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学位授权点退出机制 优化大学学科布局——上海交通大学撤销学位点的探索与思考
2015-01-08张国栋
张国栋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的指导思想,主动对一些学位点进行了撤销处理,优化了学科布局,提升了学科质量。
一、 建立学位授权点退出机制的初衷
长期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从国际评价上看,2013 年学校有22 个学科入选Q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入围学科数排全国第三,其中两个学科进入世界排名前20 位;在ARWU 学科排名中,学校的数学和化学学科进步较快;16 个学科领域进入ESI 全球前1%,社会科学学科首次入选,入围学科数排全国第三。 从国内相关评价来看,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有43 个学科参评,排名前三、前五、前十的学科数均有了增加,近两轮均参与评估的学科中有65%的学科排名有所上升或者保持不变,表明学校学科建设水平整体有了显著提升。
学位授权点建设与学科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学位授权点是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即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科。 在我国现有高等教育体系中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层面,不是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几乎不会被考虑进去,其发展也会十分困难,因此,学位点的退出,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整个学科的退出。 就是说,本文中“学位点退出”与“学科退出”两个概念基本相同,“学位点”与“学科”两个词语有时互相替换使用。
2010 年,学校开展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自行审核工作;2011 年,又进行了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这两次工作的开展,使学校的学科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学校拥有涉及69 个一级学科的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13 个学科门类,学位点覆盖率(学位点涉及的一级学科数/国家一级学科目录数)为62.7%,在“C9 高校”中排名第二。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 个,覆盖8 个学科门类,在“C9 高校”中位列第五,而博士点精度(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位点涉及的一级学科数)仅为52.2%,在“C9 高校”中位列第九。学校排名前十(指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的学科有29 个,在“C9 高校”中位列第四,但排名前十学科精度(排名前十学科数/学位点涉及的一级学科数)仅有42.0%,在“C9 高校”中位列第七。 2013 年“C9 高校”学位授权点的基本情况见表1。
由此可见,上海交通大学学位点覆盖面很宽,学位点数量很多,但优质学位点还不够多,优质学位点所占比例较小,学位点水平与建设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是还有较多学科与国内一流学科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同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学校不可能把那么多学位点都建设好,只能把有限的学位点建成优质学位点,对部分学位点进行必要的取舍。
二、实施学位授权点退出机制的实践
基于学科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国家、上海市及学校的需求,上海交通大学开始了撤销学位点、压缩学位点规模的自我调整之路。 经过多年探索,2008 年,学校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先为有后为”的指导思想下,开始探索建立学位授权点退出机制,以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提高学位授权点的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撤销学位点的一般流程是给相关学位点一定的建设期,并提前告之这些学位点有被撤销的风险,建设期结束后,学校按照以下工作程序开展撤销学位点的工作:
第一,对学位点进行数据分析。 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选取若干观测指标,对成长缓慢处于停滞状态、水平不高的学位点进行数据搜集、比较和分析。 查找国内其他高校的标杆学科相关信息,进行横向对比。 结合当代科技发展趋势,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掌握学位点的发展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对学位点状况进行科学判断。从学科发展与学校定位的匹配程度、学科建设基础与发展态势、学科生态系统、学科发展与社会需求等方面,对水平不高的学位点进行分类:一类学位点是目前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学位点,这类学位点不纳入撤销范畴,但需对这些学位点进行预警提示,给这些学位点必要的压力;另一类则直接纳入拟撤销学位点。
表1 “C9 高校”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表
第三,与拟撤销学位点进行沟通交流。学校与学院、学位点进行沟通,说明拟撤销学位点的初衷,用数据说明学位点建设状况,听取学位点、学院意见,尤其是听取一线教授的意见。 有的学位点很快达成一致意见,有的学位点还要经过多次沟通。
第四,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表决。 学校、学院、学位点未达成一致意见的学位点负责人在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上汇报学位点建设现状、发展目标、建设思路等。学校、学院、学位点达成撤销一致意见的学位点无需直接汇报,由学校职能部门在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上进行汇报说明。 到会委员对拟撤销学位点进行无记名投票。 同意继续建设的票数没有超过应到成员半数以上的学位点列入撤销学位点,对超过票数的学位点进行预警提示。
第五,做好撤销学位点的后续工作。根据被撤销学位点的教师意愿, 符合相关规定的教师转入相关学位点,在新的学位点进行人才培养。被撤销学位点的研究生仍按原有学位点进行培养,直至毕业。被撤销学位点不再招收新的研究生。 有的学院还做了撤销整个系的后续工作,最终实现学位点撤销后的平稳过渡。
