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School 运动对我国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2015-01-08任建英

现代情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情报学跨学科课程体系

任建英

(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山西 太原030006)

自1887 年杜威(Melvil Dewey,1851-1931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图书馆学校后,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就始终伴随着各种变革。进入20 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新一代互联网投入使用,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内容逐步向着信息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2003 年,美国7 所著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院的院长齐聚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情报与图书馆学院,共同提出了“信息学院运动 (Information Schools movement),简称iSchool 运动[1]。2004 年,19 所美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学院及其有关的学院共同成立了iSchool Caucus (Caucus 意为有着同样为实现组织变革目标的人所举行的会晤),简称iCaucus。iCaucus 是iSchool 的领导机构,也是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联盟[2]。

1 iSchool 的核心特征与构成要素

1.1 iSchool 的核心特征——跨学科性

“iSchool”中的“i”可以有2 种理解,一种是为学术界所广泛承认的主要含义,即“i”是“information”的首字母缩写;另一种理解,这个“i”还可以理解成是“interdisciplinary” (跨学科)的首字母缩写,即iSchool 既可看成“信息学院”,也可视为“与信息有关的跨学科的学院”。实际上,iSchool 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跨学科性的认可。

iSchool 的章程一开始就指出,iSchool 是由对信息、技术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兴趣的学院组成的,改变了传统上单纯强调技术的观点,指出iSchool 是致力于探讨与理解信息在各类活动中的作用,强调信息、技术和人是三大构成要素、缺一不可,从根本上决定了iSchool 的跨学科特性。而且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和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促进人的能力的提高和专门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社会发展——这才是iSchool 联盟成立的最终目的。因此,只要是与信息有关的“各种类型”的学院,只要具备了以上特性,均可成为iSchool 的一员,而不强调该学院的人文属性和技术属性。由此,“跨学科性”就成为iSchool 的核心特征。

在首届iConference (2005 年)上,人们就iSchool 的“跨学科性”达成了共识。会议指出,信息学院中的教学人员应来自多个不同的学科,并且应具备宽广的、多学科的思维视角,在信息领域 (iField)担当活跃的领导角色[2]。

1.2 iSchool 的构成要素

iSchool 主要进行信息的基础研究,并将人、信息、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因此,信息、技术和人是iSchool 的三大构成要素。

1.2.1 “信息”是iSchool 的核心要素

首届iConference 就明确地指出信息以及与信息活动相关的研究和教学活动是iSchool 院校的重点关注内容。信息在iSchool 各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以它为基础,其他各专业的跨学科研究才可能开展,iSchool 院校才会对诸如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某些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进行相关的教学与研究。

1.2.2 “技术”是iSchool 的关键要素

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运用,关注由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新的社会关系成为iSchool的重点关注。在各iSchool 学院中,包括通讯技术、人机交互、软件开发等方面的IT 课程成为主干课程。但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先进技术都只是信息活动中的手段与工具,它的作用在于推动信息活动的进行而不能主导信息活动的目的与方向。

1.2.3 “人”是iSchool 的主体要素

iSchool 致力于探讨与理解信息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能力的提高。因此,“人”对信息运用能力的提高作为iSchool 运动的最初动机与最后归宿,始终在iSchool 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人”是该运动的发起者、运行者,也将是最后的受益者,是iSchool 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如“德州大学强调人处于整个信息生命周期的中心地位,信息技术必须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用户需求”[3]。从另一个角度讲,iSchool 强调的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也是对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呼应与回归。

2 国外iSchool 的教学情况

2.1 国外iSchool 学院的教学特点

目前美国参与iSchool 项目的有19 所学院,其中在美国“最好的研究生学院排名榜”位居前10 名的学院都是iSchool 联盟的成员。这10 所大学是: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 (美国雪城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密歇根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印第安纳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 (德克萨斯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通过对这10 所大学的学位教育进行分析,可以看出ischool 学院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2.1.1 教育层次多样化,以研究生教育为主

