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东北半细毛羊繁殖率的研究

2015-01-12冯瑞林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孙晓萍牛春娥杨博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产羔率细毛羊膘情

冯瑞林,郭 健,裴 杰,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孙晓萍,牛春娥,杨博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



绵山羊双羔素提高东北半细毛羊繁殖率的研究

冯瑞林,郭 健,裴 杰,刘建斌,岳耀敬,郭婷婷,孙晓萍,牛春娥,杨博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50)

[目的]挖掘东北半细毛羊的繁殖潜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增加养殖者的养殖积极性。[方法]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和牡丹江市,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免疫东北半细毛羊267只。[结果]七台河市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56.39%,对照组产羔率105.7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羔率50.64%;牡丹江市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122.95%,对照组产羔率104.38%,试验组产羔率比对照组提高18.57%。[结论]东北半细毛羊的繁殖潜力可以通过绵山羊双羔素提高其产羔率的方式得到很大提升。

绵山羊双羔素;东北半细毛羊;繁殖率;双羔率;产羔率

黑龙江省的东北半细毛羊(原名三江半细毛羊),该羊属于毛肉兼用型,是用考力代羊为父本,与当地三江羊及杂种改良羊杂交培育而成的。东北半细毛羊具有生产性能高、遗传性较稳定、适应性强、耐粗饲、放牧性能好等优点。公羊有角,母羊无角,毛量4.21 kg,羊毛细度27.1~26.29 μm(56~58支),净毛率为54.99%,屠宰率为55.48%,产羔率为116.00%[1]。东北半细毛羊的主产区为东北三省,其中以黑龙江省东部地区为最多,主要分布在勃利、桦南、富锦、汤原、桦川、林口、穆棱和海林等地区[2-3]。自1981年育成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幅度下降,由1981年末绵羊存栏28万只到1990年降至22万只[4-5],产羔率从育成时的116.00%下降到目前的105.00%,跌幅达到11.00%。在半细毛养羊业中,羊毛和羊肉的生产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羊的繁殖力和羔羊的成活率。在良好的饲料条件下,每生产1 kg羊肉,产双羔的母羊比产单羔的母羊饲料消耗要少35%~50%[6]。为了改变东北半细毛羊繁殖率低、饲养成本高、养殖经济效益差的现状[7-8],在七台河和牡丹江2个试验点,笔者应用国产绵山羊双羔素来提高东北半细毛羊的产羔率,以期挖掘东北半细毛羊的繁殖潜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剂型为油剂型绵山羊双羔素。在途中运输时,绵山羊双羔素应采用保温箱和冰瓶保存,保存温度为0~8 ℃。切忌抗原结冰[9-10](不能使用)。

1.2 试验动物的选择牡丹江试验点,选择东北半细毛羊280只,年龄3~5岁,体重43 kg以上,试验组130只,对照组150只;七台河市试验点,选择3~5岁东北半细毛羊227只,其中试验组137只,对照组90只,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膘情又分为3个试验组和3个对照组,即上、中、中下等膘情组,上等膘情组67只(试验 Ⅰ 组),中等膘情组30只(试验 Ⅱ 组),中下等膘情组40只(试验Ⅲ组),对照组90只,也对应的分为3个组,每组30只。将试验母羊统一编号,并在试验前母羊用四联苗防疫注射,入冬前使用抗蠕敏驱虫。

1.3 免疫方法在秋季配种前34 d,给试验组母羊于右侧颈部皮下或肌肉免疫注射绵山羊双羔素1 ml,间隔20 d再进行第2次免疫注射。2次免疫所用方法和剂量相同。

1.4 配种方法试验组母羊第1次免疫注射绵山羊双羔素后,即第2次免疫注射后的第14天即可配种。七台河试验点,采用自然交配。牡丹江试验点,对设有绵羊配种站的试验点实施公、母羊分群管理,发情母羊到配种站用新鲜精液人工授精,无配种站的试验点,采用自然交配,公母比例1∶30,配种时间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共3个发情周期(约45 d)。

1.5 饲料管理七台河试验点,试验羊群均混群正常放牧。牡丹江试验点,试验羊群在以放牧为主的基础上,临产前5周,每只母羊每天补饲干草0.8~1.0 kg,混合精料300 g,直至产羔结束,共补饲7周。对试验母羊和对照母羊所产羔羊在出生后、哺乳前分别称体重,双羔分别称重,按性别记录,将母仔编临时哺乳号。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情与受胎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七台河试验组发情率与受胎率分别为98.54%和98.5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牡丹江试验组发情率与受胎率分别为98.46%和96.87%,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试验母羊受胎情况的比较

