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载(十六)中国革命音乐的先驱
——

2015-01-14乔书田

音乐生活 2015年4期
关键词:南音日本音乐

★文/乔书田

连载(十六)中国革命音乐的先驱
——

★文/乔书田

老 骥 伏 枥 (下)

1980年7月17日,是聂耳逝世45周年纪念日,71岁的吕骥赴昆明参加了纪念活动。并在纪念会上作了题为《发展新时期的音乐创作,必须继承聂耳的革命传统》的讲话。他说,“聂耳最大的功绩在于他的作品真实地、深刻而又生动地反映了人民要求前进、要求革命、要求改革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起到了组织、教育和鼓舞群众的巨大作用”。

8月6日,回京后,又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日本“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新会长、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和原“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中岛健藏先生的夫人中岛京子。井上靖先生先后访问过中国27次。这次,73岁的井上靖担任大型系列电视片《丝绸之路》的艺术顾问,又一次来到中国,与日本广播协会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摄制人员一起,奔赴丝绸之路古道拍摄。在茫茫戈壁的骄阳炙烤下,在大漠风沙的吹拂中,寻觅历史的足迹,实现他向全世界介绍丝绸之路历史变迁的愿望。吕骥对井上靖先生老当益壮的精神表示了由衷的赞赏。就在这次会见中,井上靖代表“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向吕骥发出了访日邀请。吕骥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10月8日,正值秋高气爽的大好季节,吕骥率中国音乐家代表团一行7人赴日本访问。在东京新大谷饭店,与日本音乐界的朋友们欢聚一堂,就东方音乐的历史渊源、中日两国音乐界学术研究的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友好交流。

12日上午,在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文学博士岸边成雄陪同下,参观了日本皇宫的开放部分,并在皇宫内的音乐厅观赏了日本的雅乐表演。

13日,赴京都访问。

14日,在日本著名作曲家团伊玖磨先生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会成员陪同下,抵达八世纪建成的古都奈良参观。恰逢奈良东大寺的大佛殿经六年修缮竣工的日子。吕骥及代表团成员应邀出席了庆典活动,聆听了由团伊玖磨作曲、并亲自指挥的关西联合合唱团(1200人)和大阪爱乐乐团演奏(唱)的交响大合唱《卢舍那佛赞歌》。

说来,这是吕骥第二次访问日本。这次访问,让他和代表团成员们真正领略到了日本都市的繁华,乡郊四野的宁静和秀丽。观赏了各种音乐表演,接触了各方人士,特别真切地感受到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这些感触,不能不让他想起第一次访问日本时的情景。

20多年前的1958年3月,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吕骥以团长身份带领“中国歌舞团”一行58人,应日本《每日新闻》社、日中友好协会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赴日本访问演出。因中日尚未实现邦交正常化,代表团不能直飞东京。只能先赴广州,然后,由广州进入香港。4月4日,由香港飞抵日本东京的羽田机场。

4月10日晚,在东京的演出正式拉开了帷幕。当晚演出的节目有,舞蹈:《荷花舞》《采茶扑蝶》《孔雀舞》《扇舞》《鄂尔多斯舞》《狮舞》《红绸舞》《阿细跳月》《三月三》等。民族乐器节目有:笛子、唢呐、琵琶、古筝、古琴的独奏,还有女声独唱、合唱等。演出受到日本各界朋友及在日华侨的热烈欢迎。在东京的演出结束后(共12场),又赴静冈、大阪、名古屋、神户、福冈、八幡等地演出。最后,又返回东京,准备在东京体育场再加演三场。5月19日,正准备东京体育场的最后一场演出时,由于岸信介政府的破坏,出现日本右翼分子撕毁、侮辱我国旗事件,引起代表团的愤怒。吕骥立即与我“华侨总商会”协商对策,最后决定罢演,立即回国。邀请方“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表现友好,支持我方的决定,同意罢演。为安全起见,吕骥决定不在东京乘飞机回国,率代表团离开东京,赶往华侨最多的横滨,与在日本访问的“中国钢铁法律代表团”会合后,一起乘坐苏联的“彼得布斯克号”货轮,离开了日本。许多进步人士和爱国华侨手持五星红旗来到码头,为代表团送行。

货轮抵达海参崴的纳赫德卡港后,换乘火车经绥芬河返京。⑴

1981年2月6日,是农历的大年初二,福建泉州举行“第一届泉州元宵南音会唱”。吕骥与夫人关立人应邀赴会。

泉州,是吕骥青年时代到过的地方,他曾在这里的“黎明高中”教过音乐、美术课。相隔几十年,旧地重游,并领略“南音会唱”的盛况让他倍感亲切。

南音,源于唐代,形成于宋代,主要流传于闽南、台湾及南洋群岛一带华人聚居的地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弦管”,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的“活化石”。唐代乐人演奏琵琶的姿势,是将琵琶横抱在怀里,用拨子弹奏。至今南音所用的琵琶仍然保持着这样一种传统的演奏方式。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表演形式,就跟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完全相同。吕骥看后,兴奋不已,当夜,赋诗一首:

