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自省能力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5-01-14叶敏
叶敏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刚健有力,“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注重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需要,主张主动修身,克服自身的弱点,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道德规范。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以“礼”的规范约束个人的欲望。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世界上一切道德高尚的人,都是严于剖析自己、自觉内省的人。笔者有幸和同年级组的老师共同探讨在品德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省能力,有了一些粗浅的感悟和积累。
一、“自省”的内涵
“自省”即“自我反思”。《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心理学家认为:自省就是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反思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的过程。
“自省能力”是人的主体力量的集中显现,是以自我意识为操作核心,通过调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多种因素,发展理解能力,增强批判意识,以促进自律精神、实现自我教育的一种能力。
品德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课程。品德课中经常呈现儿童生活的各种场景,为学生的自省提供了大量的例证和舞台。品德结构本质上是一种自律机制,德性的成长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品性的锤炼常常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监控、自我超越的过程。品德教学中的自省能力是自我调节学习的一种形式,强调反省、内察、体悟,以品德课中的事例为基础,结合亲身经历,进行理性思考,反躬自检,以求道德提升。
二、引导学生“自省”的策略探究
我们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努力探寻有效的自省策略,有了一些粗浅的感悟和积累。
(一)从设疑入手,提高自我认识
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索,以问题为鉴,针对自己的情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强化认知。
1.情境展示,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他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审视他人所接受的强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从而提出疑问,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认真审视问题。
【案例】教学《集体生活需要合作》一课时,教师创设情境:小强等四个同学打扫卫生,每人打扫一个小组。卫生检查时却被评为“不合格”。四人都认为自己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因而很不服气并相互指责起来。
讨论:(1)小强等四个同学的值日工作问题出在哪里?(2)如果你们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做?
生1:他们各扫各的,没有配合起来。如果是我们,一定会扫完再检查一下其他地方有没有扫干净。
生2:我觉得小强他们不应该为这事争吵,这个责任大家都该承担。他们分工不合理,如果是我们四个人扫地,会这样安排:两个人分别扫两组,一个人负责洒水、倒垃圾,还有一个人负责检查并打扫没有扫干净的地方。
【案例解读】教学中,教师预设情境并巧妙提出问题,让学生处于情境之中,学会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学生以小强等同学的问题为鉴,对问题根源进行思索,针对情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强化认知。
2.呈现事例,发现问题,对比思考
尝试从正、反两个方面唤起学生的反省意识,引发学生的价值冲突,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适时内省。
【案例】
在教学《孝心献老人》一课中,教师以统计表的形式呈现出祖孙两代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你做的哪件事深深地伤害了老人?你想对曾经伤害过的老人说什么,写下来。
生1:外婆,以前你批评我,我老是和你顶嘴,真不应该!以后,我一定会好好地听你的话,再也不和你争吵了。
生2:爷爷奶奶,每次我回来时连招呼也不和你们打,让你们很伤心。我会改正这个缺点的。
【案例解读】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教学中,教师关注儿童当下、即刻的真实生活,在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意义牵涉”的关系,引导儿童对当前的真实生活进行观察、思考、反省、体验,并最终走向更好的生活实践。
3.直击现象,提炼问题,深入思考
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灌输模式批判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价值澄清”课程模式。它以生活中具有争议的道德意义事件为导入,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分析、价值论证,以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价值评判与选择能力。学生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生活现象,是更为直接、有效触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鲜活教材。
【案例】在教学《诚实是金》一课时,教师课前对部分班级诚实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这样一张纸条:诚实在很多时候是要吃亏的。比如我作业没写。如果老老实实地说没写,就会被老师批评,爸妈责骂。要是说我把作业忘在家里了,倒会好些。
上课时,教师利用这张纸条展开讨论:当诚实的结果会碰到责骂时,你会怎么办?
【案例解读】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教师要留心生活、关注社会,善于捕捉学生日常生活中有道德意义的随机事件,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价值讨论。学生有的说:“虽然主动承认错误需要承担责任,但这样自己对待学习的责任心会更强,下次就会避免这样的错误。”也有的说:“虽然老师会批评,但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关心,老师让我们对作业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学生结合过去的知识经验,对事件进行新的思考、定位。
(二)从体验入手,进行自我调节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体验活动,通过学生的个体反思、同化、顺应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内化自我观念,建构知识意义,从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
1.游戏体验,自我感知
儿童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游戏精神,游戏能启迪智慧。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在游戏过程中,自省错误行为,调整心理状态,产生新的经验,来调控自己的行为、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案例】在教学《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时,教师设计“挑豆”游戏,从四种颜色的豆中快速挑出绿豆。教师播放动画片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游戏结束,让孩子谈感受。
生1:在挑豆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动画片就慢了。
生2:我先把大豆挑出来,这样碗里就只剩小的绿豆了,挑起来就容易多了。
……
【案例解读】这是从“行动”入手实现体悟的一种活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氛围,不加任何暗示,学生们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自由地体验。学生意识到好的办法能加快挑豆的速度,外界的干扰能分散注意力,影响挑豆的速度,这正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如果再玩一次,相信学生一定会马上调整新的状态,克服课堂上各种不利因素,让自己达到最佳状态。
2.情境对话,讨论领悟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反映,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教学中,教师创设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特定情境,可以让学生在设身处地、推己为人的对话体验中实现认知内容和个人价值标准的共鸣,加速对道德观念的认同。
【案例】在教学《退一步海阔天空》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此时此刻,当我们面对那些压在心头的烦心事,你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些什么?
