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2015-01-13沈成香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

沈成香

摘要:板书设计,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本文作者根据教学和学生的认知需要设计板书,选择恰当的板书形式,探讨板书的使用艺术及它的统一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板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116-01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直观的板书设计既引人入胜,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能为学生提供具体、鲜明的视觉形象,使学生所学知识内隐的特点外显化、简单的结论过程化、零乱的内容结论化。那么,小学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又有哪些特点呢?笔者经过教学实际总结,认为有如下特点:

1.板书贵在新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相同的内容新颖别致的板书能牢牢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所谓"新"包括整体框架、单幅设计和文字书写要突出个性、知德并重,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小学语文第10册《田忌赛马》,我在布置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板书: 通过以上设计,学生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讨论,回答问题,很快掌握了基础知识。

2.板书要有序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个路,实际上就是说的要有"序"。每幅板书都要遵循一定的写作顺序而设计,有的是以事情发展为序;有的是以时间的变化为序;有的是以地点的转移为序;有的是以阐明事物的道理、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序,要做到层次分明,有条不紊。设计的内容要为自己的教学思路与作者的写作思路相统一。如:我在教十册《跳水》一课时,根据课文的目的在于揭示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四者之间的联系,表现船长的机智和果断,教育学生学习船长遇事沉着、机智、勇敢、果断的品质,又要抓住故事情节的发展及上下位置的变化,因此我采用了楼梯形的思路式析书.

板书中的"人逗猴"……"父救孩",为作者的思路。这一思路包括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以上五个环节在变化时又抓住了关键词语的"取乐"……"瞄准"。最后揭示文章中心,从而渗透了德育教育。这样设计,便于学生按照记叙的顺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3.板书的内容要精要

板书不要臃肿繁杂,面面俱到。而应做到精要。所谓"精"即精练、精当;所谓"要",就是要抓住要领,点明中心。用较少的文字,揭示作者的写作思路,表现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又如:我在教十册的略读课文《乌塔》时就采用了如下板书:

运用这样的板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4.板书要有明确的目的

为了强调,为了示范,为了揭示文章的内在联系,为了阐明某种观点等等,什么时候出现哪些字和哪些词,为什么要这样做,都要精心设计,切忌草率了事。如:我在教《飞夺泸定桥》这篇精读课文时,我先问: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在泸定桥,这时在黑板中上方我写上"泸定桥"三个字,待谈到红四团28日早上接到命令,29日黎明前赶到泸定桥时,在"泸定桥"前写上"飞"字。读到战士攻下泸定桥时,又在"飞"字后面写上了一个"夺"字。这样设计就恰到好处。

5.形式多元化

对于小学生而言,变化多样的事物往往更加能够吸引眼球。因此,教师的板书也可以通过线条、位置、形式等方面的变化与创新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效果。在板书设计上,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方式:

5.1 绘图方式。这是一种最直观形象的板书方式,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内容很有帮助。在小学语文中,绘图方式的板书更受到低年级学生的欢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记忆能力,而且可以激发起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但是,绘图方式比较耗费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展现,而不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绘画。

5.2 表格形式。表格的使用可以简单明了的将文章中的思路理清,利用归类思想让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与语言的分析能力有所提升。在教学中,小学生有时凭借个人能力无法完成归纳,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讨论,以此来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在表格形式的板书中,通常适用于按照时间顺序或地理位置顺序的描述景物类的课文。

5.3 文字形式。这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板书,利用文章中出现的经典词汇或短句,将重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形式的板书需要学生拥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与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5.4 线条式板书。线条式板书适合条理清晰的文章,能够规划出文章流程与主线结构,让学生通过板书了解文章的进展。这类板书既能够将文章重点表明,又可以让学生直观掌握文章流程。在这类板书下,学生可以快速融入到文章中去。

6.重视心灵的感悟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学生如果没有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过程,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面对优秀的文学作品只能是无动于衷。小学语文课本上很多写人的文章,其中的人物都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应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设计写一写的板书环节,让学生有抒写心灵感悟的平台。

我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三课时,出示课文最后一节:"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最后,我说:"同学们,现在黑板就是一个大的留言簿,让我们将我们的收获或祝福写下来吧!"在优美的钢琴曲中学生完成了相应的内容。

总之,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教学目的及重难点的直观体现,是师生思维活动留下的轨迹。新课程理念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板书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板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更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只要我们认真关注板书,并把它当作艺术来设计,那么,板书艺术的绚丽就指日可待了。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美术课堂板书设计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