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陕南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

2015-01-02

北方经贸 2015年11期
关键词:增长点陕南旅游业

张 震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质增效为基本特征,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全面协调,实现存量调整与增量做优结合起来,让经济发展动力从依靠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将是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性产业,充分体现出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旅游业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

一、旅游业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

与传统增长点及其他新增长点相比,旅游业这个新增长点究竟新在哪里?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新”。[1]

(一)是资源能源消耗低、生态环境友好型的新增长点

我国环境承载力已接近上限,环保压力巨大,因而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旅游业是举世公认的无烟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美丽产业。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资源消耗少、能耗低、污染小的特点。根据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初步测算,旅游业万元产值能耗约为全国单位GDP能耗的1/6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是汽车行业万元产值能耗的1/7、房地产业的1/5、家电业的1/7。随着旅游者文明素质的提升及旅游方式的不断改进,旅游业万元产值能耗还将不断降低。

(二)是消费层次多、消费潜力大、持续能力强的新增长点

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多层次多样化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是新常态下扩大消费的重要来源,已成为居民的普遍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的主渠道之一。旅游消费是一个放松身心、康复身体、愉悦精神、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消费,而且是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等新消费热点的实现途径和催化剂。发达国家居民一般每年出游8次以上,而目前中国居民人均每年出游才2.6次,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潜力才刚刚开始释放。旅游消费既具有个性化、多样化特点,也具有传统消费热点的大规模、从众式,有时甚至是“井喷式”的特征。根据国际规律,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旅游将获得快速发展;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大关,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0 000美元。如果说前35年是旅游发展的“黄金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那么未来三十五年将是旅游发展的“钻石期”。

(三)旅游业是就业容量大、方式灵活、前景广阔的新增长点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就业需求总量相对较少,就业门槛相对较高。旅游行业就业容量大、增长快、带动性强,就业层次丰富、类型多、方式灵活,是适宜社会广泛创业的新领域,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新领域、新途径。2013年,旅游业直接间接就业总人数为644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8.4%。旅游业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有突出优势,是扶贫方式最灵活、成本最低、返贫率最低、受益面最宽、拉动性最强、扶贫效果最好的行业。很多贫困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庆武隆就是一个旅游脱贫致富的典型。旅游业在促进大学生、农民工、妇女就业创业方面具有特殊优势,适合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

(四)是促进开放、推进国际化发展的新增长点

两亿多人次的入出境旅游,带动巨大的国际经济交流。入境旅游是重要的服务贸易,直接带动出口,可以说是“发生在国内的出口”,或者说是“不用走出国门的出口”。出境旅游则有利于带动投资、货物、服务“走出去”,带动旅游企业“走出去”,带动就业“走出去”。边境旅游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沿边开放、自贸区建设等战略,构建更加主动、更具引领性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旅游业在其中可以大有作为。

(五)是提升国民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新增长点

通过旅游触摸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对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是新时期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旅游业是幸福导向、健康导向、快乐导向的产业,是增强国民幸福感、提升健康水平的产业,是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是老百姓实实在在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鲜活体现。旅游还可以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加深彼此了解,增加友谊、增强社会包容与和谐。

(六)是优化区域布局、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增长点

旅游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优势产业,为城乡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构建了渠道、提供了载体,推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旅游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发展乡村旅游,能使农村就地现代化、就地城镇化,同时又能使城镇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旅游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引领产业,有利于整合城镇各种资源,激活城镇文化、彰显城镇个性、提升城镇服务功能。

(七)高水平发展,催生各类旅游相关产业群,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新增长点

旅游业以游客消费为主线,串联起各种消费、各种要素、各种产业、各种服务,形成各类旅游相关产业群,是对社会各种资源要素整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率的新型经济形态。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对需求的拓展和组织,是以市场为中介,对旅游需求和供给要素进行再组织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社会协调的“润滑剂”、转变发展方式的“加速器”。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全要素融合、全产业链整合、跨越一二三产业的现代产业集群和经济社会组织方式。旅游通过产业融合,形成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发展,创造新增价值。

