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回避的问题和逃避现实的总统——论奥巴马应对种族问题的“和稀泥”态度
2015-01-13石培培
石培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美国研究系,北京 100720)
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当选的首位黑人总统,从竞选到连任得到了国内少数族裔特别是黑人的鼎力支持,同时也在推动国内种族平等、进一步消除种族歧视等方面被民众寄予了厚望。但从他上任以来在处理几起热点种族冲突的态度来看,却是在有意或无意的回避种族问题。
自2008 年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国内共发生了三起引起了全国性关注的种族事件,分别是2009 年哈佛黑人盖茨教授被捕事件、2012 年黑人青年马丁被社区治安员枪杀事件和2014 年黑人青年布朗被警察枪杀事件。奥巴马在这三起事件中态度暧昧、瞻前顾后、避重就轻,试图通过和稀泥的方式蒙混过关。但事实上,他的这种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是否真的能使矛盾尖锐的种族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就此类种族冲突事件对奥巴马最后任期的影响进行探析。
一、奥巴马在种族问题上“和稀泥”态度的演变过程
(一)想做和事佬,却两边不讨好
奥巴马上任以来,处理的第一个种族热点问题是哈佛大学著名黑人教授亨利·盖茨被捕事件。
58 岁的亨利·盖茨教授是奥巴马的好友,曾被《时代周刊》杂志评为1997 年最具影响力的25位美国人之一。2009 年7 月16 日,盖茨教授出差返回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自家住所时,因门锁故障而强行破门而入,被邻居误认为小偷而报警。警察詹姆斯·克莱利到达后,因双方沟通问题,与盖茨教授发生争执,在明知这是盖茨自己的房子的情况下,以扰乱社会治安为由对其进行了拘捕。
作为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奥巴马的好友,盖茨教授被捕的事件当即就成为了新闻热点,随即被媒体和自媒体报道和转载。甚至有的报纸将盖茨教授在家门口被捕戴着手铐的狼狈照片作为头版头条。
当地警局对盖茨教授拘留4 个小时后,才将其释放。鉴于盖茨教授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他被捕的遭遇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受到了全美的关注,并引起了广大反种族歧视人士的强烈抗议。
这是自奥巴马2008 年上任以来,首次遇到较大的种族热点问题。作为首位黑人总统,在种族问题上有一个更加公正的姿态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事发不到一个星期内(7 月22 日),奥巴马做出了对此事件的回应。在新闻发布会上,他公开批评警方,指出其逮捕行为是很愚蠢的(acted stupidly)。然而,令奥巴马始料不及的是,他的言论却引发了警方的强烈不满,并要求他为自己的言论向警方当事人道歉。虽然此次事件中,警察在处理过程中有着显而易见的执法过重嫌疑,但奥巴马并没有表现出非常强硬的“正义”立场,两天后就又向当事警察克莱利道歉,并称很后悔之前发表的言论。
同时,为了给自己出尔反尔、摇摆不定毫无立场的态度寻找台阶,也为了打破自己调解无力的僵局,继续以和事佬的身份于7 月30 日举办了针对此事的“啤酒峰会”,以总统宴请的高规格,盛情邀请当事人双方一笑泯恩仇。
盖茨被捕事件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重大种族冲突事件,按照常理,作为总统的奥巴马就事情本身表明较为正义的立场无可厚非,可最后却毫无立场,双方都不满意,不得不以高规格的总统社交活动将公众事件化解为个人私事处理。他在种族问题上的软弱立场和含糊态度可见一斑。
总统以个人身份,用高级别的和事老态度将公众事件转换为个人私事,这种处理种族矛盾的方式并没有任何可值得借鉴和复制之处。特别是遇到严重的种族冲突时,不是靠“啤酒峰会”等社交活动就能解决问题的,这也为奥巴马后续执政埋下了隐患。从当时实际报道看,虽然“啤酒峰会”平息了一时的风波,媒体并不认为这是奥巴马本人对种族问题的化解,而是因为事情本身并不严重,不足以激化重大矛盾。而且,黑人群体对奥本人的摇摆态度表示不满,认为他并没有坚持应该坚持的公正立场。
(二)欲用个人魅力平息抗议,但收效甚微
在吸取2009 年处理盖茨事件的教训后,奥巴马在种族问题上的态度变得更加畏首畏尾,甚至彻底放弃了作为总统应该表明对待种族问题立场的职责。