试验地组别母羊数只发情数只发情率%受胎数只受胎率%七台河试验组13713598.5413398.52对照组908998.898797.75牡丹江试验组13012898.4612496.87对照组15014999.3314395.97合计试验组26726398.5025797.72对照组24023899.1722092.43

2.2 产羔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七台河试验组产羔率为156.39%,与对照组相比产羔率提高50.64%,差异极显著(P<0.01);杜丹江试验组产羔率为122.9 5%,与对照组相比产羔率提高18.57%,差异显著(P<0.05)。

表2 试验母羊的产羔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试验 Ⅰ 组、试验 Ⅱ 组和试验Ⅲ组的双羔率分别为57.81%、36.67%和28.21%,较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和对照Ⅲ组分别提高47.81%、29.78%和28.21%,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Ⅰ组的双羔率较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提高21.14%和29.60%,差异均极显著(P<0.01)。对照Ⅰ组双羔率较对照Ⅱ组提高3.11%,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Ⅰ组双羔率较对照Ⅲ组提高10.00%,差异显著(P<0.05)。

表3 母羊膘情与双羔率的比较

膘情组别产羔母羊数∥只产羔数只产羔率%产双羔母羊∥只双羔率%上等试验Ⅰ组64115179.693757.81对照Ⅰ组3033110.00310.00中等试验Ⅱ组3043143.331136.67对照Ⅱ组2931106.8926.89中下等试验Ⅲ组3950128.211128.21对照Ⅲ组2828100.0000合计试验组133208156.395944.36对照组8792105.7555.75

注:上等膘情母羊有7只母羊产三羔,中等膘情有1只母羊产三羔。

2.3 羔羊初生重和成活情况的比较从表4可以看出,试验 Ⅰ 组、试验 Ⅱ 组和试验Ⅲ组单羔的平均初生重分别为(2.95±0.10)、(2.92±0.15)和(2.97±0.12)kg,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和对照Ⅲ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 Ⅰ 组、试验 Ⅱ 组和试验Ⅲ组单羔的平均初生重,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双羔初生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 Ⅰ 组、试验 Ⅱ 组和试验Ⅲ组单羔的平均初生重与试验 Ⅰ 组、试验 Ⅱ 组和试验Ⅲ组三羔初生重差异显著(P<0.05)。从表4还可以看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羔羊成活率分别为55.65%、69.76%和76.00,较对照 Ⅰ 组、对照 Ⅱ 组和对照Ⅲ组分别下降35.25%、23.78%和16.86%,差异均极显著(P<0.01)。

表4 羔羊初生重和成活情况的比较

膘情组别初生重∥kg单羔双羔三羔成活数∥只单羔双羔三羔成活率%上等试验Ⅰ组2.95±0.102.80±0.172.40±0.152037755.65对照Ⅰ组3.00±0.052.80±0.1227390.90中等试验Ⅱ组2.92±0.152.75±0.172.45±0.101811169.76对照Ⅱ组2.95±0.702.80±0.1527293.54中下等试验Ⅲ组2.97±0.122.85±0.15271176.00对照Ⅲ组2.98±0.502692.86

3 讨论

3.1 绵山羊双羔素对受胎率的影响该试验中七台河和牡丹江试验点2个对照组的发情率较试验组分别提高0.35%和0.87%,差异不显著(P>0.05)。2个试验组的受胎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0.77%和0.90%,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发情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试验组的羊需要免疫2次,每次免疫都需要抓羊,而对照组仅需要在戴耳号称重时抓1次,抓羊可能对羊只产生应激反应。2个试验组母羊受胎率略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绵山羊双羔素对体内FSH和LH有促进分泌作用,提高排卵率,因此绵山羊双羔素对东北半细毛羊受胎率不仅没有抑制作用,反而有促进作用。然而,其具体作用机理还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

3.2 绵山羊双羔素对不同膘情东北半细毛羊产羔率和双羔率的影响该试验中七台河试验点,试验组母羊产羔率为156.39%,对照组产羔率105.7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羔率50.64%,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试验 Ⅰ 组(上等膘情组)比试验Ⅲ组(中下等膘情组)的产羔率提高51.48%,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133只母羊,59只母羊产双羔,双羔率为44.36%,比对照组的87只母羊,5只母羊产双羔,双羔率为5.75%,双羔率提高38.61%,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试验Ⅰ组比试验Ⅲ组双羔率提高29.60%,说明母羊的营养体况对母羊的产羔率和双羔率的影响很大,母羊的营养体况是保证使用绵山羊双羔素的前提。因此,只有加强母羊配种前的饲养管理,使母羊膘情达到中上等膘情,利用绵山羊双羔素免疫才能使母羊的繁殖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使提高产羔率和双羔率成为可能。

