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中的“和美”语文

2015-01-14杨再隋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和美融通语文

杨再隋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至今已十多年了,有喜有忧,苦乐相伴。令人高兴的是,伴随着课改的进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语文教师,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教学风格,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在众多的教学风格中,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虽然出道较晚,但却引起了小学语文界的格外关注。

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和美”语文应运而生,绝非偶然。浙江湖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光山色给这原本秀丽的江南城市平添了恬静、闲适、淡定的雅趣。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中的盛新凤,铸就了她温婉而又执着的性格。在近二十年的教学、教研实践中,盛新凤老师细心揣摩,反复琢磨,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和美”语文终于破茧而出,并以其清新、恬淡、优雅的教学风格,获得了小语界的认同和肯定。

如前所述,一种教学风格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现象。风格既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也是教师心灵的映照,是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人格素养、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审美素养的综合体现。风格即人,文如其人,课亦如人。

作为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见证人之一,我从上世纪60年代初就接触中、小学语文教学。大学毕业后到中、小学教过语文,参与过多种教改试验,也参与过多次“教学大纲”的审查修订,包括参加对“课程标准”的审议,参与过十多年全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审查,也主编过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目睹了我国语文教学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多少年来,在中、小学各个学科中,语文教学争议最多,非议也最多,加之我们在思想上没有树立科学发展观,缺乏辩证法,看问题,非此即彼,各执一端。文道之争,争了几十年,还是众说纷纭,难以形成共识。在上世纪60年代,哲学上“一分为二”的观点风靡一时,这是斗争和对抗的需要。原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杨献珍提出了“合二而一”的观点,认为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统一,也可以融合,立即遭到了大批判。周谷城先生别出心裁地提出了“无差别境界论”,认为各科矛盾处理得当,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呈现出“无差别境界”。这就是和谐社会的蓝图,大同世界的理想。由于不合时宜,自然也遭到了批判。其实,语文界的许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语文教学中的两极矛盾。例如文与道、主体与主导、讲与练、理解与运用、读与写、语文与生活、课内与课外等等,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是可以融通的。不是强调“文”就一定得牺牲“道”,或强调“道”就一定得牺牲“文”;强调“学生主体”,就一定要削弱“教师主导”;强调学生“多练”,就一定会忽视教师“精讲”等等。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问题,有的解决得比较好,有的至今仍困扰着我们。此次新颁《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强调“综合”“联系”“整合”“统筹”,试图引导老师们解决好语文教学中的诸多矛盾,处理好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和联系。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盛新凤老师不可能亲历语文教学改革的艰难历程,但以她特有的悟性和灵性,她在教学实践中似乎感悟到了什么,又在传统文化中似乎发现了什么,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她首创的“和美”语文和我国半个多世纪的语文教育息息相通,和许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不谋而合。一个善于思考、勇于进取的教师,只要他具有教师的良知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必然会成为一位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盛新凤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对“和美”语文,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什么叫“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和”即“适中”“适度”“适宜”,是对立双方的联结、平衡、协调、均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所谓“适合”也是对“和”的一种表达,是“和”的一种形态。语文教学中的“和”,是各种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各种关系和联系的联结和交融。“和”是一种生命状态,自然得体、优雅适中的“和美”教学是一重教学新境界。当然,“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可以说,“和”是变化中的统一,“不和”是统一中的变化。正是这种“和”与“不和”的交替冲突,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人格的发展,推动了教学过程。“和美”语文中的“美”,是因“和”而“美”,有“圆美之美”“圆融之美”“圆转之美”,有“平和之美”“亲和之美”“中和之美”“融和之美”,还有“文雅之美”“淡雅之美”“闲雅之美”“典雅之美”。语文教学在语文基本技能训练落实的基础上,当然要讲究美,力求做到语言美、意境美、意蕴美、情致美。但是“美”从何而来?“和美”语文主张在“融通”上下功夫。无论是“两极融通”或“多极融通”,都要给“融通”创造相宜的氛围,提供“融通”的契机,使师生双方都能充分发挥主动积极的作用。

进一步说,盛新凤老师主张的“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使原本对立的事物达到统一与和谐。“和”是一个过程,是不断交融通达的过程,“和”也是一种状态,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运动状态,始终处于互动与互构之中。《相似论》学者张光鉴先生说:“万事万物没有同就不能继承,没有变异就不能发展,这是宇宙万物铁定的自然规律。”互动即两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吸引,使教学中主体的自动变为群体的互动;互构即两个对立事物之间的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相互建构,它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关系和联系。

如何将“和美”语文变成语文教学的常态,实现盛新凤老师所企求的“主客相生”“显隐结合”“言意相谐”“点线图合”“雅俗共赏”,把语文课堂变成和谐、融通、审美的课堂呢?这需要在“转化”上下功夫。按照辩证法的观点,矛盾的双方是可以转化的。每次转化都会促成语文的“和美”。语文界著名学者周一贯先生在2011年《语文教学通讯》七、八期上发表的《过度讲析:语文教学应治之本》一文中,对盛新凤老师的语文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给我以很大的启发。周先生提出的“化教为学”“化讲为练”“化析为读”“化解为议”,这里的“化”就是转化,就是融通。其目的是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把融通、转化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语文的乐趣还给学生。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策略,也是教育思想的变革。周先生以盛新凤老师执教《半截蜡烛》一课为例,认为该课以学生的“练”为主,辅之以教师的“导”,体现了“化讲为练”这样一种课堂模式的转型。教师在学生读通课文(剧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个让学生“自求得之”的练习设计。即按剧本的体裁特点,让学生先来“导演说戏”,学生当“导演”解读课文。再让学生“演员演戏”,讨论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感情,并上讲台演读。接着再由学生“编剧续戏”,让大家思考:德国鬼子走了以后,心有余悸的一家人会说些什么?激起了学生还想过一把剧作家的瘾,请学生任选一个角色续写台词,在括号内写上“舞台说明”(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最后,又在交流中展开了“观众评戏”。周先生认为“这样的化讲为练,始终置学生于主动投入、积极参与的状态,既避免了教师的单向过度讲析,又调动了学生的练习实践活动,使阅读训练落到了实处”。

如前所述,“和美”是一种教学现象,一种教学状态。然而这种状态——融通、和谐、圆融、优雅等都是在一定时空中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意义上的。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教学过程在发展变化,教学情境在发展变化,学生的心理、教师的心态也在发展变化,产生了已知和未知、认知和情感、具象和抽象、预设和生成等矛盾。此时,旧的平衡被打破,融通、和谐的状态被消解,事物又处于不融通、不和谐的状态,从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化解、转化,使之逐渐融和的过程,这就是“和美”语文的辩证法。

如盛老师所言:“教学中还应努力追求冲突之美,不平衡之美。”当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发生认知、情感的冲突时,学生认知上的起起伏伏,情感上的跌跌宕宕,使教学产生奇崛突兀之美,这往往是教学中的“亮点”,也可能是最宝贵的生成性课程资源。

由于“和美”语文不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始终是流动的、变化的,甚至是飞舞的、曼妙的,这就给老师们留下了创新变通的空间,在共性中显示出自己的教学个性。“赤橙黄绿青蓝紫,各持彩练当空舞。”每位教师要像盛新凤老师一样,在教学中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另辟蹊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取长补短,博采众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猜你喜欢

和美融通语文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什么是绥芬河
提高“和美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
开启课外绘本阅读的“和美”空间
“和美”语文:追求绿色生态课堂境界
奏响“和美”语文的欢快乐章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