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越地区家具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5-01-19张轶

艺术百家 2014年6期
关键词:家具设计传统工艺艺术设计

张轶

摘 要:吴越文化起源于现在的长三角地区,吴越文化的研究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其他地区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研究了吴越家具的整体风格、造型、装饰等方面的设计构成,吴越家具与吴越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联系,以及传统吴越文化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关键词:传统工艺;艺术设计;吴越文化;传统家具;造物理念;家具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一、吴越文化

1.吴越文化的地域空间。据《左传》《春秋》《国语》等记载,“吴王阖闾都于姑苏,越王勾践都于会稽”,由此考证,吴、越始于春秋。同时,文献上还记载,吴的地理位置,在苏州和无锡之间,属于太湖地区。但据笔者考证,苏锡地域的商周文化遗存无明显商周文化痕迹,而宁镇的长江北岸以及安徽发掘了大量吴文化遗存,通过考古研究,这些遗存大多是西周时期的周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碰撞、交融而形成。从时间层面的西周时代到战国时期,从空间层面的江苏南部武进、无锡、常熟等地到浙江嘉兴、余杭、绍兴等地,山脊上密布石头房屋,考古学称墓葬,或称住宅,亦或壁垒。从其形制、出土考究,能够得到其均为相同属性的文化遗迹的历史学结论,并据考古发现,在以吴文化遗存而著称的宁镇地区并无此类文化遗存。可见吴越文化的地域空间界限明晰。2.吴越文化的诞生与发展。吴国在春秋初期占有太湖地区,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东进,在春秋后期定都姑苏。对于“吴国君王在春秋晚期入主太湖地区”的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在此期间出现了大量的具有浓厚吴文化的青铜器,所以,从考古学上得到明确的结论:春秋晚期,太湖地区的青铜器已经完全具有吴文化的特点。吴、越两国的文化在春秋早期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融合,从考古资料上得知,当地土著与邻近的古越族人水火不容,争战不休,也正因此,更加促进了两个群体的文化渗透。[1]3.吴越地区的人文社会习俗。吴、越地区的图腾崇拜是当时当地最著名的人文社会习俗,尤以龙、鸟、神鬼图腾为甚。吴越地处三江五湖,江、河、湖给吴越带来了美丽富饶,但也带来了灾难,吴越人惧怕水的威力,“春祭三江,秋祭五湖”,水龙王成为吴越人眼中最为重要的神和崇拜对象。此外,吴越人对鸟类情有独钟。1976年出土的羽人竞渡纹铜钺,其功能和形态反映出吴越人对图腾的崇拜,也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

古代越人为适应潮湿、炎热、多水的环境, “剪短额前和两鬓的头发”、“额头雕题,上肢错臂,全身绘龙蛇”,此为“断发文身”, 反映出吴越人也崇拜鬼神。[2]4.吴越地区的艺术成就吴越地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其优秀艺术成就,其中最具代表性艺术形式有园林、建筑、刺绣。吴越地区的园林起源于春秋吴王的园囿,形成于五代,发展于宋代,成熟于明清,也在此时期达到鼎盛。在吴越地区的造园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苏州园林,从而也衍生了苏州是“人间天堂”的赞叹。从造型艺术上讲,吴越地区的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艺术造型贯穿了师法自然的“观象制器”理念。苏州园林的建筑形态采用类比自然的手法,不管是单檐造型还是重檐造型,从立面看,屋顶取法于自然山峦,变化丰富,生动醉人;从布局上看,也遵循同样的原则。苏州园林的空间布局最大特点是强调自然,避免左右对称或直线式铺陈的模式。如拙政园中部二岛,山水自然错落、红绿和谐搭配,浑然天成,回味无穷。 [3]吴越刺绣专注于艺术表达,“精细雅洁”,色和彩雅,明亮炫目,呈“平、齐、细、密、和、顺、光、匀”的八字特征,与蜀绣构图疏朗、丰富醇厚、色彩鲜艳的风格不显一致,同样和粤绣金碧辉煌、雍容华贵、气魄浑厚的特色不尽相同。[4]