2012 年2 月26 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桑福德市一个小区内,17 岁的黑人少年特雷沃恩·马丁在从便利店购物返回去他父亲家的路上,引起了社区志愿治安乔治·齐默尔曼的怀疑,认为马丁有犯罪的嫌疑,随后报警并尾随。在被马丁发现后双方产生争执,争执过程中马丁被乔治枪击身亡。
马丁枪击案引起了全美的争论和抗议,并在弗罗里达州等多个地方出现了集体游行的抗议活动,而且呈现出继续扩大化的趋势。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后,面临着无法控制的发展态势,奥巴马才站出来发表演说。这一次他充分吸取了盖茨事件的“教训”,一开始就试图不得罪任何一方,只是呼吁民众保持冷静,表示联邦、州及地区的有关部门正齐心协力彻查此案,重点表达了对马丁的家人同情,但对事件本身的发展态势,从其本人行动来看,也是无能为力。
2013 年7 月13 日,法院判决被指控为二级谋杀的乔治·齐默尔曼无罪释放①,法院的判决激化了种族矛盾,美国多个城市引发了抗议示威活动。面对抗议风暴继续恶化的趋势,奥巴马并没有表明任何观点性态度,只是大打煽情牌,回避问题本身,大谈个人经历。他在针对此事的公开演讲中说道,“作为一名非裔美国人,在年轻的时候也曾遭受过不公平待遇,也曾有过那种难以忘却的经历和历史。”“35 年前,我可能就像特雷沃恩·马丁一样”。[1]但是这也表明作为总统,对此事也无能为力。他呼吁社会各界保持冷静,尊重美国法律尊重陪审团的判决,大家应该思考如何遏制枪支暴力、推动社会和解,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作为美国黑人,即使是美国总统,他本人除了表示遗憾,依靠个人魅力博取同情,也无力或者无意对冲突本身进行任何的推动和施加影响。
(三)开始彻底回避问题,专注和稀泥
马丁案彻底暴露了奥巴马在种族问题上的软弱与无力,也进一步使民众认清了反种族歧视并不像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时承诺得那般美好,这也为后续种族冲突中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和扩散埋下了隐患。
2014 年8 月9 日,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弗格森镇,发生了至今依然无法平息的黑人布朗被警察枪杀事件。18 岁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2014 年是圣路易斯诺曼底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并即将进入大学学习。8 月9 日,布朗和朋友正准备去看望他住在密苏里州弗格森镇的祖母,在穿行弗格森镇的街道时被白人警察达伦·威尔逊连击数枪身亡。警方称布朗是因与警官发生身体冲突而被枪击;而当时与布朗同行的朋友则称布朗并未携带武器,并且在警察开枪前已举起双手,事件本身也充满疑点和争议。
该事件迅速引发了当地民众抗议并逐渐演变成大面积、持续性骚乱(请见表1)。虽然政府派出了大量军警、装甲车平息骚乱,但却并没有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地方当局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实行宵禁,并派驻警卫队维持秩序,但所采取的措施收效甚微。大规模抗议活动一直持续发展,在2014 年11 月24 日当局宣布涉事警察免于指控的消息后,引发了群体性、广泛性暴动,在24 日当天在弗格森镇就有25 栋建筑被烧毁。抗议活动从街头抗议演变成商场示威,阻止零售业正常营业等,并有部分游行队伍开始围攻州政府[2]。
奥巴马在事发3 天后,进行了姿态性的讲话,仅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对警方和抗议者采取了“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的谴责,象征性督促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后,重点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和社会“维稳”。在种族问题上,他采取了直接回避的态度。
总统的态度无法平息布朗事件引发的民众愤怒,而奥巴马除了像复读机一样重复自己的官腔以外,没有采取任何实际上的措施来促进此事的解决。
