安市级教师培训(研修)中心建设,推动淮安市开放大学在体制机制、规划编制、功能拓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不断提档升级。二是高质量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适应淮安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遵循远程开放教育和社会教育规律,大力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开放教育师资及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参照江苏开放大学模式,制定淮安开放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意见,重点解决课程资源设计开发、网络平台维护、学分认证等岗位需求。三是高标准建设支持服务体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搭建有效支持自主学习的教学平台、管理平台和考试测验平台,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加快推动与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社区教育机构以及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建设适应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专业,共同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建立公共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创新开放共享机制,让更多的学习者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理念和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影响力。
(3)统筹安排部署,着力在“推进”上求突破。一是坚持政府统筹。把发展社会教育、加快开放大学建设纳入市、县(区)各级政府“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教育规划,列入政府工作目标的责任考核体系,统一规划和部署。加大经费投入,强化对网络、平台、资源和师资等基本建设方面的经费保障。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开放大学建设,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民间资本给予资金、设备等方面的资助。二是凝聚各方合力。牢固树立社会教育是大教育的理念,督促各级教育部门加强规划研究、标准制定、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其他相关部门和行业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注重协同配合。发挥各级开放大学主体作用,认真做好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等制度,健全完善工作方案,定期会办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市、县(区)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理事长、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组成的开放大学理事会,统筹负责开放大学建设、发展及运行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指导和协调,保障开放大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放大“学在淮安”品牌、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 冯志军.我国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机制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9(9):15-18.
[2] 任为民,施志毅. 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几点思考[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3):3-8.
[3] 刘延东.坚持面向人人 创新体制机制 努力办好中国特色开放大学[N]. 中国教育报,2012-08-01(1).
[4] 吴结.开放大学功能的理念依据及定位分类[J].继续教育研究, 2012(2):51-53.
[5] 李丹仪.基于幸福论价值取向的广东成人高等教育发展[J].高教探索,2012(2):114-116.
[6]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EB/OL].[2015-04-22].http://www.aydd.cn/www/xydd/20111011/n966329734.html.
[7] 马良生.建设江苏开放大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8] 彭坤明.开放大学建设思路——基于江苏省情的实施方案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 2011(3):10-16.
责任编辑 虞晓骏
Regional Social Education Centre: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Open University——A Case Study on Huai'an City
WANGHong-hong
/thePeople'sGovernmentofHuaianMunicipality
Local Open University is the liability entity of soc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so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 to make local Open University into a regional social education centre so as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and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course of the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transforming into Open University, it is important to seize this opportunity and make a plan about the objective and orientation, the basic function, the main task and construction priority involving in the regional social education center, especially, to focus more effort on "Open", to work on "Quality" and to have a breakthrough in "Boost".
social education; regional social education centre; Open University
G724.82
A
2095-6576(2015)06-0010-05
2015-09-10
王红红,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