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风物浅谈

2015-01-08尚青昌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民俗风情

尚青昌

【摘要】了解人文地理,民情风俗,又文史结合,明史掌故,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但有利于读写,更有利于美化生活,造福人类,回归自然,让学生生活更加精彩。

【关键词】语文风物 风情景物 民俗风情 自然风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202-03

语文风物是指跟文学艺术有关的风情景物,“风”指风俗民情,“物”指自然景物,即物质。我们中学生生活在时代腾飞、知识爆炸的二十一世纪,要想拥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赶上时代的步伐,做时代的“弄潮儿”,就得学好语文这门基础课程,要想学好语文,超越语文,就不能局限在语文课本范围之内。如果走不出课本范围,显然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也不可能赶上形式的发展。如果我们中学生不步入社会、不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将会使我们所学的语文知识文不达意,自然,所写的文章空洞无物不合事实,就更谈不上什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品了。所以,当今中学生应当在学好语文课本内容的同时,想方设法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打开视野,去在社会这个广大的领域中,寻找更多更好的知识素材。当然,社会生活纷繁复杂,生活因素气象万千,需要我们采撷,更需要我们去积累。像天文地理,历史哲学、风情民俗、人文自然、名史掌故等,这方面的知识,都与语文知识交相辉映,对我们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同样有着不可忽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语文知识包括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个方面,也就是语文读写能力。如果一个人知识面非常狭小,仅仅局限在课本知识的范围内,无论如何也不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理论体系,更不可能形成极强的读写能力。

回顾我们学习过的语文知识,有不少篇目章节,来源于历史典故;也有不少从风土人情、风景名胜之中产生;还有不少从古物建筑群体中脱胎而来,这就很自然地把我们每个学生带到旖旎动人、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以及古建筑群体的行列之中,所以,作为一个中学生,想了解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掌握其脉络发展以及文化艺术之间的联系,就得知晓祖国山河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得明白风土人情与时代文明的相接,从而形成壮观瑰丽的版图画面,雄踞东方的文明古国。这对学好语文、广增知识有直接的帮助作用,因为,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秀河山和雄伟壮丽的自然环境,它不仅是自然资源的宝库,也是文化艺术的有利基础。曾牵动着无数骚人墨客的无限情思,陶冶了无数的文学巨匠,使多少文学爱好者因为它的壮美而文采飞扬;也因他的雄壮而思想豪放;更因它的贫瘠愁断肝肠;也曾因外国侵略者的蹂躏而激情飞扬。正因为它的壮美,使多少文人墨客用智慧、汗水和血泪凝结成震撼世界的灿烂文化,遗居在世界文明史册上,不是吗?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于沅湘”;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更是“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很早就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到二十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這个七岁能成诗的早慧诗人,在二十岁以后的十余年中,为了增长阅历,结交名流,张扬声名而漫游在大江南北,用他自己的话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他在“漂泊西南天地间”的十一年间,留下作品千余首,占其全诗总数的三分之二。在我国文化史册之上,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他们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万水千山。从古到今无数激荡人心的瑰丽篇章,随着他们的足迹与雄伟壮观多彩多姿的名山大川、江湖河海和雄伟壮丽的亭台楼阁,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我国的五岳名城永远是诗人灵感的触媒;江湖海河、草原大漠也成为佳作名篇的摇篮。这些秀美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难道不是中学语文风物的真实写照吗?国内如此,国外亦然,《鲁兵逊漂流记》,《巴黎圣母院》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说明了一个中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自己的写作能力,又怎能不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山川大地又更多的了解而忘乎所以呢?

也许,环境孕育了作品,也许作品改变了生活美化了环境,从而,人们的生活错综复杂,多彩多姿,正如这伟大的自然景象,跌宕起伏,变化万千,也好像这美丽的大自然凝聚着山川大地,拥抱着江湖海河一样,其中的奥妙无法比拟,唯有体会。如果站得高,就定会看得远。当然,知识在于积累,写作在于多练,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写出更好的文章,就不能画地为牢,局限于校园以及课本的范围之中。为了积累创作经验,寻找素材,应当到外面去看看。在生活并不贫穷的今天,我们每个家长或团体,应当为孩子提供一些学习和创作的空间,免费提供一些良好的活动场所,供他们参考,供他们创作。最好在学生课休时间里带着他们走出家门,去外边搜集素材,寻找感觉;没有条件的同学,不妨找些有关旅游书籍以书为乐园,寻找你心中的感觉,想想外出的同学朋友,也会激起心中的涟漪,因为“学习”这个范畴概念无限,没有界限浩大无边。