二、新常态下陕南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的思路

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于旅游业发展新特征,突破传统束缚和思维模式,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推动陕南旅游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创新旅游发展体制机制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发展正在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尤为迫切和重要。首先,强化领导体制。跳出旅游抓旅游,跳出行业抓行业,把陕南旅游由行业主抓上升到党委、政府统领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县区、部门发展旅游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旅游业持续、蓬勃发展注入强劲的推力、动力和合力。其次,创新发展机制。对引进的延长石油、陕文投集团等投资陕南旅游产业发展的企业,要积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开发旅游项目,推动陕南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和拉动旅游消费等各项举措,加大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破解制约陕南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此外,旅游文化等部门要积极争取,主动作为,争取把旅游文化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优先发展、重点发展,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2]

(二)升级开发新的旅游产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需求的升级,旅游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从过去的以单纯的观光为主导正在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的复合体验转变。陕南旅游业起步较晚,尽管近几年陕南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当前和今后时期,要把传统产品升级和丰富新产品摆在突出的位置,尽快推出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具有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新业态。以核心景区和特色旅游板块为龙头和重点,推进相关景区连点成线、聚点成块,逐步形成全域化、多元化、大众化的旅游路线图。重点打造秦巴生态、汉水风情、美丽乡村等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深度合作,推动秦巴生态旅游圈形成。围绕“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深入推进旅游与文化、生态、城镇、产业、美丽乡村等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文化旅游、运动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研学旅行、康体旅游、商务会展等新型旅游业态,推动“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要素全面发展,实现陕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增强陕南旅游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陕南旅游。[3]

(三)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依托秦巴山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突出乡村旅游资源特色,注重策划和开发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开发乡村风光观赏游、乡村风情欢乐游、乡村生活体验游等乡村旅游精品。注重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应注意保持乡土本色,突出陕南特色,以省级文化旅游名镇为重点,加强对古村古镇的保护与利用,建设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旅游风情村镇。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全面推进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旅游与陕南避灾扶贫搬迁有机结合,强化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稳步推进“送教上门”活动,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能力和水平,深度挖掘开发一批富有陕南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如茶叶、腊肉、豆腐乳、魔芋、绞股蓝等,发挥乡村旅游在增收入、扩就业、惠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注重与传统民俗文化结合,借助油菜花季、美食文化节、龙舟文化节等陕南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增强吸引力,拓宽客源市场,进一步做精、做特、做大、做强陕南乡村旅游产业,最终实现旅游业带动农民就业、农业增收、农村发展。[4]

(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服务是保障发展大旅游的重要基础。陕南今后应加大工作力度,秉持“游客至上”的理念,以依法治旅兴旅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旅行社为重点,对陕南导游队伍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导游应知应会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以旅游标准化为抓手,在陕南星级宾馆深入贯彻星级宾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全面提升星级宾馆服务品质;以游客为本,加强景区软件建设,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游览秩序、完善游览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提升管理水平;以新改选的旅游协会为契机,充分发挥旅游协会行业自律作用,共同维护好旅游市场秩序;积极推进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等试点工作;构建联合执法工作机制,针对旅游市场秩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综合整治和专项检查活动,努力让每一位游客在陕南旅游的更安全、更便利、更文明、更舒心,不断提升陕南的美誉度和知名度。[4]

[1]银 元,庞 君.经济新常态下革命老区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J].老区建设,2015(12):53-55.

[2]段迎豪,赵 宁,马育倩.石家庄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J].河北企业,2015(7):45-47.

[3]刘洪洪.从贵州特色文化和自然环境探究旅游业发展道路[J].旅游纵览,2015(4):47-49.

[4]马东艳.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5(2):34-36.

猜你喜欢

增长点陕南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点破“增长点”之“点”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尴尬的陕南
党建地图·陕南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将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南平市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及增长点实证分析
种观赏草坪不如种有机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