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基于苏南苏北对比视角
2015-01-02汪独友
汪独友
(盐城师范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江苏盐城 224002)
区域城镇化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持续发展推动着区域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升。[1]随着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和新兴产业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共同推动着城镇化的持续高速发展,但是各区域城镇化动力结构和力度上的差异,带来了省级及省内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尤其以江苏的苏南苏北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极具代表性。[2]基于苏南苏北对比视角来研究苏北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对于提升苏北城镇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苏南、苏北城镇化水平差距的现状
(一)整体发展状况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苏南地区城市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此时得到优化,从而大大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苏北地区农业较为发达,人口增长较快,使得苏北工业发展较为缓慢,经济逐渐落后于苏南地区。数据显示苏北总体城镇化水平也较苏南地区低。
就早期而言,苏北占地面积是苏南地区的近两倍,人口比重也比苏南地区高了10个百分比,然而城镇化水平却相差了整整24个百分点。经过十年,据江苏省统计局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2013年,整个苏南地区的城镇化率为73.7%,而苏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仅为56.1%。低于苏南地区17.6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计算所得]。差距虽然缩小了,但是仍然明显存在。
(二)城镇化水平比较
1.苏州、宿迁呈现“两极分化”。苏州历来是富庶之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是江苏13市中最高。苏州因为其有目众睹的繁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及外来人才,导致这个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拥挤的人口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其生活及环境发展水平没有那么理想,但仍然掩盖不了其为江苏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的事实。
宿迁的“两极分化”则与苏州正好相反,城市生活、环境发展水平都处于第一,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倒数第一,决定了城镇化综合水平在江苏省13个城市中的垫底位置。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
2.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位列前茅。南京、无锡、常州,这些城市的“两极分化”虽然没有苏州那么明显,但从各项综合因素来看,这四个城市分别位列1到4的城镇化水平排名。
3.宿迁、连云港、淮安、徐州等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落后。这些城市的环境、生活水平都比较高,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了苏南城市一大截,关键性的局部影响并最终决定了整体。
4.经济水平决定了城镇化水平。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因素。例如苏州、无锡、常州,尽管其他两项指标不高,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使得这些城市在最后用高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自己城镇化水平的优先地位。
二、苏北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基础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对城镇化水平的拉动是形成我国城镇化省级差异的根本因素。从经济基础上来看,苏南地区相对于苏北来说,经济发达,城镇密集,各项社会基础措施相对完善,城市群发育良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区域发展战略来看,在苏南地区政府实行的是城镇化的道路,政府鼓励农民自己发展乡镇企业自给自足,在此基础上再自己转移自己。反观之,苏北乡镇企业不发达,城镇化的进程起步又比苏南晚一大截,导致其城镇化水平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带动不了周围的地区,从而形成差距。
(二)交通便利程度的影响
交通越是便利的城市地区,城镇化水平发展的越快。苏南地区,由于拥有优越的铁路以及水路交通条件,货物流动速度较快,经济发展更快。例如苏州,由于其位于大运河岸边,因此一直都是繁华的城市。在改革开放以后,苏南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迅猛发展,远远高于苏北相关产业的发展。苏南地区紧紧依附京沪线,发展更有了依托。反之,苏北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了制约其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又一因素。
(三)产业结构的影响
城镇化还表现在生产方式上差异,特别是第一产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各非产业部门转移,第二、三产业所占据的比重越高,城镇化水平越高。苏南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占主导位置,现阶段属于服务业越来越重要的后工业化社会,能吸纳较多的劳动者就业,因此城镇化水平处于优越的位置。苏北地区第一产业占据重要位置,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还落后于苏南地区,因此城镇化水平受产业结构的影响与苏南地区存在差异。[3]
(四)城市“先头”力量带动——都市圈发展的差异
苏南地理位置优越,历来富庶。苏南紧靠上海,上海作为中国巨大的商业贸易城市而拉动苏南发展。苏南本身还拥有南京这个省会城市以及经济发达的苏锡常三个城市,城市“先头”力量富足,从而带动整个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苏北在南宋以前,几度繁华,曾为富庶之地,但在南宋黄河夺淮以后洪水灾害频发,经济文化发展开始落后于江南地区,缺少类似苏南的优异条件以及“龙头”,缺乏带动的力量。例如徐州都市圈,存在着中心地位不强,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力量较弱等问题。苏北城市尚处在低水平的集聚发展阶段,地区之间的帮扶主要局限于各自行政区所辖范围内,跨越地域的影响较小,城市与乡村的结构差异明显。
(五)文化因素的影响