上海交通大学于2008 年对拟撤销学位点进行了预警提示,2011 年撤销了第一批学位点,2013 年撤销了第二批学位点,两次一共撤销了涉及13 个一级学科的学位点(见表2),其中的二级学科学位点是因为没有获得一级学科授权。被撤销的学位点中,从学位点层次看,一级学科博士点1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其中有2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属于同一个一级学科);从学科门类看,工学、农学门类各有3 个学位点,医学、管理学门类各有2 个学位点,理学、军事学、艺术学门类各有1 个学位点。
三、学位授权点退出机制的实施效果
1.优化了学科布局
学校对长期建设成效不显著的学位点进行整顿与撤销,调整了学科结构,优化了学科布局,使其更加符合学校的发展战略。 调整后,学校还有在建学位点56 个,覆盖12 个学科门类,学位点覆盖率为50.9%;一级学科博士点35 个,博士点精度为62.5%,排名前十学科精度为51.8%。学位点宽度变窄后,学科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 56 个学位点的具体布局情况为:工学门类有22 个一级学科,理学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医学门类有7 个一级学科,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门类各有3 个一级学科,经济学、农学门类各有2 个一级学科,历史学、艺术学、哲学门类各有1 个一级学科。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为支柱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农学各具特色的学科布局得到完善和强化,与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契合度更高。
表2 上海交通大学撤销的学位点的基本情况
2.提升了学科建设意识
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科建设意识。一方面,学校收缩了学科建设战线,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其他在建学科,使在建学科获得了更多资源支持,为促进学科提升水平创造了条件,通过激励促使学科意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集中资源投入到优质学科的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突出重要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撤销一些学位点对其他在建学科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学位点撤销对其他学科触动很大,给学科点施加必要的压力和动力,如果建设不好就会有被淘汰的危险,尤其是那些已被预警提示的学科。 各学科普遍提升了建设意识,更加重视平时的建设和发展,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学科建设。
3.促进了交叉学科发展
被撤销学位点的教师到了新的相关学科,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交叉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机会、条件和环境。一个学科的教师到了新的相关学科,会把原有学科的知识、方法应用到新的学科,并尽快了解、学习与熟悉新学科的知识,在掌握了两个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就会不断地碰撞出火花,促进两个学科的融合和交叉。与此同时,教师到另一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研究生的知识背景与导师的知识背景也就更加丰富,为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师“被迫”转学科,不是为了交叉而交叉,而是教师必须要做交叉才能谋得发展,教师具有的内在动力,将加速学科的融合与发展。
4.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追求质量的阶段,质量已成为高校建设的核心要求和基本标准。 上海交通大学撤销学位点是学校自我发展的需要,是自我要求的内在改革,是自我管理意识的增强,集中体现了学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对“质量”、“标准”、“改革”、“自律”的坚守。 学校撤销学位点,具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存量改革”、“减法改革”,是学校追求内涵发展的表现之一。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学科建设与管理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具有带头、引领作用。学校淘汰建设成效不好的学位点这种做法,对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触动比较大。 学科“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为学校其他方面的工作树立了榜样。
5.为对接国家政策打下了良好基础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4 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学位授予单位和省级学位委员会试点学位点动态调整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早在2008 年就启动了学位点撤销工作,为学位点总量控制下动态调整工作提前做好了准备, 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新增学位点的布局,降低了仓促做决策的风险。 学位点撤销工作是对全校学位点开展合格评估后的动态调整,为开展2014~2019 年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积累了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撤销学位点的工作与国家政策紧密对接,为开展学位点相关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也可以为上海市实施总量控制下学位点调整提供经验和支持。
四、实施学位授权点退出机制的启示
1.规范学位点撤销的流程
