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视角对我国跨境と嗣癖乙滴穹⒄沟乃伎

2015-01-20蒋国政

金融经济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

蒋国政

摘要: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运行5周年来,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显著提高。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视角来审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本文阐述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距离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存在的主要差距,分析了目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中企业、银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要用改革的办法,从多个层面整体联动,才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与跨境人民币业务双赢的目标。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制约与发展

2009年7月,我国正式启动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工作,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从本质上讲,跨境人民币业务是对人民币国际计价尺度、交易媒介功能的强化,有利于规避企业汇率风险,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便利化。同时对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增强货币政策调控主动权、对冲外汇储备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试点运行5周年来,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框架逐步确立,使用范围稳步拓宽,业务品种日益丰富,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与投融资中的作用大幅提升,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度显著提高。2014年8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报告显示,人民币在使用最多的全球支付货币中排名第7位,而2010年人民币在全球外汇货币交易排名仅列第17位。但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视角来审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未来稳健推进人民币从贸易计价、结算与支付货币,向投资与金融交易货币和价值储备货币的国际化发展,必须要正视目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中企业、银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因素,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整体联动,实现共赢的目标。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差距

尽管跨境人民币业务实施5周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与主要国际货币的外汇交易、外汇储备占比进行比较,我国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距离人民币国际化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协定第三十条款的定义,国际货币是指“在国际往来的支付中被广泛使用的,以及在主要外汇市场上被广泛交易的货币”,理论上,一般把外汇储备中该种货币占比达 1%以上及外汇交易中占比 4% 以上者称为国际货币。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国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全球外汇储备人民币占比较低。2014年1季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全球已分配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609%、欧元占比245%、日元占比40%、英镑占比382% 、加元占比19% 、澳元占比17%,人民币和其他货币合计占比28% ( 未公布人民币单独占比)。虽然IMF没有提供外汇储备中人民币的份额,但鉴于人民币总流出规模在15万亿至2万亿之间,且绝大部分以存款形式存在于离岸市场,估计人民币占比并不高。

(二)全球外汇交易人民币占比较低。2014年8月底,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份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市场份额从6月份的155%升至156%,人民币在使用最多的全球支付货币中排名继续保持第七位。前六位及占比分别是美元4186%、欧元3125%、英镑854%、日元250%、澳元195%、加元184%。从外汇交易占比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并不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进出口对外贸易国,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与中国经济在世界上不断上升的地位极不相称。人民币要真正的“走出去”还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

二、制约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从对外贸易结构来看,我国进出口市场过度集中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制约了人民币成为计价和结算货币。据海关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进出口双边贸易中,欧盟、美国、日本占外贸总额的335%,而我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多以外币结算,导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范围相对狭小。除此之外,当前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进一步扩展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境内外人民币各交易主体的接受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企业层面看

1涉外企业认识不到位,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部分企业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国际化战略意义认识不到位,即使明白使用人民币结算能够规避汇率风险、节约经营成本,但由于企业对宏观经济形势和业务具体操作不够了解,以及在结算币种选择上的惯性思维,导致实际业务中向交易对手提出使用人民币结算要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够。

2出口企业议价能力弱,币种选择被动。目前,我国企业出口的多数产品附加值较低,可替代性强,处于国际市场产业链的中下游,因此企业在币种选择上不具备主动权。而对于境外企业来说,货币历史惯性使其改变结算币种的意愿不强,因此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的存在,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币种的企业将面临汇率风险导致的经营成本上升,这也增加了境外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顾虑。

3跨国公司进出口总值占比较高,其所属公司贸易结算货币自主权较弱。由于我国大力吸引外资,跨国公司成为我国出口企业的主体。据海关统计,2013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1919093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613%。绝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或者母公司设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设在我国的分公司、子公司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使用的贸易结算货币主要由总部或母公司决定,这对进一步提高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的市场份额形成了阻碍。

(二)从银行层面看

1受利润与考核机制影响,部分银行机构缺乏积极性。一方面,银行机构经营外币结算业务可以获得结售汇收入,相关收入一般可占到国际中间业务收入的60%以上;而跨境人民币结算不产生结售汇收入,因此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会影响到银行机构的结算收益。另一方面,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需要银行机构在业务培训及产品推广方面投入一定的成本,从而也会间接地降低银行机构的利润。此外,目前只有少部分银行机构将跨境人民币业务量与绩效考核挂钩,大多数银行机构对该项业务的考核权重较小,存在正向激励不足,反向约束不够的情况。因此,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推广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2银行机构人员知识储备不足,跨境人民币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由于跨境人民币业务属于新兴业务,银行机构的业务能力与客户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部分国有大行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下沉后,基层行从业人员的国际业务知识储备不足,对跨境政策不够了解,对相关业务产品不熟悉,无法熟练指导企业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使得部分企业对跨境人民币业务产生畏难情绪,反而加重了对原有结算币种的路径依赖。

3银行机构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能力不足。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对银行机构提出了更高的金融创新要求,但银行机构受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业务创新能力存在不足。一是人民币衍生产品多数为利率类和外汇类产品,种类较少,且产品定价能力不高;二是产品创新的附加值较低,产品反应速度较慢。货物贸易项下产品创新多于资本项下,进口项下产品创新多于出口项下,且多数是利用汇率、利率市场差异进行合理套利的操作,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三是市场反应速度较慢,产品创新不能及时反映客户需求。