从表1 可见,奥巴马关于布朗事件共发表了四次有关讲话。第一次是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当天媒体记者与警方发生冲突,警方向示威者与记者发射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奥巴马呼吁双方保持克制。第二次是在8 月14 日,当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和平示威游行,奥巴马依然呼吁社会保持冷静,但类似外交辞令性质的讲话并无实质性的作用,相关的抗议活动持续地升温。第三次是在8 月18 日,密苏里州州长发出要求国民警卫队维持秩序的行政命令,奥巴马还是强调呼吁双方克制冷静的重要性,但这种强调毫无作用,当天爆发了激烈的抗议活动,多达78 人被捕。第四次讲话是在11 月24日官方宣布涉案警察免于起诉后,奥巴马依然是呼吁冷静克制,但当天即有百余民众在白宫前抗议,同时弗格森镇也爆发了强烈抗议。
由此可见,奥巴马面对种族冲突,有意或者无意的采取了能忍则忍、能拖则拖、能躲则躲的态度,并不对问题本身表明任何立场,只是在一味的和稀泥,寄希望于事情能够自然得到平缓。
表1 布朗事件抗议活动与总统反应
日期 抗议活动 被捕人数②总统反应8.16 密苏里州州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从午夜到凌晨5 点,弗格森镇开始实施夜间宵禁[12]。——8.17 弗格森镇宵禁时间继续延长[13] 约32 人 ——8.18 8.19密苏里州州长发出行政命令,要求国民警卫队协助恢复和平秩序,保护弗格森镇公民。国际特赦组织向弗格森地区派出人权小组,这是他们第一次向美国派遣人权小组[14]。布朗事件还没有结果,又有一名非裔被枪杀。据警察称,这名男子走向警察时,手伸向腰带抽出一把刀,对警察喊道“马上枪毙我,现在杀了我。”当双方距离约1.2 米时,警察开了枪。枪击案发生地点离弗格森只有几里[16]。约78 人 奥巴马宣布司法部独立调查布朗死因[15],并呼吁当地民众冷静。约47 人 ——8.20 在出动军警两天后,弗格森暴动及抗议趋于平缓,但零星抗议依然不断。密苏里州陪审团就布朗枪击案进行听证[17] 约6 人 ——8.21 密苏里州州长宣布从弗格森撤回国民警卫队[18] ——8.23 弗格森镇和平抗议活动仍持续。[19] 约3 人 ——8.25 抗议活动有向全美扩散的趋势。 ——11.24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检察官鲍勃·麦卡洛克宣布,弗格森镇枪杀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的白人警官达伦·威尔逊被免于起诉,又引起了全美,特别是桑福德市引起了强烈的抗议。在弗格森镇,当天就有25 栋建筑被烧毁。此外,就在奥巴马发表讲话之后,白宫前就聚集了百余民众,抗议裁定结果。约20 人 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呼吁民众在陪审团听证结果公布后保持冷静。
二、不可回避的问题和逃避现实的总统
(一)是无能还是无意解决种族问题?
奥巴马是真的无能才导致他对种族问题上的模棱两可,不断的和稀泥吗?奥巴马缺乏执政能力?但从奥巴马在美国医改等其他政策改革上的强大魄力来看,他并非无能却是无意解决种族问题。
奥巴马当选总统时,美国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衰退,国内失业率高达10%,财政赤字和债务也达历史新高。在如此不利环境下,奥巴马却可以做到“冒天下之大不韪”,推动了数任总统想做而没能做到的医疗法案改革[20]。
美国的医疗改革程序复杂,困难重重。从2009 年1 月正式任命至2010 年3 月,奥巴马克服了来自两党及两院的重重阻力,促成了自罗斯福以来就想进行改革的全民医疗难题的解决。他化解了国会参众两院重重阻力,仅用了1 年的时间就促成了医疗卫生改革法案的通过,解决了美国在医改方面长达七十五年的争论(请见表2)。
表2 医疗法案出台[21]过程
布朗大学詹姆斯·莫罗尼教授指出奥巴马能够取得医疗改革的成功,主要基于以下七个方面的原因[25]:一是对医疗改革充满热情,有坚定的决心;二是迅速的行动;三是对国会立法程序的把握;四是赢得民心;五是在此方面的价值观被认同;六是不拘泥于细节;七是从以往失败中学到教训。莫罗尼认为正是基于以上的政治技巧,才能排除万难,获得法案的通过。
由上可以看出,奥巴马在政策推动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魄力。而在面临种族问题时,奥巴马并没有表现出上述七个方面的任何一条,只是在一味说官腔官话。如果他想要在解决种族问题上做出努力,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像他在推动医改一样,有战略有战术的系统游说方案。而事实上在种族问题上他除了和稀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努力。
(二)不可回避的种族问题
然而奥巴马作为首位黑人总统,对待种族问题,他的这种和稀泥态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种族问题真的可以一躲了之吗?
