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中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与思考
2015-01-20黄玺
黄玺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金融监管理念与金融格局正发生着重大变革。中小银行面临着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持续深化和资本监管新要求等形势,在业务结构、经营模式、风险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都将受到诸多挑战。本文从我国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其新形势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已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中小银行体系,截至2012年末,我国的中小银行包括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6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635家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金融市场格局,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在规模和经营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中小银行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中小银行的规模随之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末,我国中小银行的资产总额达到4472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34%。以11家上市中小银行为例,其2012年末的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5%,高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1个百分点。随着中小商业银行资产的逐年持续增加,大型银行所占比重逐渐萎缩,行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
(二)中小银行具有相对信息优势。中小银行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地方性中小银行机构,对地方金融市场较为熟悉,与地方政府和经济主体有着密切联系,在信息来源方面具有相对的地缘和时效优势;再加上人员本土化程度高等因素,中小银行能充分利用地方乃至社区内的信息存量,以较低成本了解中小企业等客户群体的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三)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趋同。中小银行最初市场定位是“服务地方,服务两小经济”,但是在实践中大多未能坚持深化这一定位,而是采用对大型银行的“跟随”战略,在产品、服务、模式与区域定位上,没有与大型银行形成有效的差异化竞争,相互间“抢大户”的现象仍较普遍。如在贷款投向上,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等行业,占比高达50%以上,与大型银行高度趋同;在服务对象方面,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仍较低,以上市中小银行为例,该占比仅在20%左右;在产品定位上,中小银行间层次化、差异化还不明显,产品创新能力不足,收入结构单一。
(四)中小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目前,与大型银行相比我国中小银行发展面临相对较多政策限制,如中小银行网点设置和产品品种设定范围狭窄,无法参与国债买卖、证券投资等业务,难以通过资产剥离或者重组的方式化解不良资产等。同时,中小银行所处的信用环境也不健全,一方面,我国尚未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中小银行不能像国有银行那样获得国家信用支撑,一定程度影响了公众对它的信任度;另一方面,我国的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缺乏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中小银行拓展相关业务缺乏有效保障。
二、新形势下中小银行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提出严峻挑战
从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伴随着中小银行的大规模兼并或倒闭,如美国在完成利率市场化后的20余年间,约有3000余家中小银行倒闭,日本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也有千余家中小银行被兼并或破产等。随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必将在产品定价、风险管理、盈利结构等方面对中小银行产生较大压力。首先,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产品定价能力将成为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在产品定价机制和风险定价模型运用方面较为薄弱,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利率市场化将增加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会提高,利率期限结构会更为复杂,中小银行的利率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面临考验。再次,从国际经验看,存贷利差在利率市场化后会有所缩小。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偏高,并且相对于大型银行,中小银行与客户议价能力有限,更依赖于利息收入,一旦利差缩小,盈利能力将受到严重冲击。
(二)互联网金融给中小银行经营带来冲击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各形式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互联网金融具有便捷高效、交易成本低、资金配置效率高等优势,对传统银行业,尤其是中小银行的运营理念带来巨大冲击。首先,支付结算业务面临冲击。数据显示,2012 年国内网上支付交易规模达 38万亿,同比增长76%。市场普遍预计,网上支付在 3-5 年有望超过线下支付额,传统银行的支付结算业务收入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其次,中小银行的存款压力将增大。目前,互联网平台大多已具备转账、还款、缴费等基础金融功能,并创新推出了系列互联网理财产品。2013年,互联网理财产品分流了约2000亿元的活期存款,给中小银行带来越来越大的揽存压力。再次,中小银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将受到冲击。以人人贷、宜信为代表的P2P网络借贷平台,迄今已达500余家,这些网络融资模式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交易成本,更能适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将会分流社会对中小银行的融资中介服务需求。
(三)新资本监管标准对中小银行资本管理提出新要求
2013年1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标准。在新资本监管标准下,我国中小银行将会比大型银行面临更大的资本约束,资本管理水平更待提高。一方面,在资本构成被进一步细分、次级债的规模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50%、发行次级债必须满足“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等11项标准等新要求下,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难度将更大。另一方面,新资本监管标准中关于资本的高级计量法代表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给传统风险管理模式带来了革命性变革,这对中小银行来说,如何适应新变化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计量方法和风险管理架构将是一个大的挑战。
