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2015-01-13白清
白 清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白 清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 (58例)给予甲钴胺注射液、维生素B1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 (60例)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观察两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对照组显效率37.93%,有效率41.38%,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显效率41.67%,有效率51.67%,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了明显改善 (P<0.05),观察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通过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和降低血液黏稠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黄芪桂枝五物汤;神经传导速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便秘、腹胀、神经病理性疼痛、异常出汗等。目前DPN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功能等因素[1-3]。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越来越高,致残率也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西药临床治疗DPN的有效方法不多,且效果一直不好。本实验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鸡血藤,红花,花粉,白芍,牛膝,乳香,生姜,甘草,大枣)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旨在选择治疗DPN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①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4];②排除心、肝、肺及肾功能异常患者;③排除慢性酒精性中毒、金属中毒、骨质增生、药源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炎所致周围神经损害;④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1.2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DPN患者118例,均符合入选标准。按随机数字将11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8例,其中男39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为 (47.3±6.2)岁,病程平均为 (9.7±2.5)年;观察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 (45.9±5.7)岁,病程平均为 (10.2±3.4)年。经统计分析,两组在性别比、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基线水平一致,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服用降糖药及胰岛素。待血糖稳定两周后,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734,规格为0.5 mg/mL,6支)肌肉注射500 U/d;维生素B1片 (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105,规格为10 mg/片),口服10 mg/次,3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 (山西白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3177,规格为25 mg/片),口服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 (药物组成:黄芪40 g,桂枝15 g,鸡血藤15 g,红花10 g,花粉15 g,白芍15 g,牛膝10 g,乳香10 g,生姜10 g,甘草6 g,大枣3枚),1剂/d,3次/d。两组治疗4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NeuroExaMM-800C肌电图仪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治疗效果:显效表现为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基本消失,膝腱反射恢复正常,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经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正常或者较增快>5 m/s。有效表现为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膝腱反射改善,血糖水平基本得到控制,神经传导功能增快<5 m/s。无效表现为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变化或者加重,血糖及膝腱反射无明显变化,神经传导速度未得到增快。③采用DV-S型黏度计检测血浆黏度,采用APACT4004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二磷酸腺苷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认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对照组显效率37.93% (22/58),有效率41.38% (24/58),无效率20.69% (12/ 58),总有效率为79.31%;观察组显效率41.67%(25/60),有效率 51.67% (31/60),无效率6.67% (4/60),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情况Tab.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 ropathy between tw o groups
2.2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ind ic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3 治疗前后SNCV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SCV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SNCV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NCV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SNCV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2.4 治疗前后MNCV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M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MNCV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的MNC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完全阐明,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代谢紊乱,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均发挥作用。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脱髓鞘、神经膜的微血管壁增厚、透明样变性、毛细血管内径变细甚至阻塞。有研究报道DPN首要致病因素是代谢异常引起的血管损伤,一旦血管损伤,会增厚微血管基底膜,致使血管增生变性和官腔变狭窄,引起神经组织缺血,进而导致一系列不可逆损伤[5]。而从中医角度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消渴”、“痹症”范畴,为消渴病久,阴阳皆损,气血不畅,血脉瘀滞,经脉失养所致。也有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异常,血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积聚指数升高,凝血系统功能亢进,组织供血供氧减少,导致神经髓鞘脱失,传导速度减慢[6]。因此,本实验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出发,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对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表4 两组治疗前后MNCV对比Tab.4 Comparison of MNCV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中医治疗痹症方剂之一,黄芪为君药,能甘温益气、通阳,桂枝散风寒、温经通痹、利血通阳,鸡血藤舒经活血、通络止痛,赤芍活血行瘀,养气活血,生姜、红花及大枣生血益气,健脾合胃。诸药合用共奏,温、补、通、调并用,达活血通络,益气温阳,和营通痹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有调节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衰老、抗应激、降血脂、降压等作用[7];桂枝具有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作用[8];鸡血藤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等作用[9];红花、牛膝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保护微血管,改善供血系统,促进周围神经组织恢复和生长,从而修复及再生周围神经损伤[10];诸药合用,能明显改善血液微循环、血液流态,提高血液氧气及营养物质的供应,避免神经细胞缺氧及营养不足,促进损伤周围神经修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加服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后的疗效有显著性的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加服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后,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护内皮细胞。治疗前,两组的SNCV和MNCV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的SNCV和MNCV均得到了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正中SNCV和MNC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P<0.05),这提示加服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后,能促进神经细胞修复作用,从而有效改善受损周围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改善神经传导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改善临床症状。
[1]Pinzur MS.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Foot Ankle Clin,2011,16(2):345-349.
[2]Wile D J,Toth C.Association ofmetformin,elevated homocysteine,andmethylmalonic acid levelsand clinically worsened d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J].DiabetesCare,2010,33(1):156-161.
[3]HäuserW,BartraMC,Bartram-Wunn E,etal.Adverse events attributable to nocebo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drug trials in fibromyalgia syndrome and 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Systematic review:Erratum[J].Clin J Pain,2012,28(5):437-451.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5]吴 波,李 力.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5):885-886.
[6]张社峰,杨辰华.补肾通络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3):297-300.
[7]顾 静,车 敏,李海龙等.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776-779.
[8]徐慕鸽,魏凯峰.桂枝活血机理及配伍规律探析[J].中医药导报,2013,(8):12-14.
[9]舒顺利,应 军,刘军民,等.鸡血藤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2,23(2):184-186.
[10]陈 晓.活血化瘀方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8):970-971.
The influence of Huangqi Guizhi Wuwu Decoction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BAIQing
(Henan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Zhengzhou 450002,China)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Huangqi GuizhiWuwu Decoction(HGWD,Astragali MembranaceiRadix,Cinnamomi Cassiae Ramulus,Jixuezeng Radix et Caulis,Carthami Tinctorii Flos,et al);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R287
:A
:1001-1528(2015)05-0962-03
10.3969/j.issn.1001-1528.2015.05.008
2014-06-20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81001645)
白 清 (1968—),女,副主任医师,从事内分泌与代谢系统的治疗研究。Tel:13938511688,E-mail:baiqing0013598@ 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