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的培养研究
2014-12-29孙艳秋
孙艳秋
摘 要:教育者的时间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时间高效运用的前提,能够助推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自觉关注时间的价值,并不断提高对时间的质、量的把握与运用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的适宜性、时机的把握与利用程度、施教时限的选择与控制等方面更加科学、高效。反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由于管理部门、学术研究与教育者三方面的影响,教育者的时间素质严重不足,并集中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利用率、实施频度、节奏把握与时机选择等方面。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的培养需要着力关注教育者时间心理品质的养成以及相应的学理支持与管理保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者; 时间素质; 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5-0081-04
时间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之所,又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因素的考量和时间把握、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就教育者来说,科学的时间素质可以高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时效的展现,反之则极易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但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相关管理部门、学界还是教育者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的思考都极为欠缺,尚有很大的讨论、研究空间,尤其是在时间素质的培养方面。本文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的不足与培养作初步思考,以求在与同仁们的共鸣、争鸣中深化对时间素质的认识。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的重要性及存在的现实问题
时间及其流逝都是客观的,人类不能左右时间的流逝,但却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自觉性与能动性,通过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活动本身如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方式、活动效果等进行反思与调控,使得活动质量更高、耗时更低,即提高活动的时间效益,力争在最少的时间内最完美地达到目标,而这一切都源自主体一定的时间素质。时间素质,就是一种能够科学认知、认同与掌控各时间要素的素质,是主体以对时间的感知为基础,在一系列环境、规范与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养成的关于时间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倾向,包括对时间的本质、特点、价值及规律的认知,科学运用、支配时间的能力等,以使自身不仅珍惜时间而且更充分高效地运用时间,实现时间价值的最大化。菲利普·津巴多曾在其《时间心理学》中指出,“时间观念可以改变我们的情感目标和价值定位”[1],正确的时间观念就是教育者时间素质的突出表现。不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间素质又远不止于此,它既包括教育者的时间观念、对时间积极追求的情感、对时间的感知力与支配力,又包括其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养成的基于时间、教育时间乃至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一贯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间素质就是教育者确立的一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素质,以助推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自觉关注时间的价值并不断提高对时间的质、量的把握与运用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的适宜性、时机的把握与利用程度、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密度安排与节奏把握、施教时限的选择与控制等方面更加科学、高效。
教育者的时间素质不仅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效益,还能发展教育者、教育对象的时间感知力与支配力,锻炼其在运用时间过程中战胜干扰的意志力,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项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化的社会政治实践活动,也存在投入产出比即效益问题,必然同样追求以较少投入换取最大产出,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对象身心健康发展。“每个思想教育者总是根据特定的社会需要去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是为了使人的思想沿着适合于特定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和发挥,也就是说总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利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能否或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特定的社会需要,是否给人们带来了实际利益以及带来了多少利益,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问题。”[2]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若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本身所涉及的若干时间要素有机地整合,对其进行科学运筹与细致安排,发挥其最大效益,对于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是非常有益的。教育者的时间素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时间高效运用的前提,不仅是衡量教育者工作胜任度的重要标准,更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力量。时间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效益,只有当教育者具备强烈时间意识与科学的时间素质,充分认知、认可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价值,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效益与实际效果。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和时效性,对当前教育者的时间素质进行深入反思是当务之急。反观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者的时间素质存在的现实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利用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利用率不高,并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浪费。如有些教育者由于自身、场合、突发状况等原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容易跑题,使教育活动偏离原有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浪费;有的教育者在教学内容完成后出现时间剩余,由于事先未做充分准备再加上某些教育者知识、能力及时间素质有限,就采取让教育对象自习或提前结束教育活动的方式来应对,对这些零碎时间的忽视乃至漠视导致教育者在一定意义上浪费了一些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频度。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频度方面存在时量长、频度大等问题。时量方面,有教育者过分关注时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总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直接挂钩,认为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中,争时间、图形式、时间过多、内容空泛,效果则寥寥。还有教育者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不顾教育对象的精神状态一味地延长教学时间,殊不知这样只会激起、强化受教育者的反感情绪,教育效果甚微。