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朵花儿都尽情绽放

2015-01-13杜萍萍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同质组内汇报

杜萍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73-01

1.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学校是新晋的小班化学校,因此,为我们研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引入了平等、合作、互助等基本理念。它运用小组的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充分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也可以在与同学交流中得到启发或解决。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更多地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弥补或完善自己思维漏洞的空间和时间。小组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2.案例描述

我在教学《学与问》一课中,在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脉络及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1 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5人一小组,并给小组内每个学生编号,分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此角色定期轮换)

2.2 教师出示合作任务单。

组长:组织组员每人按顺序进行表达,并说说自己所运用的学习方法。

记录员:清楚地记录组员讨论的有用信息

汇报员: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的结果

2.3 组织合作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蜂音"讨论,即合作学习小组在讨论时,为避免干扰别人,尽量采用很小的声音说话,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合作内容:找一找哥白尼与沈括的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

合作要求:

(1)每小组按照1-2-3-4-5的顺序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每个成员可举手进行补充, 最后由4号同学做记录并汇报。

(2)试试用"我是这样想的……"、"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竖起大拇指……""这里我不太明白,能再说一遍吗?"这样的语言进行交流讨论。做到善于表达、乐于倾听、不吝鼓励、互帮互助。

(3)教师不断巡视各个小组,随时帮助有困难的组员,激励小组成员参与、互动。

(4)组织汇报。由各小组的4号(汇报员)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包括小组讨论的结果、困惑、争议等等。

(5)总结评价。教师梳理总结学生发言,生成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同时学生评价各个小组汇报员的汇报情况,组间评选最佳汇报员,小组内民主评选最佳发言等奖项。

3.案例反思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较好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方式。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创建一种学习共同体,使学生知识共享,资源共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师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实现了多向交流互动。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竞争型的课堂目标结构,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加了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参与机会,也提升了每个学生的被认可程度。合作学习的开展使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变成了学习的主体,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建构知识,从静听知识变成体验知识。同时,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技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怎样倾听他人的意见,怎样表达自己的见解,怎样与他人沟通,怎样质疑不同的观点,怎样提供、分享信息等。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1)科学分组。即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组,避免自然分组造成组内和组间层次的随意性。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组,即组内优、中、差搭配,成员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而组间差异不明显,其水平状况相当于整个班级的一个缩影。也可结合具体的学习任务,尝试按"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分组,组内同质可以是能力同质,即能把能力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可以是兴趣同质,即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为一组…… 这样就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模式。

(2)合理定则。拒绝平均分配任务。教师不仅要关注角色任务的分配,而且要强调给个人定则,关注组内"每一个"。为了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教师按照顺序给学生编号,分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并明确各自职责。一般由综合素质较高、有组织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学生担任组长。分组过程中,还要注意定期地轮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不同角色间的相互尊重和依赖。

(3)教师适当进行调控。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意味着教师可以成为一名旁观者、局外人,教师应当充当观察员、调度员的角色。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使学生的讨论围绕主题展开,避免跑题,把握课堂主旋律;适度激活冷场的小组;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

(4)注重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小组合作是一种集体行为,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表达、乐于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辩论、并且在交流过程中秩序井然。

(5)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评价包括: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以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两个方面.

课堂上,要重视对合作过程作出评价,而不仅仅是评价问题的答案。生生互评,组间互评,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评价发言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更关注小组内每一个成员在合作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猜你喜欢

同质组内汇报
防疫关隘,我向省长汇报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形同质异“的函数问题辨析(上)
电视汇报片的艺术表达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我每天都得“早请示、晚汇报”
同质异构交联法对再生聚乙烯的改性研究
浅谈同质配件发展历程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