1. 群体性冲突导致巨大的社会损失。如上文所提,布朗事件所引起的抗议与暴动给当地社会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种族冲突有着明显的“滚雪球”效应,会随着事态的扩大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例如,在弗罗里达州有一个人口不到200 万的坦帕市,就先后因为“黑人青年被警察枪杀”而发生过三次较大规模的骚乱(1967 年、1987 年、1989年)。而且在1997 年和1992 年,还因为其他的警察与民众冲突引爆了大规模的暴动[26]。种族问题就如同定时炸药,能将个体性的事件迅速转化为一个族群与另一个族群的冲突。而集体性的冲突往往会造成不可控制的灾难。缺乏种族间的有效沟通和信任机制,会给社会运行带来长期的隐患。
2. 种族问题加剧和泛化社会矛盾,会使得社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对立面。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2 月份美国黑人的失业率高达12%,而白人的失业率仅仅为5.8%。美国前总统卡特指出,在美国《民权法》签署50 年后的今天,美国的种族和性别不平等现象依然持续,对此他深表遗憾[27]。美国《华盛顿邮报》与美国广播公司于2013 年7月18 日至21 日进行了一项针对“马丁被社区志愿治安枪杀案”的民意调查,87%受访的非裔美国人认为齐默尔曼枪杀马丁是不合法的。86%的受访非裔认为社区志愿治安齐默尔曼被无罪释放是不公正的。而51%的白人认为判决正确,仅有31%的被调查白人不同意判决。经济上的被动地位加上对司法审判的明显不公正的强烈感受,使得种族鸿沟不断拉大,从而使得社会矛盾的加剧和泛化。原本很多正常的刑事案件,也可能因为肤色的问题而被片面扩大化。
3. 种族问题令民众丧失安全感。从全美范围内来看,据美国ProPublica 的数据[28]显示,黑人男青年死于警方枪杀的比例要比白人男青年高出21 倍。从2010 年到2012 年,有1217 人遭警察击毙,其中15-19 岁的黑人男青年死亡率为百万分之31.17;而同龄白人男青年为百万分之1.47。就生存环境来说,每年收入7.5 万美元的非洲裔美国人的生活社区远远不如年收入4 万美元的白人。ProPublica 的风险分析再次验证非洲裔美国人几十年来的看法:同其他族裔相比,黑人遭枪杀的比例高得令人不安。
种族问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绝非靠总统个人魅力可以调和的。黑人总统奥巴马通过施展个人魅力的方法,采用和稀泥方式处理美国种族问题,此种方法不但解决不了社会现实问题,反而加剧了民众对总统的不信任,有损总统权威。
三、种族问题上的妥协可能导致奥巴马进一步失去民众基础
(一)当选总统时曾被少数族裔寄予厚望
图1 2012、2008 年总统竞选投票图(%)[30]
奥巴马作为首位黑人总统候选人,他提出的“YES,We Can!”竞选口号激发了众多黑人及其他少数种族群体的社会参与的热情和希望,少数族裔也对奥巴马政府寄予了厚望。奥巴马2008 年总统当选以及连任在政治上都离不开国内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大力支持。2008 年,奥巴马以365 对173 张选举人票和53%的绝对多数选民票战胜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其中摇摆州新墨西哥州、佛罗里达州的选举人票都投给了奥巴马,这两个州的少数族裔人投票数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从具体族裔投票比例构成上来看,2008 年的总统选举时约有1.33 亿民众参加了投票,投票率高至62.8%。根据民调显示,在2009 年总统大选尘埃落定时,奥巴马黑人民众支持率高达92%。其中黑人选民占2008 年选民总数的13%,高于2004 年的11%[29],增幅中多数是第一次参加投票的黑人选民。据统计,本次大选第一次参加投票的黑人选民占总数的19%,相比之下,第一次参加投票的白人选民只有8% (参见图1)[29]。选举情况足以说明少数族裔对奥巴马这一黑人总统所充满的期待。
(二)奥巴马越是和稀泥,自己将越会寸步难行
奥巴马在国内的民众支持率2009 年初高达69%,但在2009 年底支持率跌至48%,即使2012年总统竞选中连任后支持率也并未好转。在2014年中期选举前期的跌到最低点38%③,民众支持率的一路走低反映了民众对奥巴马总统及政府的失望,与2009 年总统竞选时的强劲势头形成鲜明对比,奥巴马当时竞选的承诺与口号却也成了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其中奥巴马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也更是加速了这一态势。
2010 年两院中期选举中,民主党在众议院失去了多数席位。而在刚刚过去的2014 年中期选举又让奥巴马政府雪上加霜,参众两院同时失手,让进入“跛脚鸭”执政时期的奥巴马政府失去了国会的有力支撑。在一个由共和党控制国会两院的政治生态下,奥巴马对种族问题的相关政策的推动变得更加犹豫和妥协,以至于以为摆出一副超然的中立的态度,一味呼吁“冷静”就可以超脱一切。但这反而又加速了民众对其的失望,使其在整个政治舆论场中的处境会更进一步恶化。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即越是和稀泥,越是让奥巴马自身处于危机之中。
根据2010 年美国人口普查,截止到2010 年4月1 日,美国白人占人口总数为72.4%,人口增长率仅为1%,少数族裔人口所占比例为36%,黑人美国人所占比例12.6%,相比较2000 年12.3%[31]。上涨了百分之三,少数族裔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白人,美国人口增量的九成来自少数族裔,美国人口结构中“黑白分明”特色,开始转为欧洲裔、拉丁裔、非裔、亚裔混合、多元化模式,由此,美国势必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多种族间利益关系磨合和调适[32],种族冲突问题更不容乐观。
奥巴马作为美国政治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被少数族裔寄予厚望,但奥巴马解决国内种族问题的“和稀泥”方式不仅失望了民心,也用事实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不论是白人总统还是黑人总统上台,美国政治本质是不能变的,目的只是为自身利益服务。
注释:
①国法庭案件审理先交陪审团认定是否有罪,无罪会当庭释放,如果有罪则进由法官进行法律审(量刑)。
②根据CNN 系列相关新闻整理。
③数据来源于盖洛普关于总统支持率的民意测验数据。
[1]Obama:'Trayvon Martin could have been me'. CNN.com.July 19,2013.