频度方面,有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安排的教育内容太少,不能满足受教者的需要,无法实现最佳传播效果,更导致时间资源的浪费;有的教育者则安排过多的教育内容,超越了受教育者的承受能力,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甚至是不接受乃至抗拒;还有教学内容设置存在相互重复与裹挟的现象,如“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讲授的内容与大学同类课程之间的重复率大约在60%”[3]。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节奏。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置,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出某种节奏要求,呈现出错落有致的鲜明层次,如口语、板书、提问、案例分析、互动等。但在实践中,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节奏的把握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如重难点不清晰、详略不得当、表现形式单一,使得受教育者听得云里雾里,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较低。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选择。有些教育者缺乏应有的教育机智,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瞬息万变的情况,不能敏感、迅速、精准地判断,从而正确、机敏、妥善地处理,结果往往错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如当国内外出现重大事件时,往往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凝聚力的有利时机;当受教育者生活阶段发生更替、思想与新的环境不相适应时,是培养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的最佳时机;当受教育者取得成绩或受到挫折时,往往是提高其心理承受力,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利时机;当发生灾害、车祸、重病乃至死亡等意外事故时,是进行生活态度教育、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教育的极好机会等。归纳起来,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的严重不足,既是相关管理部分忽视时间素质重要性的结果,又是学界忽视对时间素质研究的结果,更是教育者自身时间素质薄弱甚或缺失的结果。因此,积极考究、推进教育者时间素质的培养,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应有之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心理品质的养成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多是通过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来进行,教育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占据着主导地位并起主要作用。归根结底,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效益的实现就要依赖于教育者的时间素质。而“各种素质的形成、发展都是以必要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培养各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包括智能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以及其他各种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4]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时间素质培育的着眼点首要的便是推动其能够切实做到高效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心理品质的养成。这里着重叙述时间素质中的情感因素、意志因素、能力因素与层次因素方面的培养内容。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刻、稳定的时间情感培养。时间情感指人们对时间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体验,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里指积极的时间情感。对于教育者来说,要能够充分认知时间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价值与意义,能够把强烈的时间观念深入渗透到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在发现并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规律的同时,积极、自觉、主动地将其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这种深刻的时间情感除了源于教育者深厚的思想基础与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价值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强烈责任感外,还需要其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积累并培养,最终养成自觉、自愿的合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此外,教育者的时间情感还必须是稳定持久的,以至于其在任何情况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坚守、把握都能始终如一,不因时间、地点、场合等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强调意志方面对时间的认知并坚守。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自身行为并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一方面,每个人的行为都受一定目的的支配和调节,在一定目的引领下,个体在意志支配下才能够在做出某些特定行为的同时,制止不符合甚至阻碍目的实现的某些行为。另一方面,稳固的意志有助于个体自觉而主动克服遭遇的各种困难,既包括克服自身在诸多困难面前衍生出的惰性,又包括积极地抵御各种可能的诱惑与战胜各种困难、挑战。时间素质养成中的意志锻炼,就是为了培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方面的果敢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品质。果敢性指为了科学、高效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而对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时间安排、运用上能够做到当机立断的取舍的能力;坚持性指教育者能够持久地保持时间意志的坚定,一以贯之,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科学运用;自制性指教育者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为准绳,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自觉、主动排除各种干扰的能力。
第三,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科学支配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能力。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任务、活动所必需的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各主观条件的综合,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适用于多种活动要求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实际操作力等。特殊能力,指某行业、某领域所必需的能力,如促销员的口头表达、营销能力,语文学科中的阅读写作能力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间素质就属于特殊能力的范畴,包括能够在队伍建设中积极、主动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时间高效运用的培训内容;能够科学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各个要素,如思想政治教育时机、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密度与节奏等;能够深入把握教育者、受教育者精力变化的趋势,指导教育者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单位时间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优时优用等。
第四,需要注意教育者时间素质的层次性,既有以上从情感、意志到能力逐步推进的高层次的精准要求,更有底线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要求教育者明确做到以身作则,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尽量准时开始和结束,不迟到、不拖延;教育者能够以高度的教育机智处理思想教育活动中的偶发事件,工作时间内集中精力、勤奋工作,不跑题、不闲聊、不做私事;活动结束时,简洁地重申活动目标及结果,以强化教育效果等。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间素质要求其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进行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活动内外时间,活动内时间用来接收知识,活动外时间用于强化知识,提高认同,进而身体力行。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培养的学理支持与管理保障
