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死亡的影响因素
2015-01-08陈粤明姚为学
陈粤明 姚为学 苏 耿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广东湛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病急、病情重,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及健康[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AMI的死亡率已由上世纪60年代的30% ~35%,降至现在的10% ~20%,但其病死率仍然较高[2,3]。AMI患者的死亡大多发生在起病1周内,尤其是1~2 h内。基层医院在处理AMI患者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争取时间对此类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内科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本科收治的57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湛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78例,男367例,女211例;年龄25~92岁,平均年龄(53.14±7.94)岁;糖尿病史 411 例(71.11%)、高血压病史 490 例(84.77%)、脑血管意外病史 469例(81.14%)、心力衰竭病史191例(33.04%);冬春(12月至次年5月)患病311例(53.81%);首诊心率100次/分以上187例(32.35%);LVEF<40%203例(35.12%);前壁心梗309例(53.46%)。患者均符合2001年全国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修订的AMI诊断标准[4],排除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的AMI患者。
1.2 方法
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病史、脑血管意外病史、心力衰竭病史)、患病季节、首诊心率、LVEF值以及AMI部位等基本资料,统计近期(住院后30 d)死亡例数。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
578例患者中208例(35.29%)近期死亡。年龄越大、女性、糖尿病史、脑血管意外病史、冬春患病、首诊心率越快、LVEF值越低、AMI部位为前侧壁的AMI患者死亡风险越高(P<0.05)。见表1。
表1 AMI患者近期病死率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续表1
2.2 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脑血管意外病史、患病季节、首诊心率、LVEF、AMI部位作为自变量,以死亡作为因变量,按逐步前进法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是AMI患者近期死亡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其死亡危险是年龄<50岁的6.02 倍(OR=6.02,95%CI:3.14-18.65,P < 0.001),其他预测因素还包括冬春患病、前侧壁AMI、LVEF<40%和脑血管意外病史。见表2。
表2 AMI患者近期病死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湛江地区地处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是本省西南部最重要的地级市。相对于广州等发达城市,本市的医疗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的基础疾病多、接受规范内科治疗的少,并且本市地区较为广阔,AMI患者送至本院耗时较长,所以本院急诊科医生面临的挑战更大,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识别并处理AMI患者。AMI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众多,对于基层医院而言,通过简单的基线水平预测AMI患者的死亡风险,意义更为重大。
本研究共纳入578名AMI患者,其中208名患者近期内死亡,总体死亡率为35.29%。高于张新梅新等[5]报道的 16.1%,也高于贾娜等[6]报道的4.2%,本组分析这可能与本研究纳入的对象多来自湛江地区,他们多为体力劳动者,平素没有处理好基础疾病,部分患者是AMI发作时才第1次发现血糖、血脂和血压等异常,加之湛江地区地域广阔,大型的配套医院较少,所以大范围内的AMI患者均要从较远地区转送至本院,耗时较长,容易错失最佳救治时机,另外,本院争论救治水平尚不能与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比较,这也是造成本研究AMI患者近期内病死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其次,本研究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性别为女性、糖尿病史、脑血管意外病史、患病季节为冬春、首诊心率越快、LVEF值越低、AMI部位为前侧壁,上述8种情况的AMI患者的死亡风险越高,以这8项有显著意义因素为自变量,死亡为因变量,按逐步前进法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50岁、冬春患病、前侧壁AMI、LVEF<40%和脑血管意外病史均是AMI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其中死亡危险年龄≥50岁是年龄<50岁的6.02倍。李博宇等[1]的研究也显示,老年女性AMI患者30 d病死率高达25.8%,其死亡风险是非老年组的6.6倍,年龄≥60岁是预测女性AMI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类似。同时,其他地区的学者也有报道增龄是AMI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8-10]。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冬春患病也是AMI患者近期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我们分析这可能是由于湛江地区地处广东沿海,四季分明,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尤其是与夏秋交界期间的气温变化剧烈,容易引发AMI,且病情较重。
本研究为回顾性,所分析的因素均为入院时即可获取的资料,方便简单,但是本研究没有纳入患者具体的治疗方式和服用药物情况对AMI患者的死亡以及其他预后所产生的影响,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对于本院治疗区域范围内的AMI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高龄、冬春患病、前侧壁 AMI、LVEF较低以及有过脑血管意外史的患者。
[1]Kounis GN,Soufras GD,Kounis 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The role of inflammatory cells and of Kounis syndrome[J].Int J Cardiol,2014,177(1):142-143.
[2]Lenzi J,Rucci P,Castaldini I,et al.Does age mod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herence to secondary prevention medications and mortality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J].Eur J Clin Pharmacol,2014,8(3):1214-1216.
[3] Igland J,Vollset SE,Nygard OK,et al.Educational inequalities in 28day and 1-year mortality after hospitalisation for incident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J].Int JCardiol,2014,177(3):874-880.
[4]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9-24.
[5]张新梅,胡允兆,陈样新,等.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2):260-263.
[6]贾 娜,芦 丹,刘 兵,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年随访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9(2):81-85.
[7]李博宇,华 琦,李 静,等.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8):701-704.
[8]李晏丽,沈云峰,郑 佳,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6):521-523.
[9]李 勇,罗心平.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危险因素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2,27(2):150-152.
[10]裴志勇,毕 磊,曹丹阳,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3):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