以上10 所院校中,有6 所学院都开设了本科专业,而全部10 所学院都开设了硕士、博士的学位教育。这种多层次的教育模式使iSchool 学院的学位教育兼顾了学士、硕士、博士的3 个层次,但其显然更加倾向于通过硕士、博士层次的专业教育培养出本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实际技能的专业从业人员。

2.1.2 教育重点向信息学和技术领域倾斜

在设置了本科教育的6 所院校中,其专业设置主要在信息及信息相关方向,并没有出现图书馆学专业,甚至在硕士和博士阶段,纯粹以图书馆学作为专业设置的也很少,而是大多数与情报学、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等共同出现,显示出iSchool 学院向情报学和信息管理与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探索。

2.1.3 跨学科研究趋势明显

在ischool 学院的学位设置中,出现了哲学(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电信和网络管理(Tele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 Management)、通信和信息研究(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等专业学位,显示出其学科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交叉、合并,也是ischool“信息、技术、人”这一宗旨在学位教育中的体现。

2.2 iSchool 学位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国外iSchool 的课程体系大概可以做如下分类:

表1 国外iSchool 的课程体系

基本上,国外iSchool 学院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2.2.1 技术类课程成为必修,并且比重日益增加

美国的图书情报学学校很早就将关于多媒体及其使用等方面的课程增加到了教学中,而随后的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也在图书情报教育得到了体现,并且该类课程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加。到了iSchool 阶段,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使用几乎成了图书情报学课程体系的必备组成,www 资源设计与检索、知识网络可视化与导航、信息多媒体技术、元数据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几乎和传统的编目、检索课程一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3]。在华盛顿大学和匹兹堡大学,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之一。

2.2.2 课程安排多样化、个性化和自主化

同我国的图书情报教育相比,大部分iSchool 学院的学生在课程安排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性。学院将必修课程外设计和选择课程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的选择安排选修课程,这一方式在扩展学生学科背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依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图书情报学研究生院在要求情报学硕士必须学习两门基础课程(信息组织与获取;图书馆、信息与社会)之外,还为学生设计了7 类参考课程体系:信息组织与知识展现、信息资源、利用和用户、信息系统、历史、经济与政策、管理与评价、社会、群体与组织信息学、青少年文学与服务。每一个体系都包括10 ~15 门不等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对未来职位的设想选择课程体系[4]。

2.2.3 课程名称突出iSchool 特色

iSchool 学院设计包含了人机对话、信息服务、信息职业的法律问题、系统设计中人的因素等课程,这些课程名称明显体现出了跨学科的特征,契合了iSchool 强调的信息、技术和人三者缺一不可且相互作用的核心理念,体现了iSchool 利用信息及信息技术为人和社会服务的理念。

2.3 其 他

2.3.1 多类型的辅助教育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

除了通常的课堂教学形式外,很多iSchool 学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辅助手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类机会与实践平台,提高了教学效果。如:Syracuse University (美国雪城大学)设置7 个研究中心或者实验室,为专项师生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设备;Indiana University (印第安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定期举办教师讨论和讲座,为教职工教师、学生提供信息和智力交流平台;大多数学校都为学生提供研究项目,鼓励参与;Indiana University (印第安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出版了2 种期刊,展示研究成果,并建立学院内的研究论文交流制度。

2.3.2 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完整的iSchool 教育体系

在学位教育以外,iSchool 教育还包含了各种形式的非学位教育,如资格认证教育、远程在线教育和继续教育等,而远程在线教育正成为iSchool 教育的重要形式,形成了完整iSchool 教育体系。

3 iSchool 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启示

3.1 iSchool 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理念的启示

iSchool 研究的是信息、技术和人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其改变了以往只以某一要素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理念,为图书情报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发展思路,一种是以信息为导向强调技术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至今仍为众多图书情报学院所认可并实施,但其过于强调技术特征而忽视了图书情报学以人为本的传统理念;另一种是以信息为导向的强调人的视角的教育思路,这一思路沿袭了图书情报学一贯的传统,但忽视了技术手段对手段对信息社会的推动作用;直至iSchool 联盟成立以来,将信息、技术和人三者共同关注,而不再单方面发展,同时将三者的关系纳入研究中心,为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构建了图书情报学的发展框架。