生1:记得那一次,王锦鸿问我借稿纸,因为他下课叫我绰号,我就没借他。今天,我想对他说:“对不起,王锦鸿,当时我应该借给你的。”我想对自己说:“我不应该为了一件小事而斤斤计较。”
生2:记得那一次,李佳昆跳绳时甩了我一下。我马上打了他一拳。今天,我想对他说:“对不起,其实当时你也不是故意的。”我想对自己说:“以后要控制自己的脾气,分清事情是故意还是无意的。不应该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案例解读】海涅说:“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教师让学生回顾生活中,尤其是有冲突情境下的道德行为,剖析作出道德选择的思想基础与心理动因,并对行为后效进行价值分析,在静心自省中获得体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有对自己过去良好行为感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有对自己过去缺少同情的良心遣责。在深刻的反省后,无论说者、听者都会产生心灵的震撼。
3.角色扮演,移情体验
有效的教育应该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角色扮演遵循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在表演的过程中慢慢体验,从中领悟思想内涵,提高道德认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案例】在教学《家人的爱》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让孩子扮演父母,教育孩子。再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一个孩子?
生1:有一次写作业,我边看电视边写,妈妈加班回来了,我还没写完。妈妈就批评我,然后陪着我写完作业,一直到很晚才睡。现在想想,妈妈一天工作辛苦了,我真不该让妈妈操心。
生2:以前吃饭时,碰到我不喜欢吃的菜,我就不愿意吃。我演了妈妈,才知道原来当妈妈是很辛苦的。以后,我应该帮着妈妈洗洗菜,不应该挑食。
【案例解读】高尔基说:“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学生通过扮演父母,换位体验,感受家人之爱。他们在情感体验和交流中、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提高认识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对自己不良的言行进行自省,获得新行为。
(三)从实践入手,加强自我意志
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光靠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道德观点、产生的行为冲动,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课内操作、表演等当堂见“行”外,还必须依靠课后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巩固。
1.合作探究,互商对策
自省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出过失及时纠正。英国学者伊恩·麦吉儿行动学习的观点认为,小组更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他们自己的经验,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提高。
【案例】在教学《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时,教师针对学生生活中的共性问题——“上课老是做小动作,思想不集中”,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学习坏习惯的对策。
学生讨论后的对策为:(1)不要长时间地看电视(实在控制不住的时候,可以请家长提醒);(2)晚上早点睡觉;(3)课堂上有听不懂的地方,下课或放学后要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
【案例解读】教学中,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就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学生的个性和共性,找准教育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对策。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个体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能反思不良习惯,并商讨出对策。学生们懂得有难题要想办法一起克服,提高了反思的效率。
2.静心自省,调控行为
“静坐常思己过”,以安静的心境自查自省,才能克服意气情感的干扰,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捕捉到平时还自以为是的过失。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集中研究自我调节学习,强调把学习者看成是能够参与并控制学习过程的自我调节主体。这种自我调节首先表现为一种自我效能感,确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地调节自己的学习。其次是自主选择目标,学习需要自己去设立目标时才会促使人进行自我调节。第三是有计划地选择各种学习策略,组织学习活动,以及对学习的自我指导、监控、评价。
【案例】在教学《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让学生针对自己学习上的坏习惯,思索应对策略这一环节,并呈现“争星卡”,让孩子在课后开展自省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生1:我的坏习惯是做作业时,听到妈妈放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就忍不住偷看。我的办法是:(1)做作业时用棉花塞住耳朵;(2)和妈妈商量把声音调轻一点,或者不看电视;(3)尽快把作业做完,再去看电视。
生2:我的坏习惯是字写得太差了。我的办法是:(1)写字的时候放慢速度,把每个笔画写好;(2)可以参加书法班的培训。
【案例解读】教学中,教师用温和鼓励的话语,引导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调节自己的学习。接着让孩子选择自己生活中的一个坏习惯进行反思,认真地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把课堂中初步的学习成果植入平时的日常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自觉地把道德观点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并外化成具体的行动,从而发展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
三、教学思考
品德课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通过书面或口头言语方式在课堂上外显,学生充分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沉浸于一种丰富、和谐、智慧、博大的氛围之中,获得一种触及心灵的影响。
值得高兴的是,部分学生能把自省迁移于日常生活中,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反思,减少了同学间的矛盾。在两人发生矛盾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很好地进行自省,双方不会因为小事而斤斤计较。
自省贵在坚持,品德课中的引导只是在学生心中开了一朵小花,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超越自我?这是一种积极的实践方式,需要教师继续探索。
(浙江省富阳市实验小学 3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