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5-01-08陶春常
陶春常
摘 要: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间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临床资料,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达到97.14%,对照组仅为71.42%,并且实验组患者在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磨牙位移减少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性小、稳定性强、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进行大范围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微型种植体;支抗;口腔正畸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取自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间来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70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均在10~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3±5.24)岁,并且进行强支抗的患者40例,压低磨牙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70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均在9~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7±6.12)岁,进行强支抗的患者50例,压低磨牙的患者20例。经过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首先,使用0.03%的洗必泰多次清洗患者的口腔,并利用利多卡因对其局部麻醉。其次,在植入微型种植体之前,用黄铜丝将需要植入的微型种植体牙齿分开,并正确标记位置,对口腔的全景片以及牙根的形态、位置等进行拍摄。再次,如果微型种植体植入部位附着在牙龈处,则不需要粘骨膜翻瓣,直接将支抗植入即可,否则需要将粘膜切开,以免植入支抗时将其卷入软组织中。术后应按时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以免感染。最后,支抗植入后,为了稳定效果,需在种植体与牵引钩处添加拉簧,并定期到意愿复诊更换拉簧。对照组口腔正畸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即口外弓加强支抗且每天需携带十个小时,以及口内横鄂杆等两种方式结合治疗。
(三)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采用(x±s)的表示方式记录数据。使用t对其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其进行口腔正畸,手术情况和具体结果见下表2。经过对比,两组化患者的数据之间存在在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 n(%)
表2 两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凸距差以及磨牙位移减少量的比较(x±s)
三、讨论
口腔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会对人体面部的美观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口腔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对口腔正畸引起高度的重视,希望通过治疗能够使其恢复正常。对于口腔正畸而言,治疗的关键在于支抗的稳定性以及有效性。
传统的口腔正畸方法由口内组牙、横鄂杆以及口外弓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对牙齿进行矫正,而且有效的控制磨牙,但是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使其感到不适等。而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微型种植体作为口腔正畸的一种新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治疗技术。该种技术仅需要将种植钉与骨组织之间机械嵌合在一起即可,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不会令人产生不适等多种优点。因此,受到了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
经分析,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对口腔正畸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种类型的患者。其一,压低磨牙的患者。牙齿低压移动是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基础,通过低压磨牙以及牙槽骨,可以提供出大量的间隙利于牙齿的种植和修复;其二,口外弓合作效果不显著的患者。即患者的前牙排齐或后移,使后牙支抗存在问题,或者后牙前移,前牙支抗出现异常等;其三,牙齿中线明显偏移、偏斜,此时需大量支抗的患者。
在本次研究中,70例患者采用了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的方式进行口腔正畸,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微型钛钉作为种植体稳定性较高,而且在其附件的软组织有轻微水肿现象发生,可自行减轻不需进行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术后均未出现感染。可见,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医师及患者支持。尽管如此,该种治疗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会造成牙根的损伤、会对其临近的组织结构产生影响以及造成局部感染等。因此,面对这些不足,需要对该种方式进行不断研究和改进,同时对术中引起的水肿现象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在口腔正畸中作为一种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技术手术创伤小、稳定性高以及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使得该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毅.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3):352-353.
[2] 靳爱萍,胡晓聪,黄月燕等.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6):100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