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江流域生态文明经常性教育的功用探讨

2015-01-17李建铁

学理论·上 2015年3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摘 要: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制约者,生态文明经常性教育实践可以促进湘江流域和谐发展,以教育为抓手,以示范基地为辐射,以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为依托,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可助推湘江流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湘江流域;生态文明;经常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7-0027-02

一、湘江流域概况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作为长江的重要一支支流,发源于广西灵川县海洋山,经兴安、全州进入湖南东安县,在湖南省境内,由南向北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至岳阳的湘阴濠河口流入洞庭湖,绵延844km,所覆盖的流域面积94 660km2,其中,在湖南省境内的干流长670km,拥有大小支流1 300多条,流域面积覆盖达85 383km2,约占湖南全省总面积的40%[1]。湘江流域原是一个自然地理的概念,指代中国境内降雨汇入湘江的区域,在湖南省包括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永州、娄底、邵阳、岳阳等9市67个县市区,面积8.5万km2[2]。湘江流域社会经济发达、城镇密集、人口众多。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它连接东部沿海和中部内陆,沟通长江经济带与华南经济圈,不仅是湖南省最重要的经济带,也是我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人口、城市和经济集聚区。截至2010年底,湘江流域实现GDP912 20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4 842亿元,人口总量3 774万,分别占湖南全省的76.7%、82.2%和57.3%,城镇化率47.2%[2]。为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山川秀美、区域协调的美好家园,支撑湖南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湘江流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这是关系湖南全省当前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探索流域科学发展路径,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路子,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要求和《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2013年2月22日制定并发布了《湘江流域科学发展总体规划》,全面吹响了湘江流域科学发展的集结号,擂动了湘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冲锋鼓。

二、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助推湘江流域科学发展

关于湘江流域的研究,人们早就进行并且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学术关注度如下图:

2014年10月12日,通过“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湘江流域”为关键词对在网信息进行主题检索,共获得1 238条信息,涉及学科领域前五位的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870)、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128)、水利水电工程(106)、经济体制改革(100)、工业经济(79)。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研究44个,涉及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33)、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5)、经济体制改革(3)等领域。由此观之,有关湘江流域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与经常性教育相关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等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论述。更为重要的是,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开始关注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经常性教育问题,国外很早就注意青少年的生态文明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行为养成,其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平等教育观、民主式教育观、沟通式教育观、理解式教育观、活动式教育观等理念和方法有着独到之处。国内也积极进行了生态文明建设中教育的意义和功用、内容和方法的探讨。如: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和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自2009年始,为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和各地区开展了“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评定。2012年11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012年中国人权进展白皮书》首次写入了生态人权保障,提出坚持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3]高屋建瓴地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人,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与意识的养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与保证。

由于受傳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和落后生活、经营、管理理念影响,近年来湘江流域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可持续发展压力日益增大,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极大的挑战[2]。即便是《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繁荣、和谐、秀美的新湖南》和《湘江流域科学发展总体规划》中都强调了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与重要性,但不知基于何种因素,对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却鲜有提及,可见,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湘江流域科学发展中亟须补上的一课。

在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当下,在生态文明教育日益深入、细化的当下。如何开展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最大程度地挖掘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广度与深度,总结、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性、富有针对性。全面系统的研究不多见。为了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绩效,延伸生态文明建设的时空效能,培养更多的生态文明建设者和维护者,探讨和研究上述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这也是加快湘江流域科学发展,助推湘江流域社会腾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手段。

三、生态文明经常性教育实践促湘江流域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中的一切生产生活活动都与人息息相关,都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的,人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湘江流域的科学发展、生态建设同样也离不开教育的介入。教育是人类社会遗传的重要载体,以教育为抓手,以教育点为基地,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氛围,提升湘江流域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事半功倍。

