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5-01-04张胜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岛叶基底节开颅

张胜勇

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张胜勇

目的研究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5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资料,其中实验组患者运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中采用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并对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比常规方式更好。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骨瓣开颅手术

在众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有69%以上的患者都是发生在基底节区,基底节区出血(HBGH)在早期的死亡率高达49%。因此,尽早的清除脑中血块能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降低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也不断深入,人们研究出一种微侵袭外科技术,用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显微手术对于清除血肿有着显著的效果,并且能够保护神经功能,减少医源性的损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异常复杂,并且存在着许多影响因素[1],例如:手术、方式、时机、技巧等,并且治疗方案得不到同意,因此,在选用手术方式时存在着许多争议。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高血压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与传统治疗方式进行对比,并给出结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2月~2009年3月收治的5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患者入选标准:(1)与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相符;(2)经过CT扫描确认为基底节区出血;(3)手术前经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测量评分小于6分;(4)从发病到手术时间<24 h;(5)患者家属知晓并且同意手术。排除标准:(1)脑动脉瘤;(2)脑动静脉畸形;(3)脑外伤导致出血;(4)其他器官功能不齐全;(5)呼吸衰竭患者。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34例患者运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的2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两组脑出血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均无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麻与气管插管,实验组中的患者运用扩大翼点入路经侧裂—岛叶入路的方式来清除血肿,在血肿出扩大翼点入路的切口,骨瓣开颅,骨窗8 cm×9 cm[2],尽可能把蝶骨嵴咬除,在手术中将硬脑膜剪开,在显微镜下对外侧裂进行分离,然后缓慢的把脑脊液放出,使得颅内压能够下降,从而能够到达导叶皮质的表面。并且对导叶皮质选用无血管区双极电凝进行切开,使得在显微镜下能够充分的将血肿清除。对照组中的患者运用颞瓣常规的开颅方式,颞中对导叶皮质进行回切并对血肿进行清除。两组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后都采用减张缝合硬膜的方式进行缝合,使得能够去除骨瓣,达到减压作用,并且配合止血剂、脱水药、控制颅内压以及血压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一星期后GCS评分以及CT扫描的血块清除率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情况的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数据,对比方法为t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之间,对比效果的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后数据对比,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4.25±45.32)min、术后自动苏醒时间为(4.98±3.34)h,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11.25±54.85)min、术后自动苏醒时间为(8.54±4.31)h。在手术一星期后两组脑出血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分别为:实验组(11.85±2.63),对照组(9.58±2.36)。在手术48小时后对两组脑出血患者进行CT检查,其中实验组中的脑出血患者的血块清除率为80.32%,对照组患者为55.25%。各项指标均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的数据对比

3 讨论

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运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不论是在手术时间、还是在自动苏醒时间、术后一星期GCS评分以及血块清除率均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有专家认为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的优点有很多,例如:(1)在手术时的路径短,其是通过天然通道到达导叶,导叶距离基底节区最近;(2)在手术的角度上更优越,不必牵拉过多的脑组织,充分防止了对脑组织的损伤;(3)显微手术更容易发现出血的问题所在;(4)显微手术不会损伤患者的颞上回以及颞中回皮质等等[3]。

综合以上所述,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于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具有诸多优势,如内环境干扰程度低、止血准确、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等。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是一种有效且伤害低的新型手术方式。

[1]唐建建,张紫寅,周建,等.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4,(10):998-1000.

[2]徐庆怀,何学松,刘凤祝,等.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血肿的疗效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2):179-182.

[3]徐绪昌,李力,王载忠,等.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9):63-64.

Clinical Study of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Through Lateral Fissure Insula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ZHANG Shengyo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yuan County of Henan Province, Changyuan 4534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through lateral fissure insula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MethodsRetrospectively the data of 54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lateral fissure insula keyhole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reatment; the operation of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cerebral hemorrhage.ResultsAll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esults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indicators,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through lateral fissure insula approach surgical treatment is better than conventional methods.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in basal ganglia, Lateral fissure insula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Bone flap craniotomy operation

R544.1

B

1674-9308(2015)15-0049-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15.041

453400 河南省长垣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岛叶基底节开颅
岛叶到伏隔核通路对小鼠痛觉的影响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岛叶功能及癫痫研究进展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高级别岛叶胶质瘤的外科治疗策略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