二、吴越家具家具是文化和艺术的凝练。吴越地区独特的文化气质和人文社会风貌造就了吴越地区家具特有的发展历程、设计风格、造型手法和装饰细节等。1.吴越家具的发展魏晋之前,吴越地区生活形态主要是“席地而坐”,家具都显低矮,且受楚文化影响深远。随着社会形态和技术文明的发展,如果从材料上来界定的话,楚式家具的发展历程主要是从陶制到铜制,然后到漆木。漆木家具是楚式家具的杰出代表,精美绚丽。 南北朝时期,随着东晋王室不断向南迁移,其技术、知识、思想也不断在南方扩散,并与当地本土文化交融,形成新的文化特征,影响深远。对这一现象最典型的解读莫过于具有阴柔特征的士族文化向吴越文化融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从而深刻地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情操。 五代时期,由于吴越地域条件以及政治渊源,吴越文化深刻交融,趋于统一。在该时期,国泰民安,兴修水利,建筑技术得到长足发展,从而为吴越家具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宋时期,吴越地区农业、商业、手工业逐渐繁盛,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垂足而坐完全普及,更加注重实用功能的硬木家具、高型家具逐渐出现。南宋时期,迁都临安,其以文治国的政治理念对吴越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吴越家具的“文人气息始于宋”便可见一斑。 明代前期,定都南京,政治稳定,欣欣向荣,海上贸易如火如荼,从而使吴越地区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正因为明代经济繁荣,修建私家园林蔚然成风,这也极大地促进了明代家具的发展,到中后期,明代家具已经成为中国家具的标杆和形象。[5] 清朝康熙年间,除了满清文化的粗旷和豪放个性极大地改变了家具的审美情趣之外,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西方艺术哲学思想也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东方文化。康熙时期,随着广东等地的经济崛起、吴越地区政治中心北移,吴越文化的地位慢慢削弱,在家具制作上粗制滥造,材料使用上也随意随行。2.吴越家具的设计风格吴越地区家具深受吴越文化和艺术的影响,历史深远,传统丰厚,一直保持柔细雅的气质。当然,在不同时代下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气息,如明代吴越家具的材美工良、功能至上、造型优美,清代吴越家具宽大雄伟、富丽豪华,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吴越地区家具的整体风格都呈现了吴越文化的核心特征,制作上都体现了吴越文化的轻柔、细致、典雅。如在家具用料上,吴越家具所谓“木不离分”的要求对家具构件尺寸的大小、长短、比例都以一分一厘来衡量,同时,也极其讲究造型上的方圆、线条上宽窄、形体上的粗细。吴越家具无一例外地满足“调五门”、“抽屉风”等体现木作超高水平的要求,件件优异,处处匠心,上下通融,形体完美,四平八稳坚实牢固。总之,从风格上来讲,明清吴越家具线性流畅、形神兼备,其艺术性、多样性至今都深刻影响着中国家具的设计走向。

3.吴越家具的造型手法吴越家具造型有别于北方的北京和南方的广州,究其原因,一方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木材资源匮乏促使吴越地区的匠师对于木材的使用件件极为用心,处处精打细算;另一方面,地处江南的吴越地区崇尚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在文化和艺术上追求清雅、委婉。综上木材资源因素和地域文化因素,相比于京作与广作,吴越家具造型更显轻巧盈然、俊秀婉约。另外,在局部造型上,比如墩,吴越家具传承了鼓墩两头小、中间大的传统式样(图1),采用红木仿竹节(图2),经过吴越匠师的耐心和细心雕琢,呈现典雅、空透的效果,同时,在制作过程中物尽其用,节省材料。

图1 鼓墩 图2 红木仿竹节4.吴越家具的装饰细节家具的装饰细节,既能在审美上愉悦情感、在物象上传递文化,也能在整体上体现家具风格和类型特征。吴越家具装饰纹样较多采用花卉植物、动物来表达对生活的向往。从考古学上发现,吴越家具的装饰图案也经历了漫长的变迁过程: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动物纹样为主;唐代的装饰纹样以牡丹花、卷草等植物纹样为主,体现自然化和生活化意境。[6](图3)

图3 吴越家具传统装饰纹样

三、吴越文化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传承吴越家具以功能上的实用性为基本要求,以起居、读书、礼仪等为导向,根据具体对象的具体情况,以及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家具的形式和比例,从而形成造型简约、结构合理、作工精细、装饰得当、纹理优美的吴越家具优良特征,整体意境上脱俗超凡,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具的审美取向。在现代家具设计中,这些均是创新设计中的源泉和标杆,以此为基础,实现吴越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具的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与历史、艺术与风格使吴越传统文化与现代家具的融合结果贯穿了吴越文化的物质呈现、传承了吴越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了吴越文明的动态发展性。基于此,现代“新吴越家具” 主要特征有以下四点:

1.继承明清家具精华。在造型和装饰上更加简化;在结构上取长补短,将传统桦接合与现代接合力式结合;在色彩上保留了明清家具贯用的红木色。2.造型方正。局部多采用翘头、马蹄足等传统家具的经典形式;构件多采用直边直角;装饰多采用回纹等几何纹样。3.造型上多以传统家具造型为原型予以变形重组,以柔和曲线勾画圆润形态。色彩上多采用浅色,淡雅、时尚、清新(图4)。4.通过添加少量的传统符号,既体现传统,又保持现代。

吴越文化具有深重的底蕴和积淀,崇尚自然,风格明显,追求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家具作为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物质载体,其设计和风格体现了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其形态和风貌反映了时代的特色和态势;传承是进步,更是创新。所以,以家具设计来承载吴越文化的传承,构建完善的传承机制和方式方法,发扬传统文化精髓,丰富社会创新模式,繁荣社会文化形态,有效推动社会器物文明的动态发展。图4 现代中式家具

(责任编辑:徐智本)

参考文献:

[1]崔志远.乡土文学和地缘文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112.

[2]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6.

[3]陈雷.苏州园林的空间艺术[J].现代装饰(理论),2013,(05):62.

[4]宋桂友.苏州刺绣的文化特质[J].文艺争鸣,2010,(05):142.

[5]张炳晨.宁式家具初探(一)[J].家具,1984,(01):32.

[6]吕九芳、张彬渊.中国传统家具装饰图案的题材及时代特征的初步研究[J],家具,1999,(06):15.

猜你喜欢

家具设计传统工艺艺术设计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沙翁间隔棋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基于连接工艺的实木家具设计研究
民间艺术引入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