3.3 绵山羊双羔素对羔羊初生重和羔羊成活率的影响根据七台河试验点的试验结果可知,3个试验组的单羔、双羔和三羔羔羊初生重,与3个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试验Ⅰ组(上等膘情组)和试验Ⅱ组(中等膘情)的单羔初生重比试验 Ⅰ 组和试验 Ⅱ 组的三羔初生重平均提高0.5 kg,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所产羔羊仍符合单羔大于双羔和三羔,公羔大于母羔的一般规律,说明绵山羊双羔素对东北半细毛羊的羔羊初生重没有影响。影响羔羊初生重的主要原因是妊娠后期母羊的营养体况,母羊的营养体况越好,羔羊的初生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造成试验组羔羊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妊娠后期没有供给妊娠母羊所需的营养物质,造成母羊妊娠后期掉膘严重,导致所产羔羊体重偏小,体质弱,死亡率高,从而出现了繁殖率越高死亡率也随之增高的现象,影响羔羊的成活率。另外,试验期秋季多雨、地里泥泞,羊群无法进入吃地里留下的秋茬。

该试验中母羊的产羔率和双羔率都很高,说明绵山羊双羔素免疫效果不错,但是羔羊的成活率很低。因此,加强妊娠后期和哺乳期母羊的补饲是提高羔羊初生重和羔羊成活率的关键。

[1] 王德清.桓仁县东北半细毛羊现状及保种措施[J].现代畜牧兽医,2012(5):27-28.

[2] 李太善.牡丹江市东北半细毛羊选育提高调查报告[J].黑龙江动物繁殖,1996(2):18-19.

[3] 王廷斌,迟伟岩.关于东北半细毛羊选育提高阶段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10):17-18.

[4] 刘文信.东北半细毛羊的选育[J].黑龙江畜牧兽医,1987(5):14-15.

[6] 李志农.国外培育多胎绵羊的概况[J].国外畜牧科技,1987(3):2-5.

[7] 牛健英.培育东北半细毛羊的途径[J].中国半细毛羊,1983(1):18-23.

[8] 高鹏茂,王庆义,张云清,等.注射双羔素显著提高绵羊繁殖率[J].黑龙江动物繁殖,1994(2):44-45.

[9] 姚俊发,朴在哲,孙广忠,等.应用双羔素提高绵羊产羔率的试验[J].黑龙江动物繁殖,1994(1):26-27.

[10] 焦硕,冯瑞林,孙晓萍.国产甾体抗原双羔素的应用效果[J].家畜生态学报,2006,27(6):247-249.

Study on Improving Northeast Half Fine Wool Sheep Reproductive Rate with Fecundin

FENG Rui-lin, GUO Jian, PEI Jie et al

(Lanzhou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CAAS, Lanzhou, Gansu 730050)

[Objective]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cavate reproductive potential of the northeast half fine wool sheep,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farmers and increase farmers farming enthusiasm. [Method] The steroidal antigen (testosterone-3-ethyloic-oxime?BSA) was used as fecundin to immunize 267 northeast half fine wool sheep for inoculation test in Qitaihe City and Mudanjiang Ci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e. [Result] In the test point of Qitaihe City, the lambing rate was 156.39%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at was 105.75% in control group, the lambing rate was improved by 50.64%(P<0.05). In the test point of Mudanjiang City, the lambing rate was 122.95%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at was 104.38% in control group, the lambing rate was improved by 18.57%(P<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reproductive potential of the northeast half fine wool sheep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through application of fecundin.

Fecundin; Northeast half fine wool sheep; Reproductive rate; Double rate of lamb; Lambing rate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1BAD28B05-1-4);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1203NKDA023)。

冯瑞林(1959-),男,甘肃兰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家畜繁殖育种工作。

2015-02-03

S 826

A

0517-6611(2015)09-121-03

猜你喜欢

产羔率细毛羊膘情
东北细毛羊提纯复壮试验报告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不同膘情对母牛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养猪人的四点“秘籍”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几项有效措施
断奶母猪的饲养和管理技术
鲁西黑头羊繁殖性能研究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技术措施
奶牛优质高产与膘情控制
凉山半细毛羊肺炎支原体病的病原分离及生化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