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40例疗效观察

2015-01-04董云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川牛膝苍术尿路感染

董云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40例疗效观察

董云英

目的观察并探究尿路感染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7.5%(P <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尿路感染患者展开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临床疗效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项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一种尿路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腰酸、下腹坠胀等症状,且多发于女性。根据解剖部位及患病时间的长短,可将尿路感染分为下尿路感染及上尿路感染两种[1]。如果未能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那么下尿路感染就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上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也会逐步演变成为慢性肾炎,进而引发终末期肾脏病变,因此,对尿路感染患者及时进行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展开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男6例,女74例;年龄分布:20~65岁,平均年龄(38.6±4.7)岁;疾病类型:53例为急性膀胱炎,27例为急性肾盂肾炎。其中,急性膀胱炎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尿频尿急、耻区不适以及排便不畅等症状,急性肾盂肾炎患者除具备上述症状外,通常还存在高热、寒战、腰痛、肾区叩击痛、食欲不振以及白细胞数增多等症状。所有患者均排除泌尿系统结石、慢性肾小球肾炎、肿瘤等疾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首先给予两组患者口服碳酸氢钠对症治疗,一次0.5 g,一天三次。同时,以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结果为依据,给所有患者敏感抗生素静滴治疗。对于未能进行培养操作以及尿中段培养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则采取静滴头孢噻肟钠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具体方法如下。

采用加味四妙丸为药方,方剂组成具体为:白茅根30 g、车前草30 g、瞿麦30 g、石苇15 g、川牛膝15 g、薏苡仁15 g、滑石15 g、苍术10 g、竹叶10 g、黄柏10 g、甘草6 g。对于出现血尿的患者,加用大蓟、小蓟、生地、茜草;存在明显腰痛的患者加用延胡索与白芍;腰膝酸软患者加用茯苓、川断、山药、杜仲;发热患者加用鱼腥草柴胡;小便出现混浊的患者则加用荷叶与萆薢。将药物加水煎煮,分早晚两次服下,一次一剂。所有患者经接受两个疗程的治疗,并开展为期6周的随访,对治疗效果展开观察。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我国卫生组织制定的有关尿路感染治疗规范及标准,可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等级:

治愈:患者的各项主观症状均消失,且中段尿培养转为阴性;有效:患者大部分主观症状消失,中段尿培养转为阴性;无效:患者的各项症状未得到改善,中段尿培养未转为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实验中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并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当P<0.05时,表明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n/(%)]

3 结论

在中医学领域,尿路感染属于“淋证”的范畴。在《经匮要略》一书中,其对尿路感染这一疾病给出了“淋病,小腹弦急,小便如栗状,且痛引脐中”的描述[2]。对于这一疾病,众多医家认为其辩证大多为热证及实证,与膀胱、肾脏等器官有着紧密联系,其发病机制主要为膀胱湿热。中医提倡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应当以利湿通淋、解毒清热为主。基于此,本实验采用加味四妙丸对尿路感染患者展开治疗。

四妙丸出自清代《成方便读》一书中,主要由川牛膝、薏苡仁、苍术及黄柏这四味药共同组成。尽管方药少,但其立意尤为精巧,且具备非常精当而严谨的组方,通过加减药方,可达到通利筋脉、燥湿清热等显著功效,并在治疗因湿热而引起的各种症状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在加味四妙丸中,川牛膝具有益肝肾、引药下行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的作用,而苍术可燥湿健脾,黄柏可清热坚肾,再与白茅根、车前草、石苇、滑石、竹叶等药联用,可达到清热除湿、益肝肾、健脾之功效。此外,经现代药理研究得知,川牛膝可有效扩展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机炎性病变的吸收,从而实现机体免疫功能的提升;薏苡仁可发挥免疫调节功效,进一步改善尿路感染患者的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紊乱进行调节;而黄柏醇提液以及苍术的挥发油可对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具有显著产生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降低炎症、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在本实验中,接受中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7.5%),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张育书等[3]的研究报道相吻合。

综上所述,与单纯的西药治疗相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尿路感染患者展开治疗,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安全可靠,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1]何邦友,周建军,张业松.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45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7(4):639-640.

[2]刘新宇.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50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4,6(25):114.

[3]张育书.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8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7(5):39-41.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ombine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40 Case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DONG Yunying, Heilongjiang Province Chinese Medicine Academy, Harbin 150001,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explor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Methods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accepted routine antibiotic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of or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al broth, on the basis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tatistics and comparison.ResultsAfter a month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7.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wo groups of data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Take the way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curative effect is distinct and safe and reliable.

Traditional Chinese combine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714.258

B

1674-9308(2015)15-0187-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5.156

150001哈尔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肾七科

猜你喜欢

川牛膝苍术尿路感染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川牛膝临床注意事项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川牛膝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川牛膝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田横祭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