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开挖对岩溶地层的破坏机理浅析
2015-01-08施进贤张亚娟
战 军,施进贤 ,张亚娟
(1.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青岛开发区分院,山东青岛 266555;2.青岛正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555;3.青岛同盛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555)
0 引言
岩溶塌陷的机制较为复杂,由于试验与实际观察难度较大,许多学者只能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推断,故对岩溶塌陷的机制难以统一。主要有潜蚀效应、真空吸蚀效应、压强差效应、垂直渗流效应、自重效应、浮力效应、土体强度效应以及其它效应。在此主要阐述振动致塌的机制。
了解爆破振动导致岩溶塌陷的机制不仅是理论问题,重要的是使采取的措施具有针对性,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理论有据。
1 岩溶区隧道爆破损伤机理探讨
据研究[1],岩溶地层塌陷的发生实质上是溶洞的抗塌力小于致塌力的结果。抗塌力的方向一般垂直向上,致塌力的方向一般向下,如图1所示。
图1 塌陷体受力状态示意图
致塌力主要包括:洞顶岩土体的自重力、建筑物重量及堆荷重量、地下水的渗透压力、气体负压力(或气体正压力)、大气压力、振动力;抗塌力主要包括:岩土体的内聚力、地下水浮力、摩阻力。在此主要分析爆破振动导致溶洞塌陷的机制。
岩溶区岩层多为层状石灰岩,且溶洞内介质与周围岩体亦属不同介质,因此有必要对爆炸应力波在不同岩体中的传播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爆炸应力波在层状岩体中传播时会遇到不同性质介质的交界面,如两种不同岩石的交界面、溶洞中泥沙与岩石的交界面、岩石与空气的交界面即临空面等,由于爆炸波边界效应的存在,使得交界面处岩体最容易遭到破坏。下面对交界面处爆炸应力波的边界效应进行分析。
设爆炸应力波由介质1进入介质2,Y轴为分界面,Y 轴两侧介质波阻抗分别为 ρ1Cp1、ρ2Cp2。入射波到达Y面,将产生反射纵波、反射横波、折射纵波和折射横波,如图2所示。
图2 P波在界面反射、折射示意图
经过公式推导,我们可得考虑岩石损伤后的反射应力 σDf和折射应力 σDz:
式中:Rv为三轴比的影响系数为Misses等价应力。
若入射波为压缩波,由式(1)可得到如下结论。
(1)当 ρ2Cp2>ρ1Cp1时,为爆炸波由“软”介质传入“硬”介质的情况,此时边界处软岩承受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双重破坏作用,爆炸波对软岩损伤较大,而对硬岩的损伤很小。
(2)当 ρ2Cp2<ρ1Cp1时,为爆炸波由“硬”介质传入“软”介质的情况,反射波应力为负,质点振速为正,说明反射波为拉伸波。爆炸应力波透射系数较大。此种情况下硬岩损伤很大,软岩层测到的应变波峰值也较大,对软岩产生的损伤也比较严重。若 ρ2Cp2=0(即溶洞空腔内),则有:σf=σr,Vf=vr,σz=0,Vz=2Vr。
此时,应力波从岩石内向临空面垂直入射时应力波没有折射,而是全部反射成拉伸应力波,自由面上应力为零,质点振速为入射波速的2倍。但是,由于岩石等脆性介质的动态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所以就容易引起溶洞处岩石的破坏。
2 溶洞附近的应力集中效应
由弹性力学知识可知,设受力的弹性体具有小孔,则孔边的应力将远大于无孔时的应力,也远大于距孔稍远处的应力。这种现象称为孔边应力集中效应。溶洞附近也存在应力集中现象。溶洞附近的应力集中,绝不是由于截面面积减小了一些而应力有所增大,即使截面面积比无溶洞时只减小了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应力也会集中到若干倍。而且,对于同样形态的溶洞来说,集中的倍数几乎与溶洞的大小无关。实际上,由于溶洞的存在,溶洞附近的应力状态与形变状态完全改观。
首先,溶洞附近应力集中是局部现象。在几倍直径之外,应力几乎不受溶洞的影响,应力的分布情况以及数值的大小都几乎与无溶洞时相同。一般说来,集中的程度越高,集中的现象越是局部性的,应力随着距溶洞中心的距离增大而越快地趋近于无溶洞时的应力。
其次,应力集中的程度与溶洞的形状有关。一般说来,球形溶洞附近的集中程度最低。
3 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导致岩溶底层塌陷的原因具有多面性,但归根结底是由于溶洞的抗塌力小于致塌力的结果。了解了岩溶底层塌陷的原因,我们在工程设计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岩溶地层破坏,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1)爆破施工前可预先对溶洞进行预注浆处理,对易导致应力集中的溶洞进行预先填充,可将岩溶地层爆破开挖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2)爆破开挖时,可采用不同的装药结构及起爆方式,尽量减少爆炸冲击波对岩溶地层的破坏。
[1]陈国亮.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与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1]王宏图,贺建民.层状复合岩体力学的相似模拟[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