不管怎样,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尤其是抱着对知识的追踪,怀着一种对知识的寻源,去领略自然,解读人生,我想对于学习语文和写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了解自然、掌握风情、通晓民俗、解读古典对于我们中学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了解自然,可以净化心灵,升华思想,孕育典章。

还记得《西游记》中“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人间仙境吗?它已是我国老幼皆知的名胜之地,但那优美的环境,终究是作家笔下的产物,它是否是人们向往之地,真景实地知晓者能有几人?对于作品中自然环境的描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还是劝勉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它就像人的影子与人随从一样,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不但形状不同,而且大小不一。作家的笔下,对大自然的描写,也是如此,即使一个影子,或是一个“模特儿”,也有一个与原来模样相近或相同之处,当然,事件的描述,我们难以肯定。但《西游记》中,开卷明确提说的“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确确实实是一座现实存在的胜景,它就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的云台山。那里面临连岛,背依云台而得名,古代称郁州山,隋时称郁林山,唐宋时期叫苍梧山。大诗人李白的“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中,“苍梧”也就是如今的云台山(又称九嶷山)。历史记载,此名到明朝时期,山上建筑了三元宫,借用了四川苍溪云台的名字,改名叫云台山。这就是气势磅礴、景色秀丽、矗立云霄,脚踏波涛的“海上神山”。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中,以后各朝不断有讴歌云台的诗文。尤其是宋代诗词大家苏东坡曾赞道:“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寰”。从而改变了他第一次登临云台时“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的慨叹。直到明代作家吴承恩因祖居江苏涟水,后徒居淮安,慕名而来,就在云台山遍历“神山”,经多方勘察访问,搜集素材,对云台山有着深刻的认识,并积累本地民间风情,结合本地地理特点,形成大量的创作因素,开创了“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作起始句的神话巨著——《西游记》这部不朽的浪漫主义古典名作,同时,把佛教也推上了更高的境界。

从《西游记》这部伟大的著作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如果没有地理环境的启示和作家的奇想,还能有如此伟大的光辉之作吗?这难道不是环境拟造作品的结果吗?

其次,成功思想的结晶——伟大的作品,不但能超越时空,反映现实,而且能净化心灵,美化环境,更能升华生活,造福人类。

不是吗,如果一个作家的奇特想象,不但会美化世人们心灵之窗,也会与“现实生活,现实场景”相结合,使美进一步得到升华,位于湖南桃源县的沅江侧畔,武陵山下的“桃花源”就是美好的例子。

东晋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陶渊明,他根据《武陵记》经过大胆的推测和奇特的设想,创造了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过着和平安宁生活的社会环境,寄予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批判浅薄现实的不朽之作——《桃花源诗并记》简称《桃花源记》,对后世文人及其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作品中我们知道,当初武陵人所到的地方,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桃花源——湖南武陵山名胜之地,但历史记载,这位东晋大诗人从未到过武陵山那个地方,而现代人们定要把现实生活中的这个桃花源,说成是那个时代理想主义王国的“模特儿”,实在有些蹊跷了。这一情况经过后人的考证得知:大约离陶渊明时代一百年之后,人们才发现了这个风景秀丽的山坳。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风土人情,古物建筑酷似诗人笔下的“桃花源”,便可推测此原是陶公《记》中的“设计”,是当地人略施土木而成也就很自然了。所以,时至今日,陶渊明以他奇特的想象和传神之笔,塑造的“蓝图”也就显而易见了,当然,文中的景致仍然在“桃花源”随处可见,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就不难想到:溪水的尽头,桃花深处,武陵人踏入“世外桃源”的洞壁上刻上的“秦人古洞”四个大字,也就很自然显明了。实际上,这一切,是根据陶渊明的文章内容,后来人们附会而成。但现在的桃花源为了游人的方便便没有按照陶渊明笔下所说:“初极狭,才通人”的“设计”施工,但“复行数十步”果然“豁然开朗”,眼前“土地平广,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附近是千丘水库,远处是沅江流水,平畴田野上撒落这村镇农家。在这里不难看到,今日的桃花源犹如梦幻,神似梦幻。

对于“桃花源”的说法,至此本可告以终结,但是,不妨再赘上几句关于《桃花源记》模特儿“专利权”的争论:有人认为,诗人作品中的桃花源雏形不在湖南,而是作者身临其境的江西庐山垄。旧时属彭泽,诗人居家此地,“归去来兮”辞官归隐,有“一线天”之称,居说此处也有一片桃林,这一切像《记》中的桃源之景。但不管怎样的说法,还是怎样的推断,都是因作品而起,因作品而发,这就足以说明:作品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也美化的人们的心灵。

