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深思

2015-01-13钟明华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新课改

钟明华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求新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在上每节课都要有新的创意,用新鲜的事物来刺激学生,开启学生的感官,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从而达到"乐学健康"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342-01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教学中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大脑高度兴奋,进入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创新教学思想

1.1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教师的主观意识中,学生成了有待塑造的机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尝试新的体育项目,指导他们自编徒手操、小游戏等,唤起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勤于锻炼的好习惯。因此,在选项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第一,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第二,尊重学生的选择发展;第三,多给学生展示的舞台。

1.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

1.3优化师生关系,师生良好互动。教学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营造民主、平等、活泼的教学环境,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提高教学质量。

2.创新教学方法

2.1创设情境,实施情境体育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利用学生都知道或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导入,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直观形象思维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变化规律,将直白的教学情景化,把体育课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达到培养兴趣、能力和创造力的目的。例如"穿越森林"这个简单的游戏,假如老师不做启发,只是让学生绕着人群跑,学生就感到很乏味、枯燥。在活动中老师首先给同学们讲解抗日战争年代少年儿童穿越森林送情报的故事,激发学生活动游戏的兴趣。游戏结束后,教师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也可以课间穿插一些趣味性更强的游戏,活跃体育课堂气氛。

2.2互信互利增进交流是有力推动。不可否认,许多同学把体育当作副科。体育课在课程安排量上的确明显少于其他科目,这就导致体育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远不及其他老师。学生更愿意和熟悉的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交流而常常忽略了体育老师。增进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游戏,课下找机会多与学生亲近交流,让孩子们认同体育老师,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体育老师"教导主任"的印象,增进互信与了解,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体育课堂。

2.3用生活中的教学内容激发兴趣。知识源于生活,体育也不例外。在体育教学中,如果选择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就会接近学生的经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善于把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或者经常做的事情结合起来,选学生熟悉的而且喜欢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的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进来,并且在活动中表现出很大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的自我锻炼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并能掌握一些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无论身体还是心理都能得到发展。比如,在教学投掷时,我在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中设计了《勤劳的一天》教学情境,把"劳动模仿操""播种""收获"等一系列情节贯穿起来,展现出一幅"田间劳动"的情景,学生在"劳动"中学会了技能,同时他们还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会了用心灵去感悟劳动人民的可贵。再如,在体育教学中,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具有不同难易度的障碍跑,攀、爬、钻、跳、绕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动作,让学生凭着自己已有的经验去进一步细化学习,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又培养了学生基本的生存能力。

2.4创新教学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评价是创造能力养成的关键,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对学生学习的进步给予适当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并有利于教与学的预期目标的实现。体育新课标要求评价体系:从客观上既要考虑教育过程的实证评价,又要考虑教育进程中的人文评价;从对象上讲,既要评价老师,又要评价学生;从效果上看,既要注重教学终结评价,又要关注教学过程评价。对于学生而言,不是为了给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评价,教师的评价还能左右全班的思想,学生年龄越小,受左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体育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教师评价与其他同学的评价相结合,把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相结合。此外也应引导学生把认识、情感、技能三方面结合起来评价。创造性评价可以及时地反馈教学的信息,及时鉴定体育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

3.强化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体育课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小学生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体育课中应对学生进行"三爱"教育:(1)爱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让小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了解一般运动操作处理,练习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如:投掷实心球时,不能向着人多的地方投掷。(2)爱别人:加强保护和帮助动作训练。让小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如:见同学有危险时,大声提醒。(3)爱器材:教会小学生器材的使用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布置、收拾器材,保养场地、器材设备等,培养学生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

4.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衔接,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

家庭和社区是小学生除学校之外的另一主要活动场所,成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区的支持。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工程,三者相互交叉、共同作用、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整体。家庭和社区可以弥补学校体育教育在时间上的不足,同时为体育教育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器材,在健身的同时还可以联络与家人及邻居的感情;学校可以为家庭和社区体育教育的开展提供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身习惯,减少学生业余时间上网、打游戏等不良嗜好,保证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应试教育的背景埋没了体育教育的原意,"副科""休息课"成为了小学体育的新特色,创新教学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增加师生互信,采用激励政策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的应有之义。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兴趣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