南音渊源古,千载传不绝。

新时期猛进,声调更清越。

侨胞传海外,异域发枝叶。

声声唱乡情,拍拍思亲切。

祖国春意浓,鲤城迎宾客。⑵

元宵会南音,欢情连天阙。

2月8日晚,他和夫人还应邀在泉州市区内观看了泉州南音的走街会唱。泉州的各个“南音会社”都打出了自己“会社”的条幅,在“下四管”⑶的伴奏下,边走边唱,十分热闹。所奏唱的曲目多半是欢快活泼的。这种古老的走街会唱形式,深得吕骥夫妇的喜爱。他们也跟着在街上走来走去,边走边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5月,正值春暖花开时节,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生,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回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这是他自1973年以来第二次回国访问,时任政协主席的邓小平亲切接见了他。中国音乐家协会为欢迎赵元任的到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一次座谈会。吕骥、李凌、江定仙、喻宜萱等出席座谈。会上,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表演了赵先生创作于1926年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和创作于1922年的《卖布谣》(刘大白词),以及他的一些其它音乐作品。赵先生听后,很兴奋,他饶有兴趣地讲解了演唱这两首歌应注意的地方,并即席用无锡方言演唱了《卖布谣》。

其间,赵先生还为《人民音乐》《北京音乐报》等报刊题了词。 赵元任祖籍常州府武进县(今常州),他本人生于天津书香之家,为清代乾隆年间进士、著名文史学家、曾写下“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著名诗句的赵翼第九代孙。

5月17日,赵先生携亲属访问了上海、南京。5月27日,携女儿如兰、新那、小中和大女婿来到故乡常州,探望位于常州市青果巷1 6弄西侧的祖上故居。这里仍然保存着平屋、楼屋各两进,上下共2 0间,均为硬山造木结构,属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祖居老屋里,他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教我如何不想他》。

常州市副市长王慎斋出面宴请了赵元任先生及其亲属一行,让他们品尝了常州名厨陈复兴师傅烹饪的家乡特色菜肴。席间,赵元任高兴地挥笔题词:“尝遍天珍之物,当推常州风味。”饭后,他们观看了上海静安越剧团戚雅仙、毕春芳表演的越剧《血手印》。

秋初,吕骥在整理书房时,不慎从椅子上跌落下来,造成胯骨骨折,住院手术治疗。

10月19日,中国音协和文化部艺术教育局联合在北京召开“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术讨论会”。这是长期以来吕骥最关心的一件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全国各音乐院校、部分艺术师范院校及其从事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与教学的教授、学者共40多人出席了会议。吕骥却因病未能出席会议。

10月30日会议结束时,他带着稍有好转的病体坚持出席了闭幕式,并在闭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如何编写一部具有“人民性、时代性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提出了带有方向性的意见。为尽快恢复健康,1982年初,在夫人关立人陪同下,赴厦门鼓浪屿疗养。

3月初,身体状况大为好转,返回北京。

4月中下旬,文化部在广西南宁召开“全国部分省、自治区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座谈会”。这是我国音乐界第一次召开专门研究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的座谈会。历来重视民歌研究工作的吕骥,虽然身体刚有好转,不便远行,但他仍然坚持赶赴广西,出席了会议。会议结束后,他赴云南视察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云南卷》的编辑、定稿工作。

工作结束后,想借此机会到风光秀丽的丽江一游。负责安排吕骥行止的《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云南卷》的主编吴学源,立即作出了安排,他给丽江地区文化局的林局长打了电话,把吕骥要到丽江的消息告诉了他,要他抓住这个难得的好机会,赶紧把纳西古乐的老艺人们集合起来,做好准备,等吕骥到丽江后,让吕骥听一听他们的纳西古乐。

吕骥到达丽江后,林局长迫不及待地陪同吕骥,观看了纳西古乐中的“洞经音乐”⑷和“白沙音乐”⑸的表演。吕骥看后,非常兴奋,给予他们很多鼓励。还高兴地与老艺人们合影留念。在后来出版的《宣科与纳西古乐》一书中,详细记述了这件事,并附有吕骥与老艺人们的合影照片。

(责任编辑 张晓燕)

(1)2005年6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人民音乐家吕骥传》说,“1958年以吕骥为团长、查阜西为副团长的中国歌舞团一行64人赴日访问演出。”又说,“整个访问演出十分轰动,所到之处受到十分热烈的赞赏和欢迎。”见该书第207页。其中错误有二:一、当年《人民音乐》报导这一消息时,代表团人数为“58”人。显然,48年后的《人民音乐家吕骥传》的作者,没有查阅史料,只凭人的回忆是不准确的;二、由于这次演出受到岸信介政府唆使的右翼分子制造了撕毁侮辱我国旗事件,演出未能圆满结束而提前非正常回国。这么大的政治事件只字不提,是不全面的。

(2)鲤城:即泉州的俗称。

(3)下四管:福建南音的伴奏乐队分“上四管”、“下四管”。“上四管”为丝竹乐队;“下四管”为吹打乐队。“下四管”乐器包括:中音唢呐(泉州叫“南嗳”)、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即木鱼)、四宝、声声(即铜铃)、扁鼓,共十种,又称“十音”。

(4)洞经音乐:又称“洞经古乐”。民间器乐曲种。流传于云南汉族地区和丽江、楚雄一带纳西族、彝族地区,源于古代中原的道教丝竹乐。道教经书分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洞经音乐以谈演道教经文《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洞经乐队庞大,分文、武两种。据史料记载,洞经音乐先在四川蓬溪县流传,明朝永乐七年传入大理,后逐渐传遍全云南。

(5)白沙细乐: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民间古典乐舞套曲,属纳西古乐的一种。传承于纳西族民间丧葬歌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沙细乐的渊源有多种说法,最可信的一种是: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亲征大理,纳西族首领阿良以礼相待,忽必烈深受感动。率军北还时,赠与阿良大量礼物,其中将一半乐工,一半乐谱赠与阿良。又因部分伤残士兵无法北还,留在了当地,繁衍生息,逐渐与纳西族习俗相融合,形成了纳西古乐。

猜你喜欢

南音日本音乐
弦管南音“固首”体系研究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李进杰的南音情
《黄金时代》日本版
FATE, PLAY, LOVE
音乐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