在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培养的过程中,相应的学理(学术)支持与管理保障是极为重要的支撑条件。一方面,相关的学术研究使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在时间素质培养方面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从而有利于提升并强化教育者正确时间素质的养成;另一方面,相关管理部门、管理者在教育者时间素质的自我教育以及组织培养中起到特殊的支撑作用,如一定的政策支持、制度支持、物质支持与规范支持等,是促使时间素质的培养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和长远的重要保障。
第一,学界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的研究。理论研究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他们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关注理论对实践的提升及其指引作用发挥程度和效度的规划与反思、对理论实践价值的科学预设、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进行理论的概括与提炼等。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实践也要求教育者必须要注重对时间素质进行理论上的深刻把握,即要先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方面的理论知识,例如如何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效益和时间管理理念、准确捕捉和创设教育时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结构及时序、有效调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密度与时间节奏等。在此基础上,教育者才能够形成对时间素质的科学认知,具备正确培养自身时间素质的理论能力。而这一切,都以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课题的研究为前提。故就教育者时间素质的养成来说,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研究的关注与推进是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从理论上有效印证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及其养成的重要性。该部分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间素质是什么、有什么、要什么的问题,亦即以时间素质为对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体系。如论证时间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相关性,从理论层面阐释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养成的必要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通过这一系列研究,时间素质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使得教育者时间素质的重要性得以进一步明确,相关管理部门和教育者更加关注时间素质的培训与养成。另一方面,为教育者时间素质的培育乃至养成提供科学的路径、模式等。总体上说,该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以下论域得以展开:基础理论研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的内涵、特质、地位、价值、内容、结构、基本规律、检测和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类研究,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的培训与养成问题。如时间素质如何生成、怎样培养;时间素质研究的学科环境、教育环境与社会环境探讨;时间素质的差异性与层次性;时间素质养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科学时间素质的衡量指标;当前教育者时间素质的病理分析,主要涉及当前时间素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危机、危害等等;时间素质的建构、维持和发展研究,着重探讨时间素质建构、维持和优化的具体路径、方式、支持条件等。
第二,管理者要将时间要素指标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管理者志在管理,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和工作的群体或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和控制者。一般涉及管理组织和管理者两类,前者指党委、团委、工会、党支部、团支部等,后者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组织中的成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专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热心者”[5]。管理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者时间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提供相应的政策文件或规章制度支持,将时间要素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具体来看:第一,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与管理者的时间把握。该方面的评估包括:国家、地方和校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同志是否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价值,能否把时间的合理运用作为评估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与相关监督、检查是否严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规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中,是否关注有关人员时间素质的考察、培育与养成等。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时间素质。包括是否理性认知时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是否具备正确的时间观念;是否科学统筹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对各阶段教育活动的安排是否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时间运用规律;是否具备捕捉、运用与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能力;是否具备掌控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教育机智等。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时间把握与利用。如教育者的时间观念是否科学、强烈,教育启动时点选择是否科学有效,教育时间利用率的高低,教育的实施频度是否合理,教育时间节奏的可接受性,教育内容的时序安排是否与受教育者的心理逻辑或接受逻辑相符;教育者的时间机智是否运用恰当,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中是否具备时间指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评估是否经常等。
总之,为了向广大教育对象提供高水平、高效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必须要自觉培养科学的时间素质,主动关注自身教育活动的时间价值,既要善于巧妙地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又要珍惜有限的时间资源,全面、系统地剖析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运用规律,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时间艺术,力求做到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津巴多,约翰·博伊德·津巴多.时间心理学[M].段鑫星,等,译.北京: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万卷出版公司,2010:174.
[2] 华琪.思想工作创新谈[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205.
[3] 艾四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7.
[4] 班华.心育刍议[J].教育研究,1991(5):46,48.
[5] 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76.
[责任编辑:庞 达]