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培养体系的探讨

2014-12-31周晓萍柳玉民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培养教师

周晓萍+++柳玉民

摘要: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培养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竞争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一套适应会计专业教师的培养体系,来提升教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培养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职业教育在搞好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一、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绝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他们由学生直接跨入教师行列,从理论走向理论,缺乏必要的会计岗位实践经历,因此在教学中必然导致缺乏实践经验,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二)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尤其是在目前的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都讲授固定的课程,这导致教师将自己的关注点局限在自己的几门课程上,理论扎实的同时,却忽略了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个别教师十几年如一日的讲授“自己的”课程,没有竞争机制,因此也导致老师不关注新知识、新理论、新实践的需求和变化,使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缺乏学习和更新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忽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是在教师培养体系中,学校关注点都是教师的师德教育,而忽视了教师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二是会计专业教师因为远离会计工作岗位,而忽视了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学习。

(四)缺乏对会计专业实践的深入研究

教师这个行业要求教师进行相应的教科研工作和论文的撰写工作,职称评定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从事上述各类研究活动。但是会计专业教师的科研活动更多的局限在教学研究和设定的科研题目上,科研活动缺乏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这与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构建适应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培训体系的思考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和教育特点,结合会计职业的社会需求和专业特色,针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培养,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行会计专业教师“双证书”制度

在教师取得教学岗位资格和职称的同时,还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考取会计职业系列的资格证书和职称证书、执业资格证书等。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证等社会职业资格证书。这样的要求,一方面,可以让会计专业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必须去适应和学习会计职业知识,掌握最新的理论和知识动态,熟悉目前的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从而为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提供基础。

(二)实行课业课程轮换制度,保持教师岗位的竞争性

在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实行课程轮换制度,每位教师在3-5年内固定讲授的课程,在下一个教学期间内进行一定的课程调整,是每一位教师不完全固定在几门课程的教学上。这样,一方面强制性要求教师必须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在教师之间建立一定的竞争机制,有轮换、有评价,从而提高专业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建立校内会计专业教师兼职基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岗位实践能力

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鼓励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社会兼职,并在校内建立社会兼职工作地点,鼓励教师将兼职会计工作带到学校来,指导学生协助教师完成会计兼职工作。一方面,这种社会兼职可以提高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另一方面,这个兼职的工作地点也是学生的会计岗位技能实训中心。这里的管理和要求与课堂完全不同,学生可以在这里接触真实的会计业务,同时通过老师的指导完成工作,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可以更快的适应岗位要求。

(四)建立会计专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会计这个行业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会计为适应社会需求将不断发展、变化。这也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的学习是一个不能停息的过程。高等职业院校应建立会计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

1、要求教师必须参加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随时掌握新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变化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养是财政部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而开展的职业教育培训,每年进行。培训的内容多安排为一年内的政策变化、理论更新、技能调整、职业道德培训等内容,通过这个学习,可以让教师在短时间内了解到会计行业的最新动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跟上社会需求。

2、建立会计专业教师顶岗实习制度

对于新教师,尤其是没有会计岗位工作经验的教师,要根据情况安排其到企业会计岗位顶岗工作半年以上,通过这样的途径,可以让教师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师的社会工作经历,提高会计岗位实践能力。

3、建立会计专业教师的短期培训制度

为了更好地提高会计专业教学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去更高水平的院校会计专业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比较快,学校应定期安排每位会计专业教师外出到高校进行短期培训,根据每位教师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环节选择培训内容和培训院校,为教师的自身发展和专业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知识支撑。

4、定期开展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每年安排一定的时间对专业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中,应该采取形式多样化,内容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消除教师的内心抵制情绪,另一方面可以生动地展现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这样的教育,对于教学工作开展,对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都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长峰.高职会计教师知识更新与拓宽的路径分析[J].成人教育,2004年第八期

[2]谭碧.试论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提升[J].价值工程,2013年第12期

[3]周纯江.高职创新教育与教师创新能力[J].管理观察,2008年第1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培养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美育教师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