因此,不管是地理对作品的启示也好,还是作者以及作品对地理环境现实生活的美化也罢,都充分体现出自然环境、建筑群体与文化艺术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

第三,自然包容了一切,思想涵盖了所有。

自古以来,文史地理交相辉映,灿烂文化举国并存。我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民族,在我国历史上,万里江山是伟大祖国的骄傲,雄伟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从地质、考古和历史学中我们知道,被喻为龙的后代——中华民族,长江黄河就是她的故乡,那滚滚东去的江河水,浩浩荡荡、永远向前,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气魄雄伟,不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写照?那高耸入云、唯我独尊,奇峰秀巅、唯我独有,难道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山川大地,江湖河海,哺育我中华儿女繁衍生息,永远向前,她以一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不仅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也是一个多彩历史的画卷。就在这里,不但有殷商旧城、巴国遗物,还有秦时栈道、楚国阳台、蜀汉沙场、屈子故里、香妃旧居,而且还有天山牧场、五岳独尊。曾荟萃了数不清的名士足迹,留下了数以万计诗文墨宝……流传着多少千古佳句。

不是吗?就拿长江三峡来说,大诗人杜甫就以此地为题材的诗作就有四百首之多,其作品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佳句,早以成为人们的传世佳话。大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欢娱之情跃然纸上,水行之急发与笔端。“峰与天相接,舟从地窟行”把长江沿岸的“奇、秀、险”一览笔端。至唐宋以来,有不少著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刘禹锡、陆游、范成大等,他们都曾经在江北山头——白帝城,留下不少名篇佳作,从而,此城便成为我国的文化名城,以“诗城”相称。什么历史名城,汉武之尊?什么楚地文化,战国之争?这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举不胜举。我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犹如这滚滚东流的江河湖水源远流长。

祖国的山川五岳,江湖海河,高原盆地,原本是我华夏民族的整体骨架,再加上民族之气,故国之魂,人文道德,铸就成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雄踞在世界的东方。

事实告诉我们:自然风物是孕育作品的基础;文学创作是净化心灵、升化生活、造福人类的桥梁。不管是自然风物,还是文学创作,都是中学生语文风物关键之所在。要想了解故国文化,使自己语文水平有更大的进步,就要更进一步了解伟大祖国的大江南北,通过人文地理、民俗风情、历史典章,不断地充实完善。只有这样,丝绸路上的两颗明珠——《凉州词》和《送元二使安西》,才能为你所用;呼伦贝尔湖水的“甘甜”才能为你所尝;《敕勒歌》中描写的草原风光,神州别样红的《花城》以及美丽的《天山景物记》才能为你所赏;也只有这样,才会把你带到《潼关怀古》、《赤壁之战》、《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亭序》、《开国大典》之中,领悟古战场勇士的激情,和革命者昂扬之气,感受开国大典的喜悦,更进一步懂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奋发意气和英雄壮举,也更不会丢弃三国曹操“竭石巍巍”之情怀,伟人治国之壮举,以及那种在辉煌之时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个中学生要想拥有更多的知识,就更不应该脱离自然。了解自然会帮助我们解决语文学习中的一些疑难。就像杜甫的“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和欧阳修“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这两句诗都是描写三峡风光的的诗句,但由于角度不同,意境也就不同了。如果对三峡的地理、气候、以及那里的水山林木毫无不知,理解来就会出现不少困难,反之,如果对三峡的自然现象有所了解,就一定会有深刻体会,获得十分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祖国的锦绣山川,江河湖海,高原盆地,原本是我华夏民族的整体骨架,再加上民族之气,民族精神,道德风尚,古物建筑均已汇成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从而使华夏文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因此,了解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交相辉映。在了解自然运用自然的同时,带学生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寻找乐趣,获取知识,感受生活,就定会给我们中学生学习语文带来五彩光环,也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壮观,从而定舵人生,进一步发现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

[2]《文史手册》,30页、44页、45页、105页.

[3]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一回.

[4]胡适的《西游记考证》一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陶淵明的《桃花源记》(历代文学作品)428页.

猜你喜欢

民俗风情
一幅湘南山镇民俗风情的展览画
《民族乐韵》教学设计
广西巴马赐福湖旅游区养心度假小镇开发研究
榕江县歌谣研究
节序词浅谈
知青文学中的陕北民俗风情
如何保持西藏旅游的吸引力
缤纷多元的盆地画卷
电视剧《三国》中的酒韵与民俗风情
贝锦三夫《武陵王》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