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认定人民币估值合理将意味着什么?
2015-01-02张茉楠
■本刊特约评论员 张茉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宣布中国人民币汇率处于“估值合理”区间,这是IMF逾10年来首次更改人民币被“低估”的评判,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并有望在2015年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
近几年,中国货币当局推进人民币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已经从0.3%、0.5%、1.0%扩大至目前的2%。在政策立场上,中国也没有刻意追求顺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经常项目收支已经趋向平衡,进口保持了年均17%以上的速度,是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进口稳定快速增长期。近年来,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已显著收窄,已从2007年接近GDP的10%,下降至2010年国际认可的合理标准以内,并降至2014年的2%左右,且连续5年控制在4%以内。
然而,人民币一直背负着“被低估”以及导致全球失衡,特别是中美失衡的责任,因此,打破单边被动升值的“魔咒”,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势在必行。1994年中国就开启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进行汇率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日波幅限定为千分之三。此后,2007年、2012年、2014年持续将波幅扩大至2%。中国央行也明确表示未来将基本退出常态化外汇干预,逐步摆脱依靠外汇占款供应基础货币的模式,逐步增强货币定价的自主权。
事实也是如此,2014年以来“全球货币战”愈演愈烈,除巴西为抵御通胀逆势加息之外,土耳其、丹麦、瑞士、印度、埃及、加拿大央行纷纷降低基准利率或实施宽松政策,降息潮已席卷全球24家央行。越来越多的央行重新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全球竞争性货币贬值潮正拉开新一轮序幕,但中国并不会加入“全球货币战争”。从汇率变动效果看,如果各国都实施竞争性货币贬值,贬值效应将相互抵消,对刺激出口的效果有限。
从货币立场看,兼顾市场供求、篮子货币汇率、引导市场预期、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主要目标,中国不会加入“全球货币战”,也不会任由货币大幅贬值。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甚至是小幅向下波动对于维持金融资产稳定,防范大规模资本外流风险,控制海外负债风险,降低债务负担,以及稳定经济增长预期都是有利的,符合当前中国经济利益,更符合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目标。
毫无疑问,人民币支付价值的上升和国际社会对人民币估值合理的认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里程碑意义。央行也在致力于两年之内实现利率市场化,并不断推进与更多国家实现人民币双边互换,离岸人民币产品也更加丰富。从流动性角度来看,中国央行与20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离岸人民币存款超过2万亿元,且离岸人民币债券和其他人民币资产市场蓬勃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熟,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的推进,IMF正在考虑是否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之际,若IMF同意将人民币纳入SDR,将相当于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的汇率和金融市场改革。同时,人民币加入SDR,也可增强SDR代表性和稳定性,提高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吸引力,同时也对稳定世界金融局势将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