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探索

2014-12-31陈育红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3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

陈育红

摘要: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是其财政管理中最基础的部分,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而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加强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的结合,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政管理的关键途径,因此,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刻不容缓。文章主要对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就其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使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过程更加顺利开展。

关键词:行政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管理 预算管理 结合探索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年度预算制度、年度预算绩效考核制度等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各种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对象与工作内容以及实施的手段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特别是当前的国有资源规模与数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上升。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中,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监管工作做得并不到位,资产管理在政府采购与部门年度预算以及国库集中制度等相关财政改革之间的衔接成效并不理想。因此,将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逐渐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在未来发展中的主流形势,对全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益、减少行政成本的支出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意义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两者之间具有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统一辩证关系,两者互为前提与基础,并且不可分割。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在形成与总结的过程以及部门年度预算编制配置的执行和变动管理过程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部门年度预算是把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项资源统筹安排,是一种重要的资产形成渠道,单位所有日常工作的进行、机制制度的运转、价值收支的补偿都要通过年度预算的编制与统筹来实现。与此同时,预算编制又必须以资产的库存量作为实施的基础,库存量的多少决定着预算编制的成效,因此,资产管理能够对预算资产分配产生直接影响。

(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意义

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二是有利于完善部门预算,并为推行绩效预算奠定基础。三是能够有效的避免企业资金的损失与浪费。四是能够有效构建一个法治、负责、高效、透明的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整个政府公共管理的水准,创建和提升国家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与人员配置缺乏科学合理性,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力度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资产与人员配置缺乏科学合理性的问题,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人员、预算编制人员的配置方面存在专业业务知识水平不足、岗位职务不对称、职业道德缺失等现象,造成在预算安排中缺少相应的框架约束与指导标准,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预算安排产生严重的随意性,无法起到预期的指导作用与监管作用。而导致这样的不利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结合的工作认识不够与重视力度不足。其不重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通常只立足本单位的发展与局部利益,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公正与公平;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与统筹工作中未把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使得一些资产出现重复购置的现象,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无法有效结合。同时存在“重钱轻物”与“重购轻管”的情况,造成资产的利用率降低。

(二)制度的建设无法跟上发展的脚步,机制与流程的开展不健全

制度的建设无法跟上发展的脚步主要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配置方面,是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在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现阶段尚未及时建立起一套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资产配置体系,即使一些单位有相应的规定与要求,但其在执行的过程中同实际情况脱离,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发挥相应的指导作用与管理作用。此外,还存在预算部门与资产部门之间职责分工不明确问题,从而使得预算在审核的过程中存在责任不明确、运转不顺畅的现象,并且预算在审核的范围中也无法保持完整,例如,没有把追加的预算与代编的预算纳入到实际的预算审核范围中等。除此之外,在实际的预算管理执行过程当中,还缺少一个能够实现共用共享的执行流程机制,使得预算管理及资产管理的效率提高与职能发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对资产收益的管理力度薄弱,进行预算编报的质量不理想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对资产收益的管理力度薄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在这个工作领域中缺乏相关的制度规范,并且相关的部门在监管的工作上做得不到位,总的来说,就是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的出租与出借处理上出现的问题,比如资产出借时没有提交完备的材料,没有进行实时实账记录以及没有加大重视力度,并且没有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标准流程与操作手段,在极大程度上导致资产出现低价出租与违规转让等现象,从而使得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出现混乱,并造成国有资产出现流失的情况,并产生一系列贪污腐败与违法违规的问题。而在预算编报中,主要存在要素不全面、针对性不强等问题,许多资产并没有真正被纳入预算编报的实际考虑范畴当中,加上预算表所填写的相关内容要素不全面与条目不清晰,使得预算编报无法真实有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产使用情况与需求情况。

(四)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中存在基础比较薄弱的现象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只记录资金账而不记录固定资产账的现象,有一部分行政部门在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中实行分别由相关部门分开管理,且日常管理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账账核对、账实核对工作机制,使得资产账同会计账不符、账面同实物不符,从而导致资产的严重流失。endprint

三、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相结合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结合的相关认识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结合的意识淡薄、法律意识浅显、责任意识低下等情况,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对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结合理念、意义与价值进行大力宣传,让各个单位从职员到领导都能很好的认识到两者结合后所发挥出的重大作用,认识两者结合能够进一步深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机制的改革,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精细化与科学化的水平。

(二)建立起健全的资产配置共用机制

以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两者的紧密结合作为出发点,建立起科学有效的资产配置共用机制,资产共用机制能够对单位闲置资产与临时资产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实现一些大型设备与设施的共用、共建及共享,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资产重复配置的发生,进而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资产购置的监督力度与约束力度

充分发挥财政的监督作用及审计作用,能够加强对资产配置预算的检查,对一些没有年度预算配置资产,严格禁止购买与配置,对一些在实行预算中需要追加预算的,必须按照所规定的程序上报各级部门,并经过审批同意之后根据规定的流程进行购置,对一些单位出现超编制与超标配置的相关资产要严格进行查处与纠正,同时还要加强对资产购置负责人的处理,从而加大约束的力度。

(四)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与预算编制的流程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规范其资产配置与预算编制的流程,实现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的互相协调,保证编制流程的紧凑与顺畅,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很好的结合起来,并发挥一定的作用,而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相关体系的不断完善,要求单位必须制定标准的运行资产费用额度体系,特别是在车辆、房产以及大型设备仪器的运行维护准则,可以通过这个手段进一步使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实现结合。由于中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种类与数量都很多,所以,在新增一些资产配置的预算过程中,要突出预算的重点,并抓住重点进行有效的配置,在逐步推进与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中,实现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

综上所述,实现行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有助于维护资产的配置效率与资产的配置公平,最大程度地降低行政事业单位在行政成本方面的支出,提高资金利用率,建立起绿色节约型的新型政府。由此可见,要想更好的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科学长久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要在资产管理及预算管理中不断加大两者结合的力度,为行政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晓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2(18):21-22

[2]关静波,宁丽莉.行政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5(18):28-29

[3]沈利.行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对策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4(22):56-57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预算管理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