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5-01-08郎海涛
郎海涛
【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四点认识及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好奇心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开放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176-02
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主体,是创造能力的基础,是素质教育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是:对于一个问题的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会有新的想法,新的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思路,能提出问题,能独立解决问题。这些表现不仅仅是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以培养小学生精确的计算能力、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数学教学,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创新经历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好学的欲望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如果没有好奇心,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因此,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點,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出探索的欲望来。
二、创设宽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才能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创新的火花才能去迸发。
2、对同一个问题要寻求多种途径,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要打破传统教学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养成一种服从、保守的人格特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守旧,不拘泥于形式,要有独特的见解、变幻的思维、更新的方法,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
3、采取科学的评价机制
课堂上,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教师首先应给予肯定,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赞许犹如阳光”,任何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肯定和鼓励,总朝着教师鼓励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教学带给学生的将是在学习中不断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三、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善于创新
《国家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遵循这样的教学规律,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四、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让学生不断创新
要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就要树立新的教材观,要在领会教材意图和尊重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灵活的、创造的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要向学生的现实和生活实际开放,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不应是教材的机械重复,要使教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探索知识奥秘的工具,就要活用教材,使教材为学生创新服务。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调整教材内容。
2、充实教学内容。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中力求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适当选取和补充一些学生生活实际中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兴趣。
(2)、加入一些有弹性的教学内容,有利于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发展,给学生的创新提供空间。
(3)、适当安排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运用,通过实践,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3、实现作业内容的开放。
改变布置作业的传统做法,从以前让学生做第几页的哪几道题中开放出来。例如:“回去量一量你的床铺的长度”、“找一找家中物体表面的平面图形”、“买一千克重的菜等作业形式,在减负的新形势下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的强盛,而且关系到今后一个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大胆的想、尽情的说、勇敢的问,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