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2015-01-08谭双荣李新生
谭双荣+李新生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研究湖南高职教育,分析了湖南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使二者产生强力共振,推动湖南经济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高职教育;发展对策
一、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湖南高职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对高职教育社会认同度不够。由于湖南地处内陆,相比沿海发达地区,社会以及家庭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偏差,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许多人认为高职教育是“二等教育”、“比专科还差”。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职业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也不尽到位,缺乏保障高职教育发展的有力措施,没有充分认识到加速培养高职人才对我省地区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升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给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冲击与困扰。从办学实践看,政府的高职热与百姓出乎意外的冷,使高职教育处在一种尴尬的被动境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急剧增长相比,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近年来却出现了严重萎缩。致使用人单位常感叹“博士硕士满街跑,技工技师无处找”的不正常现象。
(二)我省高职院校大多办学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模糊。高职经过多年的发展,明确提出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而高职院校只有准确定位,才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但我省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方向不明确,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功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重要问题认识不清。在发展目标上不是着力探索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特色,而是沿袭或照搬普通高校办学模式和发展形式。导致这种定位不准、偏离轨道的原因,从外部来看,与社会上存在的“人才高消费热”和鄙视一线技术工人的不正确观念有着直接关系;就内部而言,与部分高职院校自身方向不明、定位不当、缺乏特色是分不开的,只好迎合家长、学子和社会的非理性需求来维护自身利益。从而招致“不是真的办职业教育”和“办的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的质疑和非议。
(三)专业设置脱离本区域的需求,培养缺乏针对性。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时没有做充分的市场调研,一些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名称时往往都直接参照了本科专业目录。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还缺乏行业依托,专业趋同,为本地区经济建设、产业集群基地而“量身定做”的专业有限。其次,专业设置仍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一些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名称时往往简单参照本科专业目录,而一些专业设置缺少科学论证,既不能得到社会和行业的充分认同,也因为技术含量不足而难以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四)培养层次单一,难以满足产业集群、区域经济的发展所需。目前,由于技术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技术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技术是产业集群的基础,无论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还是产业集群的发展,都是在与技术的相互作用中使技术得到升级。
(五)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教学质量难以满足产业集群对人才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就业需求脱节,不能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出发点建立培养目标体系,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
(六)在产学结合上,大多呈现单向需求,高职院校参与经济建设的程度不够。在产业集群背景下,社会客观需求呈现多样化、深刻化、细致化的时代特色,部分高职院校不能主动与地方政府、企业进行联系、沟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展科技推广、科技指导、科技示范、人才培训等社会服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单一且居于浅层,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局面远未形成。
三、基于产业集群的湖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一)融合产业和高职教育发展政策,使湖南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政府统筹力度,促进高职教育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优先发展战略,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发展职业教育就是发展生产力,投资职业教育就是投资经济建设。
(二)提升办学层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增强湖南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目前湖南省的一些产业集群在大力发展各具优势的传统产业的同时,正在不失时机地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而使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集群内原有优势产业的发展高度融合。为适应这种变化,增强高职教育的适应性与针对性,湖南省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是提升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而又相对独立的高职教育层次结构体系,探索将一两所高职院校升级为示范性高职本科,以满足现在及将来社会对高层次高职人才的需求。二是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首先,要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优先发展高技术含量的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专业。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那些传统支柱产业所需的专业及一些新兴的、边缘的、交叉的、复合的、有生机活力的专业。再次,对那些已经具有强烈社会需求和良好发展势头的专业,要促使其迅速发展为新兴的、具有较大发展后劲的专业。最后,还应该妥善处理好专业建设中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根据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变化趋势加强对专业的调整、改造与更新。
(三)更新专业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升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综合素质。要适应产业集群带来的各种挑战,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必须高移,以适应新型工业化所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此,高职院校要以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紧密贴近产业集群生产流程与实际的课程,必须有针对性地更新原有的教学内容,拓展知识的宽度;设置和增加适应不同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用综合实训进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在重视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创造性智力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把传授和培训高新技术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内容;要重视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强专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产业集群。
具体到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一是针对性与适应性的关系;二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三是现实和长远的关系;四是稳定和变化的关系。
(四)开门办学,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开门办学,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主动对接社会需求,这既是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办出特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谭双荣,李新生.基于产业集群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进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3(10).
[2] 曾晓燕,程琳.基于江西省产业集群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