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剧《三国》中的酒韵与民俗风情

2016-06-25孙悦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民俗风情三国

孙悦

摘 要 在我国酒俗文化中,三国时期别具特色,呈现出一个时代的民俗风情。酒韵在电视剧《三国》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研究探讨《三国》酒韵对当今民俗风情的影响和意义,比单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探寻酒俗文化的源头,更具形象化意义。

关键词 《三国》 酒韵 民俗风情

中图分类号:I207.35 文献标识码:A

酒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几乎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都得以展现,三国时期尤为明显,电视剧《三国》中有很多饮酒场景的设计。《三国》剧中的酒韵意味深长。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枭雄英雄,拼出胜负,再去煮酒评功。《三国》中的酒韵赋予酒深厚的文化意蕴。《三国》剧中出现了“酒礼”文化,与酒有关的礼仪有宗教祭祀礼仪、军政制度礼仪、人际交往礼仪、节日饮酒礼仪。《三国》中的“酒风”剽悍。孙权给人儒雅之观,但饮酒却也剽悍:“权於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喝酒要喝到从高台上掉下去,这足以看出当时饮酒盛行之极。

1酒韵——祭祀之礼到民俗之礼

酒不属于生活必需品,但却有着特殊而广泛的作用。《诗经》有言:“饮酒,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这表明古时饮酒并非是寻常之事,一定带有某种特定意义。“古代饮酒的礼仪与习俗,自然不是起始于酒的产生,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完善并有所损益和擅变的。”在电视剧《三国》中,祭祀活动是当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酒是沟通人神关系的媒介”酒最初被用来祭天地、事鬼神、祀宗庙。《三国》剧中出现了博士祭酒一职,设在太常官衔下,专管祭酒一事。以至到后来“百礼之会,非酒不行”酒俨然成了三国时期一些重大礼仪场合的必需品。电视剧《三国》中出现的酒祭之礼发展到现在,已然衍变成一种民俗之礼。我国各民族普遍有用酒祭祀祖先的习俗。现在每年的清明节上坟、扫墓时,也都要带上酒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衰思。经过历史沉淀之后,三国时期用于祭祀之用的酒渐趋发展成一种别有情趣的酒俗文化。

2酒韵——血性之酒到小酌怡情

三国时期的酒韵带着一种血性,这从《三国》中可以看出来。在三国时期,饮酒言志成为一种潜在的酒俗。《三国》剧中一代枭雄曹操在饮酒之后,提笔写下《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言吐露出其巨大的抱负和志向。若没了酒,其慷慨豁达的血性情怀不只是单调,也定缺少几分韵味。结义必饮酒。酒在,兄弟情义在。时至今日,剧中表现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仍不失为一段佳话。三人饮酒盟誓,带着血性酒韵的兄弟情义可昭日月,这为三国时期的血性之酒添了一个“义”字。“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堂堂男儿,血气方刚,大刀一挥,头落骑下。也正是这样的性情中人,才能品出酒的浓烈。《三国》剧中群雄割据,战乱不断,将士们上战场前,多是饮一碗“壮行酒”,以示视死如归的气概。酒也用来犒赏胜将,激励士气。战前一碗浊酒,生死不惧。“酒壮英雄胆”,酒韵又被赋予一个血性迸发的“勇”字。酒俗历经各代传承下来,酒既浓烈,又温润。历史上很多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在饮酒时留下佳作无数:古人有“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孤苦;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无奈;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潇洒;有“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怡悦;有“一醉方休”的痛快;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计略;也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境界。今日酒韵大都是小酌怡情。不论是亲朋好友相聚,还是知己老友相逢,少了酒总感觉少了些情谊,少了些趣味。小酌几杯,融洽的氛围在推杯换盏之间悄然而至。

3酒韵——是非恩怨的酒俗到闲情逸致的民俗

在电视剧《三国》中,在保留单纯的酒俗这一本质外,更多时候酒被赋予了其它的涵义,充斥着目的、功利、野心、霸气的色彩。《三国》中出现的酒宴也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多伴有猜忌,宴饮也可以理解为政治拉拢,政客之间也往往用酒作为政治斗争的载体。剧中“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本是一樽青梅酒,却隐藏着理不清的是非恩怨。三国时期的酒俗充满了尔虞我诈,剧中周瑜醉酒骗蒋干、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诈醉诱张颌、许褚醉酒失粮草这样与酒相关的典故很多。总结起来,电视剧《三国》中的酒文化既是政治、军事的反映,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正是因为处于那样一个特别的历史时期,才会衍生出这样一种独特的民俗酒韵。

4结语

“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这一方面说明了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说明酒在中国传统民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酒俗文化衍变到现在,多是作为一种乐趣在闲遐时添些雅趣的,这也算是回归到了酒韵的本义吧。酒韵是民俗风情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不仅要由社会存在来决定,也要在传承衍变中保持其主体性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彭兴.中国饮酒习俗与古代社会[J].史林,1994(04):4.

[2] 王少良,李守亭,等.中国古代酒文化通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164.

猜你喜欢

民俗风情三国
《民族乐韵》教学设计
贝锦三夫《武陵王》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