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技工院校产训一体课程初探
——以江门市技师学院为例

2015-01-18邹康

职教通讯 2015年35期
关键词:技工职业过程

邹康

现代技工院校产训一体课程初探
——以江门市技师学院为例

邹康

现代技工院校产训一体课程,是指将生产与实训有机统一,兼顾生产和实训而设置的学习内容及其进程安排。江门市技师学院把产训有机对接作为课程建设中的目标,经过近些年的不断探索,结合相关理论逐步确立并实施了“一个目标、两个领域、三级拓升”的产训一体的课程。

技工院校;产训一体;产训一体课程;工作领域;学习领域

产训一体课程,是指将生产与实训有机统一,兼顾生产和实训而设置的学习内容及其进程安排。江门市技师学院,创建于1963年,五十余年春秋易序,风雨兼程,秉承着“以校办厂、以厂促校、产训结合、既出人才,又出产品”的办学理念,坚持产训融合的办学特色,把产训有机对接作为课程建设中的目标,经过不断探索,结合相关理论逐步确立并实施了“一个目标、两个领域、三级拓升”的产训一体课程。在此,力图总结江门市技师学院课程实施经验,努力向同类现代技工院校推介优秀课程模式。

一、产训一体课程目标

江门市技师学院的产训一体课程目标是鉴于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的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目标。

(一)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纵观国家颁发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可以了解到,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从事任何职业活动都需要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

(二)我国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总揽国家颁发的《技工学校工作条例》《高级技工学校标准》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年)》等文件,可以总结出,我国技工教育的三个特点:(1)强调“一线”。技工教育的落脚点是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其工作场合和岗位是基层第一线;(2)强调“应用“。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类型是实用型、应用型;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3)强调”高素质“。技工教育的侧重点是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实行集约化经营,劳动分工从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就要求劳动者具备跨岗位的能力,要解决专业的定向性与未来职业(岗位)的不确定性的矛盾,学生唯有拓宽知识基础,掌握多项技能,增强就业适应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江门市技师学院课程目标

江门市技师学院依据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和技工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三用”人才培养的课程目标,即培养“技能实用、岗位顶用、发展耐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技能实用,即教学的内容紧紧联系职业实践,所传授的技能和知识能在生产、服务或管理工作中直接应用;教学内容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强调具备从业能力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的训练与之紧密相关的知识的传授,强调规范、价值和事实的主导作用。

2.岗位顶用,即技能训练反映企业的典型工作实践,以企业典型生产任务设计各层次实践教学内容,将企业产品件(零件、模块、单元)作为学生技能训练课题,学生通过完成企业典型生产任务获得实职业技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学生通过全程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独立完成作业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模块,增强直观体验,提高实践能力、工艺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逐步提高实践智慧,形成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的技术人才。

3.发展耐用,即在培养的全过程中体现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既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

二、产训一体课程领域

江门市技师学院依据学校课程目标,和技工教育课程职业性的本质特征,分析工作领域和学习领域,构建了产训一体的课程内容。

(一)从工作领域中获得学习领域

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是工作体系相对于学术体系的独立存在,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1]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其课程的本质也应是职业性的。技工教育的最终产品也是“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总是在具体的职业行动中形成,要全面培养和促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技工教育的课程必须与具体的职业行为相联系,必须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技工教育的课程不能割裂与工作过程的必然联系,不能割裂完整的职业行动逻辑。以此为原则,产训一体的课程,是通过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再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的处理形成学习领域。进行工作分析时,采用产品分析法。首先依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进行产品定位,再进行产品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再进行教学分析形成学习领域,进而实现从工作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变,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有机联接,生产和实训的无缝对接。(见图1)

这类学生被调剂到中药专业,以往从未受过中医药文化启迪,入学后思想准备不足,对中医学、中药学认识不足,不了解其在世界医学系统的地位。这部分学生不清楚将来的职业定位,对个人发展方向比较迷惘,甚至会有厌学和抵触情绪。再者,很多学生在以往的理科学习中,接触最多的是西方科学体系,对于传统中医药可能存有偏见或理解误区,甚至全盘否定中医药文化体系。而文化教育是启迪思想和智慧的教育,重在启蒙而非强制。这类学生入学后,如果只接受填鸭式教学,单方面灌输大量书本知识,那么教师就会感觉吃力,学生却处于无奈的被动地位,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图1 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对接流程

(二)学习领域的学习设计

学习领域,是以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它是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教学原则,以行动导向为教学方法,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以帮助学生完成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为外在逻辑。为实现“产训一体”的无缝对接,在学习领域的学习设计时,江门市技师学院的经验做法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1.学习目标的设计。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基本定位是,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完成具体工作任务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获取工作经验,满足工作要求,形成工作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形成职业意识与职业习惯,逐渐发展职业认同感,从而建立职业忠诚度和职业承诺。

2.学习内容的设计。有效的职业学习只能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学习内容主要是将学习与工作整合起来,以反映职业特征、具有学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设计具体需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1)突出学习任务的功能和学习价值。学习任务不一定是真实岗位工作任务的再现。如严格控制的企业生产流程或任务实施时主要呈现的操作程序,学生在学习(工作)进程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暂停工作实践进行理论知识学习;(2)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采用个体式或小组合作式学习。学生具有自我管理的空间和独立学习的手段,有空间独立获得必需的知识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3)学习内容由与工作相关的要素组成,即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劳动组织和质量要求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尤其是工作过程知识,如对产品或服务历史发展的分析,工作原理、生产设备的结构和功能,技术及产品的使用价值,人、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4)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尽可能相一致,直观呈现工作条件、工作对象、仪器设备和工具等,同时,具有相应的学习媒体,如教材、学习材料、工作页、工具书、多媒体学习资源和计算机辅助学习设备,还为学生提供及时与教师交流的机会和师生共同研讨式学习所需要的构建性学习媒体;(5)学习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工作过程的质量,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关注学习任务所设定的学习目标能否实现,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个体或小组同学。

