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析
2014-12-29陈文斌申冬梅
陈文斌 申冬梅
摘 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实施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即向人们传播、灌输生态文明知识,培养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情,帮助人们树立坚决履行生态义务的道德信念和责任感,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生态理想和生态意志,将生态思想意识转化为人们的主观行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价值;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5-0106-03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实为总览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要想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得更好更顺利,在付诸具体的行动之前,必须先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我们都知道,人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即人的行为是在人的思想支配下完成的,若要改变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人的思想。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正在于此,即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功能,纠正、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的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述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在不同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价值作用也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前,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运动的指导下,主要发挥政治价值。改革开放以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大政方针的引领下,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发挥经济价值。如今,我国乃至整个世界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恣意利用也使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不得不面对环境日趋恶化的严峻现实。如何解决已迫在眉睫的生态问题,不仅要靠科学技术来实现,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的生态思想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的树立也尤为重要。针对这一时期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便显现出其价值和意义,即凭借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人们的思想、优化人们的价值观,从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就是指“基于生态价值基础上,将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自然、社会、人的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协调、相适应的关系”。[3]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应与人(主体)和社会有一定的意义关系;二是要通过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它存在于受教育者的思想内化和行为外化的过程中;三是调节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即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作用;四是除去人与自然外,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范畴。
生态价值,是在新环境、新危机下,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和新功能,只有科学、准确、充分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内涵,才能使其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从而缓解生态压力,调控生态平衡,最终还我们人类一个美丽和谐的生态家园。
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概述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即通过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生态文明氛围。需要强调的是,笔者在“这里所提到的生态文明教育,是一种以全民参与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教育模式,是以生态学为主要基础,并以此来传播一定的与生态相关的知识和文化,从而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提升人们的生态素养”[4]。这样一种“以可持续发展原理为指导原则的新型生态教育活动,可以让人们接受到具体形象的生态教育”,其“本质是一种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活动”。[5]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充当的正是这样一个大课堂的角色,人们无论是置身于自然山水之中,还是在学校、博物馆等其他公共场所或设施中,都能随时随地地鉴赏和吸收自然文化,使人们学会如何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
因此,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民众的生态文明觉悟,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构建和完善生态文化体系,2009年4月,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并颁布《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决定从2009年开始,每年授予10个左右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办法》指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形成,教育功能特别显著,经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命名的场所。主要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湿地公园、自然博物馆、野生动物园、树木园、植物园,或者具有一定代表意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风景名胜区、重要林区、沙区、古树名木园、湿地、野生动物救护繁育单位、鸟类观测站和学校、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文化场馆(设施)等”[6]。《通知》要求,“要在开发生态良好的景观资源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建设一批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生态文明教育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等方面下功夫,吸引更多的公众受教育,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7]。
目前,全国先后已有40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学校、博物馆、重要纪念地等单位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称号。据初步统计,仅每年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的社会公众就达2 000多万人次。可以说,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着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其生态科普、生态道德、生态法制、生态审美等丰富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亦为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的体现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实施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
1.“知”的方面:向人们传播、灌输生态文明知识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指出,“生态景观优美,人文景物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或者具有较强的生态警示作用,或者拥有比较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的单位或公共设施都可以成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实施的是一种“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的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活动”,其传播的生态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校园,更多的是使人们在身临其境的自然山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自然的感染与熏陶,在一步一行中、一看一听中鉴赏和吸收自然文化,获得自然生态知识,提升生态文明觉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主要表现,可以说,在这一点上它与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的初衷不谋而合。
2.“情”的方面:培养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情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从来都不吝啬其财富,山川河流、大地草木、飞禽走兽、空气给养、物产矿藏……无不倾囊而出,才使得我们活得愉悦、富庶。然而,自然从来都赏罚分明,对于人类的贪婪无忌,自然当然也不会视而不见,灾难频发、资源衰减就是自然给人类的惩罚和警示。如果我们仍不思悔改,毫无节制,必定会自食恶果。所以,真诚地走进自然、拥抱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充满感恩和敬畏,我们才能和自然建立一种投桃报李、友好和谐的良性关系。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创建,便为我们提供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与山水草木的每一次亲近,都将使我们更加热爱自然、敬畏自然,这种影响和改变虽不比书本和说教来得具体,却于润物无声之中完成了一次次别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3.“信”的方面:帮助人们树立坚决履行生态义务的道德信念和责任感
人类要彻底恢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真正走出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窘境,就必须要在内心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责任感,通过发挥道德的约束力来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以其特有的途径和方式,凭借富有特色的生态、科普教育和宣传设施,通过教育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领域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将道德责任与生态责任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培养人们的道德良心和道德信念,使之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弊端,客观认识和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在人与自然共生中的关系,使之认识到,只有抛开既得利益,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在与自然的相处中承担起责任,并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意”的方面: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生态理想和生态意志
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是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现实。如何对待自然、对待科技,这不仅是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也是一场思想的革命,它关乎我们精神家园的重建和理想信念的树立。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价值不仅在于使受教育者了解现实行为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使其认识到,在特定的环境下自身行为应当是怎样的,在理想的状态下又应当是怎样的,以及如何使其更快地接受这个“应当”,并为之努力奋斗。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现有与应有之间的对比与矛盾,给人类进行自我完善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8]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就是在具体的实践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帮助人们树立生态理想和意志的功能提供了具体的场所,使其生态价值得以充分实现。
5.“行”的方面:将生态思想意识转化为人们的主观行动
前文曾提到,“要通过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才能得以实现,它存在于受教育者的思想内化和行为外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发挥其生态价值,使生态观念、生态意识、生态习惯等内化为人们的主观意愿,最终表现为人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自觉行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不是生态的文明,而是人的文明。只有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社会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生命存在状态的人,才是真正文明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将根植于心中的生态信念、生态理想、生态责任感转化到自身的一言一行中,才能真正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功能所在,也是国家创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根本目的。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作用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增强民众的生态文明觉悟、普及民众的生态文明知识、构建和完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深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助于人类最终走上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文明之路。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2]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
[3] 王鹏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1.
[4] 阚林.安徽芜湖马仁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1.
[5] 王桂忠.对生态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发掘的认识[J].河北林果研究,2008(4):453-456.
[6]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EB/OL].[2009-04-20].http://www.chinalawedu.cn.com.
[7] 关于开展“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EB/OL].[2012-09-06].http://www/isenlin.cn.
[8] 宋锡辉.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151-154.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