建立学位点退出机制,规范学位点撤销的流程十分重要。 应给予拟调整学位点2~3 年的建设期,明确2~3 年的建设目标,给予相应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建设期满后,对学位点建设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比对建设目标与完成情况,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投票表决,对达不到预期建设目标的学位点进行调整,落实和实施学术权力。对撤销的学位点做好分流工作,尤其是教师的分流去向应多渠道设计,必要时可以保留相应的专业学位授权点,保障过渡期的平稳运行。建立学位点退出及管理制度,使学位点管理有章可循,给拟撤销学位点必要的压力,让拟撤销学位点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学位点动态调整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某些研究方向的整合与调整、从博士点调整为硕士点、从学术学位点调整为专业学位点、学位点暂停建设等等,而学位点撤销是学位点动态调整最为彻底的一种做法。 可以先采取其他办法实施调整,如果学位点建设成效仍然不明显,再实施学位点撤销,通过分步走的策略实现学位点的动态调整。 对拟撤销学位点应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周密的论证,必要时可以采取半饥饿疗法,即逐年逐渐减少学位点的资源投入,比如建设经费、招生计划、人员编制、教师职称晋升名额等。实施学位点动态调整制度,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撤销,而是希望在规定期限内促进学位点得到快速发展,如果学位点发展良好,拟撤销学位点可以进入正常建设序列。
2.学科规划要综合考虑学校状况与国家需求
国家根据学科发展规律及社会需求而设置的每个学科都很重要,但一所学校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承担起所有学科的建设任务。 这就要求学校在做学科规划和调整时必须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发展定位及国家需求,促进现状、目标及需求三者的协调统一是学科规划的原则和立场。一方面,学校学科建设要努力适应国家需求,学科布局要依托国家需求,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当学科布局不能适应国家需求时,要果断地给予调整和舍弃。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当前学科与未来学科的关系。 认清国家需求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学科现状,科学分析未来学科发展方向,基于学校发展目标,及时布局新兴学科,调整原有学科,促进学科的转型发展,促进服务国家需求与学校发展定位的有机统一。
3.人才培养质量是学位点撤销的基本依据
学科是高校的基本组成单元,高校四大职能的实现依赖于学科。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这是与高校的职能完全一致的。 学位点的调整与撤销也必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考虑,把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作为学位点撤销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方面,学位点是否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学位点的毕业研究生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情况、学位点在研究生招生中的受欢迎程度等都是学位点调整要重点考虑的。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学位点水平的基本指标,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学位点一般也是建设水平较差的学位点。另一方面,学位点的存在是否有利于其他学位点的人才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的文史哲等学位点水平还不够高, 但这些人文学科的存在对全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虽然目前还不够强大,但对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些学位点也需不断提升水平,既为了服务学科自身,也为了整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4.学位点调整要促进学科生态系统建设
不同学科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依存关系、合作关系。 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理科与工科之间具有明显的有机联系,人文社会学科与理工农医学科之间的联系正在增强。 一些本身就具有交叉性质的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更加紧密。 总之,学科生态系统是复杂的,牵一发动全身。 学位点调整是一项学术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更加谨慎,不能简单地把弱势学科调整掉,要综合考虑学校整体的学科生态系统,要遵照学科成长规律。撤销一个学位点,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问题,如果脱离或破坏了学科生态系统,必然影响学科群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一个学科,要考虑相关学科的状态与联系,从推进学科群发展的视角进行科学决策。对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较多的学科、成对匹配的学科(例如,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化学与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学与生物工程) 的调整更要考虑学科生态链的健康发展。 明确学科群建设中不同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弱势学科也可以在学科群发展中得到发展壮大。
5.加强学位点的过程管理
被撤销学位点没有发展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内部原因有:①教师趋向于到优势学科发展,直接架空了弱势学科;②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学科负责人退休或离职后,后继无人;③没能形成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机制。通过总结学位点失败的原因,可以反思学科管理模式,吸取教训,真正把每个在建学科建设好,以减少退出学位点的建设资源浪费,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总的来说,应加强学位点的过程管理,跟踪学科建设情况,建立预警提示机制,避免学科建设的盲目性,保障学科建设在正确轨道运行。对每个学科从观测指标上进行跟踪记录,每年对学科进展做好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科,把不好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加强学位点的过程管理,对从事学科管理的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学会学科语言,强化研究性管理,顶住压力,从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