湘江流域是湖南发展的核心区域和黄金地带,既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也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人类的开发建设,特别是一些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生态意识薄弱、文明理念缺失,在经济压倒一切的思想支配下,出现了许多破坏生态、竭泽而渔的现象,虽然经济上获得了一点收益,但面对巨大的生态损伤、环境损害的付出,却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不值一提。由于管理者、建设者、既得利益者和即将受害者的生态意识与能力不强,虽然也有生态保护,环境审评,建设规划等一道道把关,却也出现了湘江流域外的“千岛湖违建”“企业违规排水”[4]等事件,也有湘江流域内诸多的生态事件对人体的影响[5],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3年5月24日在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说。“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6]我们期待着责任追究制度的早日落实,这样保护的效果才能水到渠成,我们更希望生态文明教育的进一步加强,让人民生态文明意识与能力有大的提高,这样,生态保护才能得以落实,生态环境得以和谐,生态成效得以巩固。

四、湘江流域生态文明教育资源助推经常性教育实践

到目前为止,湖南省拥有两个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一个是植物园(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一个是高校(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两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湘江源头区域与武陵山片区),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另外,全国2 74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中,镶嵌于湖湘大地的有110处,而且这些森林公园,多处为世界遗产地或世界地质公园保护范围,年接待游客2 774万人次,是生态文明教育与辐射的最佳资源,是建设“四化两型”美丽湖南的宝贵财富。其中,两个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都坐落在湘江流域境内,是湘江流域开展经常性生态文明教育的资源、示范与依托。

其中,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始于1975年的湖南农学院衡阳分院,是一所拥有16 000名学生的农林医卫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是“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湖南省教育科学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基地”。成功孵化了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训基地1个和省级示范专业若干。培育新品种18个,获得发明专利19项。参与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衡南县工联村世界红壤改造生态农业示范教育基地建设,创建了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湖南省衡阳市黄沙湾环保实践基地、南岳森林生态旅游教育实践基地[7]。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位居省会城市长沙,成立于1985年,为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全园占地面积12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0%。现园内引种驯化、迁地保存了植物208科900属3 200多种4 000多个品种。建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植物组培中心、全世界最大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种群繁殖基地、全国首家“森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是“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8]。

以永州的江华、宁远和蓝山三县为基础的湘江源头区域于2014年8月7日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门联合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紧紧围绕破解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并以确定的制度创新点为重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力争取得重大突破,为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有益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9]。

前有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再有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强大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示范与先行先试点分布在湘江流域,只要善加利用,凝聚功能,相互补充,不断总结,假以时日,完全可以以点带面,发挥其最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成为湘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湘江流域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力器。

参考文献:

[1]向云波,张勇,袁开国,等.湘江流域县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7):88-93.

[2]湖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处.湘江流域科学发展总体规划[EB/OL].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门户网,(2013-02-22)[2014-02-14]http://www.hnfgw.gov.cn/hgzh/

qygh/37668.html.

[3]习近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N].河北日报,2014-03-08(1).

[4]搜狐焦点.央视曝千岛湖遭填湖建酒店别墅高尔夫球场[EB/OL].人民网,(2013-06-07)[2014-10-01].http://travel.focus.cn/news/2013-06-07/3421191.html.

[5]廖愛玲,金煜.专家解读湖南镉大米事件:土壤镉污染主要因采矿冶炼[N].新京报,2013-05-22.

[6]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集体学习[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2013-05-24)[2014-10-01].

http://www.gov.cn/ldhd/2013-05/24/content_2410799.htm.

[7]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基地简介[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4(2).

[8]湖南森林植物园概况[EB/OL].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网,(2013-

05-24)[2014-10-01]..http://www.hnfbg.cn/html/about/about

us/.

[9]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第一批)的公示[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门户网,(2013-05-24)[2014-10-01].http://www.mof.gov.cn/z

hengwuxinxi/bulinggonggao/tongzhitonggao/201406/t201406

05_1088158.html.

收稿日期:2014-12-30

基金项目: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湘江流域生态文明经常性教育的实践研究”(2014BZZ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建铁(1971-),男,湖南衡阳人,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基于TOPSIS法新疆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测度评价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浅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落实策略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发挥检察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