3.学习过程设计。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并掌握操作技能,获得工作经验,形成工作思维,培养职业能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一方面,在学生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以小组合作或个人的方式去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自由地使用学习资源,有机会参与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学生要以工作者的身份,而不仅仅是学生的角色参加学习与工作;(2)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有一定实际价值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具有尝试新活动方式的实践空间,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统一的教学效果;(3)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完整工作过程包括:明确任务、获得信息、制定计划、作出决定、实施计划、检验质量、评价反馈等环节。

4.学习评价的设计。学习评价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程度为依据,评价的内容包括:收集信息的质量、计划的可行性、完成任务的质量、操作的技能水平、工作的态度、工作的习惯、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深度、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汇报过程的表达、合作的精神、在小组中统筹的能力等,涉及到情感、态度、意识、习惯、方法、知识、技能、合作、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评价方式上,更加关注过程性的评价和阶段性的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更加关注学习者自我的评价。

5.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及提供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学习资源,并要求学生取得一个特定的工作成果——或产品、或服务。在学习环境设计时着力做到两个方面:(1)将真实的产品生产融入教学中。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设备,按照产品质量标准,才能完成真实的、具体的工作任务,才有可能创设学习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工作过程是一体化的情境,即“真刀真枪”的实习体验。真实工作设施的使用,使学生感觉到是在真实地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才有可能产生一些不可预期、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产问题,才能产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诱发真正的学习;(2)加强理实一体化的实训场所建设。教学场所模仿企业的生产环境,形成真实的工作情境,使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因素如工作条件、工作对象、工具和设备及其使用、工作方法、质量要求、劳动组织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直观地显现出来,促进完成工作任务。学习资料包括整套的专业工具书和从行业企业获得的包括生产规程、工艺流程、工作记录表、绩效管理等工作资料,通过配备与企业相同的生产工具和仪器,使学生能够使用工作实际应用的仪器和工具,解决真实的工作问题。

三、产训一体课程拓升

当前,职业学习不再是一个“从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而是“从门外汉到专家”的过程。人的职业能力的发展按照后者过程进行,总共需经历5个阶段,即“门外汉(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熟练者”—“专家”。职业教育机构的任务,是把处于低级阶段的人通过合适的方法代入更高级的阶段。[2]江门市技师学院依据学生从“初学者到实践专家”的职业成长过程规律,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构建了初级晋升、中级提升、高级拓升,三级拓升的层级课程。

(一)初级晋升

“初学者”通过基础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学习职业定向与概况知识,使自己能够尽快了解职业所涉及的本质内容,从职业化角度来理解所学职业的轮廓,并对自己的职业行动进行批评性反思,成长为“高级初学者”。

“高级初学者”通过系统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学习职业的关联知识,使自己能够在对职业的系统结构充分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在考虑技术与劳动组织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前提下,在相关的职业情境中解决问题和完成工作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和获取相应的职业合作能力,成长为“有能力者”。

初级晋升阶段以基本技能和基础工艺为训练内容,以班级建制,在校内实训中心进行,采取一体化、模块化的训练形式。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初级晋升阶段设置如图2所示。

图2 电气自动化专业初级晋升阶段课程设置情况

(二)中级提升

“有能力者”通过特殊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学习细节与功能知识,使自己掌握与系统能力互补的、涉及解决问题较多且具有特殊性职业工作任务的细节与功能知识,并具备完成诸如故障诊断等非规律性工作任务的能力,其中涉及相应理论知识、特殊的手工艺技术及对最初经验的运用,成长为“熟练者”。

中级提升阶段以专业技能和生产工艺为训练内容,以小组建制,在校内(校中厂)生产车间进行,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训练形式。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中级提升阶段设置的课程如图3所示。

图3 电气自动化专业中级提升阶段课程设置情况

(三)高级拓升

“熟练者”通过不可预测的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学习基于经验的专业系统的深入知识,使自己形成对于直至学科体系深化知识的关联性理解,具备在不可预测的工作任务层面的职业能力,成长为“专家”。

高级拓升阶段以生产技能与现场工艺、生产型设备综合运用为训练内容,实行“师徒制”,在校内生产车间或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采取产品生产、顶岗实习训练形式。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此阶段设置的课程主要有:自动生产线运行维护、数控系统运行与维修、过程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等。(见图4)

图4 电气自动化专业高级拓升阶段课程设置情况

三级拓升课程在其具体实施上采取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级拓升方式,每一层级阶段均贯穿职业素质训练,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团队意识等。粗加工阶段,学生主要进行生产感知,感知相关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素养;半精加工阶段,学生主要进行生产悟知,领悟相关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素养;精加工阶段,学生主要进行生产行知,形成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粗加工阶段安排在一年级,半精加工阶段安排在二年级,精加工阶段安排在三年级。(见图5)

图5 三级拓升图

江门市技师学院以培养“技能实用、岗位顶用、发展耐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产训一体的课程目标,融合工作领域和学习领域构建课程内容,并且通过初级晋升、中级提升、高级拓升来实施课程。这种课程模式是现代技工院校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产与实训相融合、工作与学习相契合的典型代表,是将职教理念落到实处的成功案例,值得其他技工院校借鉴。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8.

[责任编辑 秦 涛]

邹康,男,江门市技师学院院长,技工院校国家级督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创新、技工院校管理机制改革。

G712

A

1674-7747(2015)35-0047-05

猜你喜欢

技工职业过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从技工到英雄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职业写作
对新时期技工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技工与专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