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仇敌忾之二临沂保卫战

2015-01-09

国防 2015年2期
关键词:张自忠师团李宗仁

康 昊

从沧州撤退的途中,庞炳勋对士兵说,你我能够为国征战是三生有幸,如果不幸牺牲,将来国家复兴,我们自然会成为传颂的英雄,即便国家败亡,我们的作为也算对得起祖宗。

1938年2月初,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山东北部的日军,以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和矶谷廉介的第十师团兵分两路,分别沿津浦线和高密—徐州的公路南下,齐头并进,妄图与从南京一带北上的日军十三师团会师徐州,打通津浦线,将南北两部分日军连成一片。骄狂的日军原本把占领南京后的这次作战当作一次轻松的“武装行军”,认为在淞沪会战中精锐的中央军都成为手下败将,第五战区的中国各路“杂牌军”更是不堪一击。出乎日军意料的是,其板垣师团在鲁南重镇临沂遭遇惨败。

一、弱旅御敌

奉命防守临沂的中国军队是从平津外围撤退到第五战区的庞炳勋第三军团。第三军团名义上是一个军团(即集团军),但实际上,该军团只辖1个乙种编制的第四十军,下设1个军特务营和第三十九师1个师;师下设一一五和一一六2个步兵旅,1个补充团,工兵、辎重、通信各1个营,1个骑兵连,1个手枪连;总计约6个团,共1.3万余人。部队中有不少是从连云港、盐城一带招募来的新兵,缺乏作战经验,且重武器奇缺,全军上下仅有老旧山炮数门。而敌板垣师团号称日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兵员超过2万人,拥有野榴山炮60多门,坦克20多辆,还拥有航空火力优势,数量和质量均优于庞部。

庞炳勋部原属西北军,在二十多年的军阀混战中始终未被吞并。庞炳勋很有指挥才能。在1938年2月下旬抵达临沂后,庞炳勋立即召集各级指挥官,勘察地形,部署部队,构筑工事,并派出部队前出莒县、垛庄等地,在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上主动阻击日军。在莒县方向,原本以为进犯的是伪军,一交手却发现是日军精锐,加上地形不熟悉,很快被日军从两翼形成包围,一一五旅被迫放弃莒县县城撤退,还损失了两门山炮。在垛庄方向,第三十九师的补充团打了一个漂亮的围点打援,不仅将据守一个小村寨的日军百余人歼灭大半,期间还缴获了日军飞机空投下的信号袋,得知日军增援车队抵达的时间和路线,遂派一个营的兵力在垛庄以北的大石桥附近设伏,炸毁敌汽车3辆,缴获1辆,歼敌数十。

3月2日起,日军主力在坦克、飞机的掩护下开始对临沂北的汤头发起猛攻,守军一一六旅顽强坚守了五六天后,撤退到后方修整,日军乘势占领汤头并继续向南攻击。此时,庞炳勋并没有增派部队到正面防御,而是一面命令一一六旅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主力,一面从垛庄紧急调回补充团和一一五旅的二二九团,从葛沟北和沭河东岸包抄日军侧后。这一战法立见成效,3月6日,日军已经伤亡几百人,为防止陷入包围,被迫撤回汤头。

至此,庞炳勋部已孤军防守临沂一带近一个月。当时随军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各国武官数十人,都想不到所谓最优秀的“皇军”竟受挫于名不见经传的“支那杂牌部队”。板垣自感颜面无存,重新调集师团主力5000余人,在20多辆坦克的支援下,从3月9日起再次发起猛攻。到3月12日,庞部守军在敌人强大火力轰击下,以手榴弹对抗日军坦克,以惨重伤亡将日军阻挡在临沂城北的诸葛城—郁九曲一线。临沂方向形势危急,急需增援。

二、奇兵突袭

此时,临沂保卫战的态势已经不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临沂方向上能够拖住板垣师团,就能让其右翼的矶谷师团从“两路齐头并进”变成“一路孤军冒进”,进而调集兵力将其围歼。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遂在3月9日电告庞炳勋:“必须坚决保卫,拒敌前进。……除已令张自忠部前往增援外,并派本部参谋长徐祖诒前往就近指挥。”

张自忠的第五十九军刚刚在蚌埠一带完成了对南线日军的阻击任务,此刻又马不停蹄星夜赶往临沂增援。“卢沟桥事变”之后,张自忠代宋哲元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在与日本人周旋的过程中,被国人误解,背上了“汉奸”的骂名,一时间全国舆论沸腾,皆曰可杀。张自忠一直忍辱负重。此次他的坚决抗日,给军民以极大鼓舞。第五十九军上下一心,全力以赴。3月8日,张部抵达滕县城西,原本计划分两路向济宁、孙氏店方向发起攻击,策应津浦线正面作战。然而,3月9日接到李宗仁急电,命令其务必于12日前抵达临沂。张自忠立即命令所辖第三十八和第一八〇两个师从滕县、官桥、临城三地登火车,在3月10日抵达峄县。随后,两个师的部队冒雪一昼夜急行军90公里,抵达临沂西北。