(四)同业竞争加剧对中小银行生存环境造成威胁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股份制银行发展、外资银行进入、新型金融机构涌现以及民间资本介入,我国银行业主体日趋多元,金融产品与服务日趋多样,银行同业竞争日益加剧。同时,我国银行业市场退出机制已提上日程,银行业机构的优胜劣汰机制将逐步形成,即经营不善的银行将可能被淘汰。而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技术运用、网络、资本、品牌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客户群体对中小银行的信赖度相对更低,在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出于资金安全的考虑会更加趋向于选择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的生存环境将更加严峻。
三、实现我国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外部政策环境层面
1加强差别化监管,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政府及监管部门应根据中小银行在资产规模、服务对象、资本扩充渠道、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差别化监管政策和措施,应适当放宽中小银行在机构设置上的区域限制和中间业务的准入限制,并在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比率、信贷调控层面、国家贴息、减免税收等方面也应给予适当政策支持,促进中小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建立安全的运营环境。政府及监管部门应密切关注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中小银行建立安全的运营环境。同时,应注意防范中小银行的运营风险向整个金融体系的蔓延。一是建立中小银行风险基金,每年从中小银行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专户存储于中央银行,在必要时对经营困难的中小银行给予支持,增强金融体系整体防范风险的能力。二是建立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保证在经济形势出现大波动,部分风险相对集中的中小银行经营失败时也能有序退出市场,保证金融体系的平稳、安全。
3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首先,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机制建设,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意识,引导其主动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宏观面上营造出尊信、重信、守信的金融文化环境。其次,应探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同时不断推进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风险共担机制。
4加强行业规范,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首先,政府及监管部门应从中小银行的发展实际出发,在不良贷款核销、业务准入等方面给予更为公平、合理的政策待遇。其次,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和行业自律组织引导,规范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和产品定价行为,防止为争夺资金和客户源所导致的过度竞争。再次,应通过立法等形式对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标准及原则进行明确和规范,加强行业竞争主体的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
(二)内部经营管理层面
1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中小银行应认清形势,早谋出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明确市场定位,应充分利用自身地缘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贴近地方实际需求的金融服务,在业务范围与区域、目标客户等方面实现与大型银行的优势互补,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如股份制银行,可以重点发展零售金融、资产管理业务和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定位为社区银行,重点服务社区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重点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
2全面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中小银行应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强化系统性风险监测,针对利率风险建立相应预警机制;利用各类金融创新工具,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构建完善的利率定价管理机制,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力度,完善金融信息安全网,提高网络金融风险抵御能力;增强资产管理能力,加强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期限缺口管理,防止资产内容的恶化。
3积极探索资本扩充渠道。中小银行应构建良性资本补充机制、扩大资金来源,主动适应新的资本监管要求。一方面可考虑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和外资来增强资本实力,改善股权结构。另一方面,还可通过构建内生性资本补充机制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通过贷款资产的出让转移,缓解资本压力;通过资产证券化降低风险资产的绝对值,提高资本充足率;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提高债券资产比重,降低总资产中高风险信贷资产权重占比。
4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优化盈利结构。中小银行应
致力于发展创新型业务、优化收入结构,注重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差异性与针对性,形成与大型银行的错位竞争和差异发展。要在进行资产与负债业务创新的同时,积极开拓中间业务,并逐步开展证券代销、代理发行、其他金融衍生类产品、投资顾问、投资咨询等附加值较高的业务,使之成为中小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要完善中小银行经营规则,利用其经营零售业务的优势,积极发展个人消费信贷;并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实现与客户的开放交互式接触,探索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优势相结合的新型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淼我国中小银行发展问题研究。中国市场,2013年第38期
[2] 金煜对中小银行转型发展的思考。中国金融,2013年第6期
[3] 严敏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金融发展研究,2013年第1期
[4] 肖远企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银行的发展方向。中国金融,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