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对策

2015-01-14金盆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评价课程

金盆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也越来越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中非指定领域内容的开发。但是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活动有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相悖的地方。传统的春游活动、读书节及歌咏比赛等活动,在实施中有明显的不足。比如,形式化倾向严重,只注重活动结果,而忽视活动过程;没有针对性,目的性不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常常处在被安排、被设置的配角地位,学生不可能在这种活动中享受到自我发展、自主成长的快乐。所以这些活动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生成性、实践性。可以说,这种类型的传统活动不全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那么如何将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此,笔者将以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对策。

一、树立教师“课程意识”,制定活动目标

许多教师认为校园文化活动纯粹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性活动,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做,把自己放在被支配的地位,因而产生“有它不多,无它不少”的感性认识,于是淡化了对学生活动的管理和评价,只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参与活动就行,虽然在活动中组建了小队,但由于没有课程内容体系,活动有时成了“有空搞搞”,活动课时得不到保证。正因为活动的随意性,使活动目标不一致,活动形不成常规,整个主题学习生活不够系统,各活动之间成为零散、不均匀的分布。也因为活动的这种随意性、零散性,使得对学生发展的各方面促进作用不够深远,难以发挥活动应有的价值。如往年的“跳蚤书市”活动,教师们忙得不可开交,但学生只把自己当成参与者或表演者,完全听从指挥,到头来,这样的活动忙坏了教师,乐坏了学生,看上去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没任何意义。

例如,笔者在今年的“小飞鱼跳蚤书市”活动中,不再套用原先的活动模式,而是真正走进儿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整体设计活动。在学校举行阅读节开幕仪式之后,笔者为此次活动制订了以下活动目标:1.认知:认识到通过同学间的物物交流,可以让学习用品发挥更大的效率;了解同学间开展物物交流的一些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同学间相互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锻炼、提高各自的动手、设计交流方式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交往中体验团队成功的喜悦,在挫折中经受生活的历练。有了具体目标的引领,活动也变得有价值、有意义了。

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参与活动过程

在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往往处于被支配、被指挥的状态,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没有主人翁意识,更不用说积极参与活动。而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获得发展的课程。也就是说,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自主的学习者和课程的建构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活动想要提升为综合实践活动,就必须将学生的角色定位好,才能有效开展活动。

例如,“小飞鱼跳蚤书市”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体验活动,为了让此次活动更有价值,笔者在活动前专门开设了一堂综合实践指导课。课堂上,把主动权给学生,放手让他们自主讨论活动方案,策划营销方式,畅谈活动金点子。课堂上,人人参与讨论,将整个活动分为四个小组:筹备小组(书本汇总、分类、登记在册)、宣传小组(取好店名、编写口号、制作小海报)、销售小组(导购员、收银员、记账员、准备零钱、营销策略)、后勤小组(申报摊位、书摊布置、维护秩序)。在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小组后,学生忙开了:如宣传小组的学生有的负责出点子,有的负责版面设计,有的负责书写……由于筹备工作到位,宣传作品也高人一筹。“销售小组”的学生更是忙乎,从挑选导购员、收银员、记账员到营销策略的制定都非常认真细致,要求导购员微笑接待,收银员精准计算,记账员及时记录,还学会用买书抽奖的营销策略来吸引顾客,虽辛苦但不亦乐乎。在这次活动中,学生无论是制定方案时的智慧集合,还是遇到问题时的集体讨论,都带来了不少惊喜。他们学会了怎样合理分工,如何有效合作。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建立活动评价体系,贯穿活动全程

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基本没什么评价,“热热闹闹搞活动,平平安安回教室”这是活动的最大宗旨。即使有评价,也是方式比较单一,只关注结果。如学校举行的体育节活动,以获得奖项作为唯一的评价。结果得奖的学生兴高采烈,没得奖的垂头丧气,比赛一结束,活动就画上圆满的句号。这样的评价模式显然不符合综合实践课程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一般采用质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加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的评价应是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全过程。

例如,在开展“阅读节”“英语节”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时,让学生举办“成果秀”和“答辩会”,每个小组都呈现了活动成果,有的在教室里布展,有的现场秀,有的PPT展示……展示时,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进行成果答辩。之后,小组成员经过商议给最满意的作品贴上一颗大“★”,获奖的小组还要发表获奖感言。这样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和收获。同样,“小飞鱼跳蚤书市”活动从启动阶段到落下帷幕,评价始终贯穿其中。有对活动方案的评价,有对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的评价,有对实践过程中合作能力的评价,有对成果的评价等。这些即时性评价随时随地地穿插在整个活动之中。同时,还进行了反思性评价。在实践体验之后,活动进入了信息整理和总结阶段,这时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如陈述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包括取得了哪些成绩,对这些成绩又是怎样认识的,在活动中有些什么经历,从中得到了哪些体验或经验。如遇到过什么挫折,当时的所思所想,以及是否进行过有效的自我调整;当成功时又有什么感受,从中又有什么感悟和思考等。为此,我们设计了“收获苑”“畅想曲”“小组评价表”“综合评价表”等进行反思评价。另外还有展示性评价(针对各自小组的特色,讨论选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如展板、幻灯、录像、小制作等)和关注性评价(家长和老师评价)。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可以根据活动所涉及的内容不同而采取合适的方法,可以根据各种活动的性质,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全面地、客观地、真实地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让学生有收获,有反思,更有能力的提升。

当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动具备了主题与活动内容、课程目标、学习活动方式、活动过程、活动总结和体验与感悟等课程要素时,那么学校的传统文化活动将会走上更系统、更为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之路,而这一举措也改变了综合实践活动选题难的问题。两者的结合,既鲜活了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又夯实了综合实践活动,真可谓一举两得。

(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 311800)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评价课程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