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我国图书情报教育首先应当坚持其已形成的在信息收集、检索、传播和利用等方面多年形成的学科优势,其次,应当借鉴iSchool 的学科理念,将研究领域向信息、技术和人及其相互关系发展,并重点研究因其三者的相互关系而衍生出的交叉学科, “在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知识融合中确立自己的核心知识范畴和学科特色”[5]。

3.2 iSchool 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课程变革的启示

陈雪华、林珊如教授曾指出,图书情报学课程设计在理念上应以知识导向、能力导向、市场导向、未来导向为综合考虑内容,而iSchools 学院的做法充分反映了上述理念。

首先,iSchool 学院的课程设置具有以“职业兴趣+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设置的特点,实现了以职业需求、市场导向为出发点的综合职业竞争力的培养。其次,iSchool 在课程设置上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融合,充分体现了其跨学科的特性,一方面,iSchool 继续保持对诸如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管理等信息相关学科的关注;另一方面,iSchool 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到课题设置上体现为将法学、管理学、伦理学、媒体研究、社会学、政策科学等图情学的非传统设置的课程纳入了iSchool 学院的课程中。第三,iSchool 学院建立了一种动态的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以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形成广泛的知识基础,以适应信息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iSchool 学院的上述课程设计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更新和课程教学方式变革,对我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中有着很大的启示与指引作用。我国图书情报学课程设置应该改变现有的僵化模式,积极激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热情与自主性,建立动态的课程体系,在加强现有信息及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经济、管理、法律等课程,使学生在专业化的同时实现多学科背景的培养。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能过度追求技术类课程。增设技术类尽管符合了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潮流,但技术毕竟只属于手段而非目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如过分追求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忽视其一贯的人文特质,最终将失去学科特点,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属。第二,在与其他学科融合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吸收。图书情报学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并非简单的实行“拿来主义”,而是要从法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选择性汲取相关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图书情报学教育当中,而不是简单地将相关课程纳入图书情报学教育当中,甚至导致了图书情报学教育本专业课程的边缘化。

3.3 iSchool 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学院发展的启示

首先,组成iSchool 联盟的学院具有多种专业背景。组成iSchool 联盟的学院通常包含3 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图书情报学院校,因接受了iSchool 的理念而发展出更多的研究方向;一种是传统的计算机学院,他们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技术视角而开始关注人文对技术的影响这一领域;最后一种则是在iSchool 背景下独立成长起来的[6]。其次,iSchool 学院与政府、企业等职业领域保持着广泛的联系,通过与政府和相关职业领域的广泛合作,大大拓展了学科的开放性和职业视野。

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学院首先应当加强内部横向联系,与其他学科加强交流,以拓展图书情报学学生的基础教育;其次应当加强学院间的横向联系,将各信息学院和信息学会联合起来,进一步还可以与国外的大学合作,以共同建立一个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共享系统,整合图书情报学教育资源;第三,与相关企业保持联系,既可以及时掌握学科需求,也可以是学科成果得到应用。就我国目前而言,这一步的实现尚需时日。

[1] 陈传夫编委组织. 专题:iSchool 运动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变革[J]. 图书情报工作,2007,(4):5-5.

[2] 安琳. 国外iSchool 运动与图书情报教育变革[J]. 图书馆建设,2010,(10):109-112.

[3] University of Texas. School of Information [EB/OL]. http:∥www.ischool.utexas.edu/about/vision.php,2010-02-04.

[4] 陈传夫,余媛. 美国iSchool 的趋势与启示[J]. 图书情报工作,2007,(4):20-24.

[5] 沙勇忠,牛春华. iSchool 联盟院校的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08,(11):26-35.

[6] B Cronin. An identity crisis?the information schoolsmov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5,(25).

猜你喜欢

情报学跨学科课程体系
开放与融合:公安情报学进入情报学方式研究*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构建中国特色的情报学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