文化因素的影响可以总结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差异。
苏南人民思想活跃开放,拥有创新的精神,苏南的人民文化水平普遍较高,拥有大量优秀的人才,从而盈利意识、发展意识会更胜一筹,会利用休闲时间不断实践,把握机会,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素质及文化修养。苏南地区是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弄潮儿,第一时间就接受了优秀的新思想。
苏北人民思想比较保守,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人民缺乏创新意识,致使收入单一,经济增长速度缓慢。苏北地区许多学有所成的人不甘心呆在自己家乡,不少人离开家乡来到苏南或者其他城市打拼,甚至在其他城市定居,导致苏北人才流失。
从另一方面来说,苏南的吴文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容易形成产业优势,容易优势互补,在城市的文化经营上可以烘托制造效应。在苏北,很多乡镇之间语言不通,文化的严重隔阂使得交流沟通不便,难以进行优势互补。
三、提升苏北城镇化水平的对策
(一)通过思想宣传,改变苏北人民观念
苏北人民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使得我国部分现代化的国策难以全面实行。以计划生育为例,在苏北的农村地区,许多家庭都不止一个子女,这造成了家庭的严重负担,经济难以周转,收入差距与苏南地区拉大。因此,一方面生育政策急需在苏北大力全面贯彻;另一方面,政府应针对苏北地区尤其是那些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人民进行思想观念的教育,加大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宣传动员,例如举行专题研讨会等等,从而改变苏北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树立苏北人民竞争意识,使更多有文化、有创新精神的先进知识分子能为苏北地区的经济及城镇化水平提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政府也应鼓励苏南的一些优秀人才前往苏北地区,为江苏省的整体协调发展添砖加瓦。
(二)优化产业结构
苏南苏北城镇化水平存在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差异,因此,城镇化水平提高是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
苏南地区空间逐渐拥挤,在过去发展了数量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江苏,乃至全中国,在过去的时间里劳动力价格便宜,国外投资商纷纷跑向中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为自己增添更多的利润,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遍布的必然原因。近些年来,苏南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发展迅速,人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伴随着的是工资成本的上升。[4]因此,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对优势便下降了。所以,苏南必须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利用创新意识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发展优势产业,推动规模经济,提升苏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让苏南在原有的优势上更上一层楼。
就苏北而言,要鼓励农民发展非农业产业,加大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借连云港位于港口的这个优势,以及徐州的区域性商贸中心的优势,使之形成一个产业群,同时发展外向型农业。[5]在连云港的港口要建设一个方便与外界运输的大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产业群。
(三)加大物流体系的建设
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加大物流的注入是其实现与苏南地区缩小城镇化水平差距的一个重要措施,特别是,形成一个建设综合物流的交通运输机制,[6]将要以淮安为中心的高铁网,将对苏北起到明显的推进作用。
(四)增强对外开放的力度,有效利用外来资金
苏南地区的城镇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投资的推动,但是同时,因为对外资的依赖,很多利润都被外商带走,尤其是这些年来,外资尽管在快速增长,可是效益却未能快速增长。由此可见,苏南地区的问题主要在于要从“引资”转向“选资”,要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充分利用好苏南地区人才充足且优秀的优势。
苏北地区这些年面临着外资加快发展的趋势,要从长远的角度规划好外资的准入标准,以防为了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的短视行为,实事求是,结合苏北的各项实际情况,顾全大局;发挥后发优势,吸取苏南在对外开放中的经验以及教训,不断发展自身。
(五)南北互动,协同发展
由于在苏北地区经济落后于苏南,导致城镇化水平也较落后。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苏南地区发挥自己的优势,帮扶苏北地区,南北互动是较为显著的方法。例如苏州建立先进村结对帮扶宿迁经济薄弱村,实施合作项目,吸纳经济薄弱村劳动力就业,有力促进了宿迁薄弱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还可从全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一体化的角度协同苏南苏北的发展,把江苏的经济融入到一个开放系统中去增长优势。例如,浙江的湖州与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携手开发太湖旅游资源从而创造一个太湖大旅游的时代,使得苏南苏北的协调发展,在一个新的格局下寻找支撑点。最后,要改变单一协调模式,深化协同发展的内涵。[7]苏南不能进行单一的资金扶持,而应与苏北地区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交流,使得两个地区利益捆绑、资源共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
[1]李力行.中国的城镇化水平:现状、挑战和应对[J].浙江社会科学,2010(12):18-22.
[2]沈正平,罗守贯.工业化与苏北大发展[J].江苏社会科学,2007(10):23-26.
[3]谢 毅,汪独友,曹林峰.苏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城市问题,2009(5):34-39.
[4]曹林峰.江苏产业专业化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4(5):53-58.
[5]魏红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22):34-38.
[6]范文国.加快苏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22-24.
[7]马孝先.中国城镇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2):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