其时,当面日军非常骄横,兵力部署较为分散,在从临沂北的汤头镇沿沂水东岸向南直至临沂县城东南的长约30公里的地带上摆成了“一字长蛇阵”。张自忠抵达后,同庞炳勋和徐祖诒一同研判敌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将增援部队直接投入临沂县城防守,不如充分发挥西北军夜战近战的优势,出其不意,渡过沂水,在汤头—临沂县城一线向敌侧后发起反击。庞、张、徐三人仅用数小时即商定下达了作战方案,而日军对第五十九军的到来尚未察觉,为其实施反击赢得了宝贵时机。

3月13日16时,第五十九军的第三十八、第一八〇两个师乘黄昏渡过宽百余米、水深过膝的沂水河,分别向对面的亭子头、徐太平等村庄发起猛攻。占据村落的日军虽措手不及,但因提前构筑了简易工事,抵抗非常顽强,致突袭部队伤亡很大。第五十九军的官兵不顾伤亡,奋勇冲击,在村落中与日军逐院展开争夺,经过一天战斗,将守备日军大部分歼灭,日军被迫撤回汤头镇。随后的三天中,日军增援部队在飞机支援下,对刘家湖、苗家庄、钓鱼台等地发起反击,第五十九军官兵与之反复争夺,全军伤亡近6000人,其中一线部队营长伤亡1/3,连、排长全部易人。

徐祖诒电请李宗仁允许第五十九军后撤休整,张自忠则请求再打一天一夜,如不能击退日军再组织撤退。得到批准后,张自忠对下属的两个师长说:“敌我双方都在苦撑,战争的胜负决定于谁能坚持最后五分钟。……你们回去分别到一线,给官兵们讲清楚。”3月17日夜,第五十九军两个师再次对当面之敌发起夜袭,炮兵在进攻发起前将所有炮弹打光,经数小时拼杀,临沂城中的庞炳勋部也适时发起反击,将围攻临沂的日军全部击溃,迫使其收缩回莒县。临沂解围。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发布通报称“临沂之敌已全部被我击溃”,《大公报》在社论中赞之为“临沂大捷”。

打扫战场时,发现日军飞机残骸1架,损坏的坦克6辆,战场遗尸1000余具,俘敌2名。日军自发动侵华战争以来,极少丢弃遗体,即便不能运走,也要切去死者一个手指或剪下部分头发带回,这次却没有做任何处理就仓皇撤退,足见其狼狈。

到3月23日,日援军4000多名开至,急于攻克临沂,与台儿庄的矶谷师团会合。本已后撤休整的第五十九军又一次增援临沂方向,在临沂城北的古城、北道等地与日军激战。29日,张自忠电李宗仁:“职一息尚存,绝与敌奋战到底!”关键时刻,第五十七军和汤恩伯部骑兵赶到增援,日军再次被击退。至此,板垣师团与矶谷师团会师的企图彻底被粉碎。

直到4月29日,日军才重整旗鼓,再次向临沂发起猛攻。此时台儿庄战役已经结束,继续坚守已无意义。临沂虽已城破,但庞炳勋部仍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在侧后遭遇威胁时才撤出。

三、临沂大捷的意义

临沂大捷,不但赖于庞炳勋坚忍抵抗,更决于张自忠的奋力援救,李宗仁的全局运筹。而那些在临沂城外各个村落和田野中与日军浴血搏杀、很多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普通士兵,那些冒着炮火为抗日队伍送饭送水、运送伤员的山东老乡,更不应被忽视、遗忘。

如李宗仁所言,临沂之战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日军南下进攻的左臂砍断,导致矶谷师团一路冒进,最终落入精心布置的包围圈,成就了此后的台儿庄大捷。更难能可贵的是,自抗战爆发以来,日军一路攻城略地,唯独在临沂城下两次被击退数十公里。这样的战绩,是在抗战正面战场中国军队屡战屡败的不利形势下取得的,因而极大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1] 孙连仲、刘斐等.徐州会战.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2] 郭汝瑰、黄玉章.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 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

[4] 抗日名将张自忠.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山东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5] 庞炳勋史料.河北省新河县政协文史研究委员会编.1990(未公开出版).

猜你喜欢

张自忠师团李宗仁
张自忠勘破鸿门宴
张自忠勘破鸿门宴
李宗仁尊师若父
制造南京大屠杀日军部队的下场和历史结局
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各部队最终下场如何
李宗仁回国往事——瑞士大使馆原首席参赞徐淡庐的亲历回忆
张自忠戒烟
胡友松和李宗仁
二战日军的“窝囊废”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