(三)从管理层面看

1跨境人民币业务与外汇业务缺乏协同管理的顶层设计。人民银行和外汇局按照币种分工原则进行了职责划分,但外汇局之前出台的资本项目管理政策并未做相应的修改,导致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在资本项下存在监管职能重叠的情况。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如果双方不断出台补充性规定与细则,银行和企业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政策规定无所适从、顾此失彼的现象。目前,我国外汇管理部门正在转变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如货物贸易由单独核销、行为管理过渡到总量核查、主体分类管理与动态管理,直接投资、外债登记管理不断简化,这些转变与跨境人民币的推进思路是一致的,也更加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但是二者在改革推进过程中缺乏协调管理的顶层设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

2地方政府积极性自觉性不高,部门合作缺乏协调性。跨境人民币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切入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推进和实施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进程,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对跨境人民币极为重视,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推进。但地方政府受激励机制影响,缺乏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动力,未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导致跨境人民币业务涉及的商务、工商、海关、税务等多个部门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信息交流等日常工作机制,也未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不利于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从制度层面看

1国内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制约着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目前,人民币利率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人民币金融衍生品缺乏,汇率也没有真正实现盯住“一揽子”货币的灵活定价机制,不利于培养境内外人民币远期汇率市场。同时,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全面放开,人民币非完全自由兑换,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资本管制之间的矛盾,都制约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

2人民币离岸市场不足,资金回流渠道不畅。为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稳定,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全面放开,境外人民币难以有效进入国内市场进行投资以获取收益,从而削弱了境外机构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虽然我国已经启动了香港、伦敦、新加坡等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为海外人民币提供投融资机会,但由于缺乏人民币衍生品,无法满足海外人民币持有者的套期保值及投机性需求。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尝试拓宽人民币投资渠道,如推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RQFII),但由于审批严格、额度有限等问题,依旧无法满足海外巨大人民币存量的投资需求。

三、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的政策建议

“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我国把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要强化改革红利和统筹管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从加快发展入手,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增加在国际竟争舞台上的话语权。一国的货币国际化就是该国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自然延伸,只有经济实力雄厚,才能推动该国货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我国在2013年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GDP总量只相当于美国同期GDP的5466%,因此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快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使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人民币国际信用的坚实基础。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振新高新技术产业;三是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二)从深化改革入手,并在改革中扩大开放,完善市场体系和机制,拓宽跨境人民币业务渠道。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要有高度开放和制度健全的金融市场作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实现人民币的交易、计价、投资、储备等职能以及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自由流动。当前,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对外开发,建立起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依据风险可控,渐进有序的原则,按照先培育境外市场,后放开境内市场,先开放债券市场,后开放股票市场,先提供与跨境贸易结算相关的基础金融产品,后开发金融衍生品的顺序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畅通人民币资金双向流动渠道。

(三)从企业主体入手,宣传普及跨境人民币优势,激发其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争取对外贸易活动的定价权。一是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和培训,增强政策渗透力,加强对企业的跨境人民结算业务辅导,使企业提高认识,增强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强化科技创新。通过增加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三是积极推动产业链跨境结算业务。境内企业应以供应链为基础,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沿着产业链向上下游环节拓展。四是熟悉和掌握各项跨境人民币使用的便利性政策,有效运用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产品,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四)从银行平台入手,提高银行机构跨境人民币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是要提高银行机构人员的业务服务水平。各银行机构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培训,特别是要将内部培训延伸到基层支行,确保业务政策的上下贯通,并通过参训人员对其他业务人员进行转培训,为全员参与和拓展业务奠定基础。二是要提高银行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各银行机构要找准跨境人民币业务与外币业务的异同,在结合境内外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创新产品模式,满足客户需要。积极拓展与贸易结算有关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做好市场细分和定位,结合企业特定贸易流程,研究开发更多能够满足企业结算、贸易融资和理财等需求的产品组合。随着资本项下业务的逐渐放宽,银行机构要加快资本与金融项下的投融资业务创新,可以发展境外人民币境内投资产品、代境外机构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等业务,适时推出人民币避险产品,扩大衍生品市场交易规模。

(五)从管理层面入手,加强管理政策的顶层设计和部门合作。一方面,从人民币国际化和外汇管理改革的角度出发,增强跨境人民币与外汇管理在政策设计层面上的协调性,防止政策的不一致引发跨境资金流动和汇率风险。人民银行、外汇局可对跨境人民币和外汇管理思路进行充分评估,构建跨境人民币与外汇协同管理的政策框架。人民银行负责发布原则性、指导性等文件制度;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币种分工的原则,在原有政策文件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制定业务细则。另方面,强化地方政府的国家战略责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人行与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税务、海关、商务等各部门的沟通和合作,树立联合监管的理念,共同推进业务发展。

(六)从全员参与入手,形成国家战略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开展有效的教育、宣传,让人民币国际化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途径人人皆知,增强国民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而自觉投入到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具体实践中,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 汪莹、齐飞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J]国际贸易,2014,(3)

[2] 陈建奇、张岸元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4(6)

猜你喜欢

人民币国际化
深港通开启能助推股市上涨吗
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及其对策
关于中国国际储备需求问题的研究
“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论述
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论“新汇改”及汇率贬值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分析
沪港通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互动机制研究
新常态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及发展探讨
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下一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