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部手术的疗效
2015-01-16郑宜华山东省乐陵市中医院麻醉科253600
郑宜华 山东省乐陵市中医院麻醉科 253600
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部手术的疗效
郑宜华 山东省乐陵市中医院麻醉科 253600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部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老年髋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部手术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老年髋部手术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 麻醉 疗效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长,国民身体机能不断下降,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容易诱发髋部疾病,对于高龄患者来说,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是临床较为多见的骨科疾病,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危人群。患有髋部疾病的老年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方面容易受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降。近年来,伴随麻醉技术的逐年发展,临床治疗髋部手术的方法更加先进,使临床治疗高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髋关节部位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是高龄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常选用的两种方式。本文将近期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7.4±1.6)岁;体重47~71kg,平均体重(56.75±13.35)kg;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分级:Ⅰ级25例,Ⅱ级15例,Ⅲ级10例;身高156~178cm,平均身高(168.83± 14.18)cm;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不慎摔伤20例,疾病5例;合并高血压10例,冠心病10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肺气肿10例,糖尿病5例,其他5例。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62~72岁,平均年龄(66±5.5)岁;体重46~72kg,平均体重(54.75±14.35)kg;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分级:Ⅰ级20例,Ⅱ级16例,Ⅲ级14例;身高157~177cm,平均身高(167.83±13.18)cm;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不慎摔伤22例,疾病8例;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11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肺气肿11例,糖尿病4例,其他9例。两组均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自动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在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受伤原因、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本文入选的100例老年患者,均给予系统检查后择期进行髋部手术,检查包括血生化常规、凝血四项、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胸部拍片、心电彩超等检查。排除严重脏器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存在药物过敏情况者以及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患者。
1.3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均禁水、禁食8h,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安定10mg,阿托品0.5mg。进入手术室后给予使鼻导管氧气吸入,流量3Lmin,开放静脉通路,依次静脉推注丙泊酚2.0mgkg,瑞芬太尼1.0gkg,维库溴铵0.15mgkg,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础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图变化。对照组:实施全麻,首先给予患者1.0%异氟醚进行吸入,之后给予维库溴铵0.05mgkg及芬太尼1.0gkg,间断追加,微泵持续给予丙泊酚2.5mgkg静脉注射。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嘱患者麻醉实施前取左侧卧位,并给予腰硬联合阻滞方法,穿刺点选择患者L2还有L3椎部位,成功进入硬膜外间隙后,将笔尖式腰麻针送入,在穿刺过程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针进行操作。穿刺完成后,使用硬膜外导管,自头部开始植入,给予罗哌卡因0.75%,慢慢向蛛网膜下间隙灌注,完成输注后,留置硬膜外导管。医护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基本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保证麻醉安全进行。
1.4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改变情况,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起效时间、血氧饱和度指标以及麻醉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苏醒时间等,并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整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n平均动脉压(mmHg)心率(次min)血氧饱和度(%)麻醉起效时间(min)术后苏醒时间(min)观察组50 108.1±9.7*67.2±5.1*98 42.7±14.1*18.6±5.4*对照组50 113.2±11.2 90.1±10.2 96 48.8±16.2 30.2±1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伴随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各个器官功能也逐渐衰退,骨质疏松也较为明显,在日常生活、运动中容易诱发骨折、摔伤等意外,导致髋部受损,医生大多选择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髋关节手术大多是高龄患者,随着现代医学诊疗设备的发展和髋部手术的成熟,给老年髋部疾病患者提供了手术治疗的机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大、患者痛苦大、失血量多等特点,高龄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风险性较大,由于高龄患者合并症较多,在术前往往伴有呼吸、循环系统的疾患,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的心血管调节功能欠佳,给麻醉医生在用药和方法的选择上带来难度。术前麻醉需要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耐受能力,对麻醉药物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因此,麻醉方法的合理性非常重要,如何寻找最佳方案及最适合的麻醉药物,将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我国治疗股骨头坏死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该术式能够很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髋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但该种治疗方式存在出血多、刺激大以及创伤大等缺陷,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以及合并症较多,心肺储备功能较弱,治疗中老年人容易出现器官功能衰退等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1]。高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实施麻醉容易导致呼吸衰竭、术中大出血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风险性较大,因此,合适的麻醉方法对降低手术的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麻醉的选择上,临床多选用对生理干扰少、安全性高的方法,大大降低了患者呼吸、循环的干扰,麻醉效果确切,能达到最佳的麻醉状态。但种种问题均对麻醉要求很高。硬膜外麻醉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麻醉方式,但是该方法的镇痛及肌松效果均不理想,药物副作用很大。联合罗哌卡因给药后,能有效降低药物副作用,作为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能充分阻滞机体对钠离子的麻醉作用,减少机体麻醉剂对心脏、神经的不良反应,适合高龄患者的麻醉给药。研究表明,该方法既能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减少药物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是最佳麻醉方法。
综上所述,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髋部手术的疗效显著,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影响较小,麻醉起效迅速,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血流动力学干扰低、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药物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林海平,陈健,李清浩.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2):61-62.
(编辑雅文)
R614
B
1001-7585(2015)19-2654-02
201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