[2]http://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4/11/25/us/evidence-released-in-michael-brown-case.html.
[3] http://www.motherjones.com/politics/2014/08/ferguson-st-louis-police-tactics-dogs-michael-brown.
[4] http://www.chicagotribune.com/news/nationworld/chi-missouri-police-shooting-20140811-story.html.
[5] http://www.stlamerican.com/news/local_news/article_554e1212-2159-11e4-9dee-001a4bcf887a.html.
[6] https://news.vice.com/article/tension-is-mounting-in-ferguson-as-more-people-are-shot.
[7] plhttp://online.wsj.com/articles/president-obama-calls-for-reflection-after-missouri-teens-shooting-1407877699?KEYWORDS=Obama.
[8] http://www.politico.com/blogs/media/2014/08/reporters-arrested-in-ferguson-193914.html.
[9]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4/08/14/ron-johnson-ferguson_n_5680351.html?utm_hp_ref=canada&ir=Canada.
[10]http://www.whitehouse.gov/the-press-office/2014/08/14/statement-president.
[11]http://www.nytimes.com/2014/08/16/us/darren-wilson-identified-as-officer-in-fatal-shooting-in-ferguson-missouri.html?_r=0.
[12]http://www.cnn.com/2014/08/16/us/missouri-teen-shooting.
[13]http://bigstory.ap.org/article/gov-declares-emergency-imposes-curfew-ferguson.
[14]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4/08/18/us-usa-missouri-shooting-idUSKBN0GF0LP20140818.
[15]http://wgntv.com/2014/08/18/obama-civil-rights-investigation-opened-into-death-of-michael-brown/?utm_source=twitterfeed&utm_medium=twitter.
[16]http://www.i24news.tv/en/news/international/americas/40984-140821-ferguson-protests-cool-after-holder-s-visit.
[17]http://www.latimes.com/nation/nationnow/la-na-nn-grand-jury-ferguson-michael-brown-20140820-story.html.
[18]http://www.philly.com/philly/news/nation_world/2014 0821_ap_7c413f03c5084fffb320803ae7713dec.html.
[19]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4/08/24/us-usa-missouri-shooting-idUSKBN0GF0LP20140824.
[20]张立平. 奥巴马治下的美国[J]. 时事报告,2009,(11):44-49.
[21]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1th-congress/house-bill/3590?q =% 7B% 22search% 22% 3A% 5B%22H.R.3590%22%5D%7D.
[22]https://www.congress.gov/member/charles-rangel/944? q =% 7B% 22search% 22% 3A% 5B%22H.R.3590%22%5D%7D.
[23]http://www.senate.gov/legislative/LIS/roll_call_lists/roll_call_vote_cfm.cfm?congress =111&session =1&vote =00396.
[24]http://clerk.house.gov/evs/2010/roll165.xml.
[25]詹姆斯·莫罗尼. 美国总统与医改: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到巴拉克·奥巴马[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12):37-41.
[26]停不下来的美国种族骚乱[J]. 新民周刊,2014,(34):40-41.
[27]张永兴. 美前总统卡特抨击美国种族不平等现象[N].新华每日电讯,2014-4-10.
[28]http://www.propublica.orgarticle/deadly-force-in-black-and-white.
[29]张业亮. 美国2008 年大选与奥巴马政府的政策趋向[J]. 美国研究,2009,(1):37-61.
[30]数据来源:http://edition.cnn.com/ELECTION/2008/results/polls/#val=USP00p1.
[31]数据来源:美国人口统计局,网址https://www.census.gov.
[32]徐步. 美国2010 年人口普查反映出的一些重要动向[J]. 国际政治经济研究,2012,(3):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